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020 釜底抽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是归州刺史成汭私自率军攻入荆南镇,自封荆南留后,上表请封节度使。

    三是蔡贼伪帝秦宗权麾下将领赵德諲以山南东道归降唐廷。

    五月初时,阆州刺史王建因与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相攻,不克,遂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上书请把陈敬瑄和西川监军田令孜调离西川。

    观军容使杨复恭正愁找不到治治昔日政敌田令孜的办法,得报后大喜,又知新皇与田令孜素有私怨,便极力劝皇帝准奏,李晔得到奏报后,沉吟良久,然后密召杜让能入宫问对。

    紫宸殿中的一处偏殿内。

    李晔身着便装,头戴展角幞头,端坐在书案之前说道:“杨复恭极力劝朕调田、陈二人出川,朕不知到底该不该同意,不知卿有何看法?”

    杜让能微一思虑,便道:“既然他想要如此,陛下准了便是。”

    李晔见杜让能想都不想就附议了杨复恭的提议,颇为惊讶的道:“先生难道没有一点儿异议?”

    “陛下勿忧。”杜让能轻笑道:“陈,田二人早已视西川为其自留地,名为藩臣,却行割据之实,早就需要打压了,如今陛下就是准了杨复恭的提议,此二人也定然不会奉诏的,到时候少不得派兵征讨,而长安禁军兵权全在杨复恭一人之手,陛下正可利用此机会削弱两方实力。”

    李晔赞同的点点头:“不知贤卿有何妙计?”

    杜让能手捻胡须,沉吟了片刻后,方才把心中所想一一说了出来。

    李晔听完,一拍大腿,激动地道:“一石二鸟,先生果然大才!”

    杜让能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夸赞而有丝毫沾沾自喜之色,反而一脸谦虚的道:“陛下过誉了,老臣惭愧。”

    等问对结束,杜让能请求跸辞,他刚走出大殿,李晔温润的声音就从背后传了过来:“此生能遇到先生,是吾的荣幸。”

    杜让能听完,身子微颤,眼角隐有泪光闪现,他转身长揖一礼,清瘦的脸上已是一脸的坚毅:“君上礼遇之恩,臣无以为报,唯肝脑涂地,有死而已。”说完,大步踏出,不再回首。

    第二天李晔顺从了杨复恭的意思,发诏征陈敬瑄,田令孜到京师,旬日后,陈、田二人收到敕旨,知道一但离开成都,手无兵权,等待他们的将是死路一条,果然拒不奉诏,言辞间还对天子颇多不敬。

    李晔紧急召见一干内臣、宰相,开延英奏对,商议此事。

    观军容使杨复恭力主派兵征讨,一旁的枢密使王仲先也大声附和。

    李晔心下暗喜,嘴上却质疑道:“此等逆臣,确实该讨伐,只是神策军力足够吗?要是征讨不力,朝廷可就真的脸面无存了。”

    杨复恭想到马上就可以打击宿敌,苍白的面容顿时激动地有些涨红,他争辩道:“自黄贼作乱以来,神策军与之对战年久,确实损失了一些元气,但近来老奴一直领兵勤加训练,兵力战力渐复,讨伐陈,田两逆,已不在话下,更何况朝廷还有关中,山南诸镇追附,只要天子号令一出,立时便能群起响应,到时联军大兵南下,何愁陈、田二逆不乖乖顺手就擒呢?”

    “征伐是大事,粮饷够吗?”李晔闻言不可置否的道。

    一旁的枢密使王仲先帮腔道:“这点陛下勿忧,中枢财政虽然匮乏,但王师的粮饷挤一挤总是有的。”

    李晔点了点头,道:“那派谁征讨呢?”

    杨复恭见皇帝答应了,很是高兴,他尖着嗓子道:“自咸通军兴以来,按国朝旧例,当派一名宰辅挂帅,以代天子征伐,老奴觉得崔相公较为合适。”

    见杨复恭顺手选了自己人,李晔丝毫不意外,他神色严肃的道:“征伐大事非同小可,崔相虽挂着兵部尚书衔,但本司却管户部钱粮,此番联军为数定然众多,为帅者至少得熟悉兵务之事,如此方可保证万全。”

    “陛下言之有理。”下面众臣闻言纷纷点头,杨复恭感到有些压力,正思虑对策间,忽听门下侍中,次相杜让能奏言:“臣昔日理过兵部曹务。对兵事略知一二,陛下倘无适当之人,臣愿亲赴军前,竭犬马之力,剿平逆贼,上报君恩。”

    李晔闻言皱眉道:“倘杜卿不辞辛劳,代朕督师剿逆臣,朕自然甚为欢喜,只是朝廷百事丛脞,朕之左右亦不可一日无先生,如之奈何?”

    杨复恭回过神来,见杜让能想要夺帅位,摘桃子,心中一急,忙接口道:“老臣还有一人可为陛下举荐。”

    “哦?何人?”

    “当堂坐下韦老令公便是。”杨复恭对着坐在右手边第一个位置上的韦昭度一拱手,道:“先帝在时,黄贼兵乱,韦令公以兵部侍郎衔挂过帅印,如今时逢朝廷征讨不臣,正需要一德高望重之臣主持大事,韦令公身为三朝元老,功勋卓著,代天子征伐正和时宜。老臣力主韦令公挂帅。”

    李晔闻言点了点头,对着韦昭度道:“韦卿,你怎么看?”

    韦昭度没想到杨复恭一下子把他扯了出来,抬眼看去,杨复恭正对着自己颔首微笑,他心中一打哆嗦,只得应着头皮起身对着李晔躬身一礼,道:“老臣,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晔叹了口气,说:“卿也是朕之得力臂膀,说实话,朕也舍不得让你去,只是杨国老说的也对,如今政事堂中要论对兵事的熟悉,非卿莫属了,倘若先生不去,谁去总督诸将为宜,仍需慎重决定,以免偾事,这样吧,卿先下去想想,等考虑好了,再奏朕知道。”

    “老臣遵旨。”韦昭度本不大情愿,此时听闻皇帝如此说,如闻仙音。

    等延英奏对结束,韦昭度刚回到家,杨复恭便遣心腹去韦府说项,韦昭度不敢得罪老靠山,不得已先行应承了下来,等杨复恭心腹走后,他找了几位亲信门客到他内书房秘密计议,门客们都认为既然杨复恭一力主荐他去了,再加上皇帝也不怎么反对,不如趁早坚决请行,一则可以更显得自己忠于王事,二则可以继续得到权阉的信任和庇护,今后的权势也好有保障,再加上国朝推崇宰执出将入相,等有了平叛军功,到时候不仅能名留青史,他政事堂首相的地位也将会牢不可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