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南风秀兮女诸生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为什么父皇母后都不派人来探望我?”朱柠愈想愈不是滋味。

    徐长吟听言,清眸朝隔壁一睇,接过话道:“前两日在宫中时,王大人三不五时的派人来问询你的病情,难道不是皇上许意的?”要知道,王德忠是绝对只听命于皇上的。

    朱柠嘟起小嘴,抓住徐长吟的手腕:“不管,如果父皇母后不要我了,我就赖着你和四哥。你们去哪我去哪,你们住哪我住哪!”为了表示决心,她紧紧挽住了朱棣与徐长吟的胳膊。

    徐长吟哭笑不得,朱棣倒是从容不迫:“东厢空着,你自己搬进去,不许胡闹。”

    见他答应,朱柠立即一扫不快,得寸近尺的道:“那明日我要去城中玩,要将中都城逛个遍,我还要和四嫂一块儿睡!”

    她所说的前两条朱棣倒未见异色,可这最后一项要求却让朱棣不悦的道:“二哥那里甚大,别让我将你押去。”

    “就知你不会答应!”朱柠扮个鬼脸,“二哥那里哪有这儿自在,反正你白日也不在,四嫂就陪着我了!”

    月满胧明。院中悄静。

    朱柠偎在徐长吟身旁,惬意地遥望着迷人的星空。徐长吟信手摘下一片碧嫩花叶,缓缓放在唇边。一阵婉转悠扬的乐声自她的唇齿间逸出,清冽悦耳,宛如月夜晚风轻轻荡漾,悄然地潜入心田。

    “真好听!”朱柠陶醉地喃喃着。

    廊角下,朱棣静静伫立,沾染夜色的眸光锁在徐长吟脸上。淡月洒落在她白玉似地容颜上,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她浅垂的乌睫掩下了如水的灵眸,却未掩住低眸浅笑间的娇柔。朱棣想移开目光,双目却不听使唤,只能定在她的脸上。

    良久,只闻满院清乐。徐长吟突觉肩头一沉,微微侧目,却见是朱柠趴在她肩头睡着了。她微哂,放下花叶,溜目瞧往了廊下的朱棣。

    朱棣知意,行将上前,抱起了朱柠。朱柠困倦地嘤咛一声,并未醒转。将朱柠送回了房,朱棣待阖上厢房门,徐长吟却扯住他的衣袖,低言:“我陪柠儿。”

    朱棣不语,只是盯着她。

    徐长吟不甚自在的撇开首,却含笑说道:“王爷不必猜疑,我并未在生气。”

    朱棣目光沉沉,“你好好歇息。”话罢,他举步回了西厢,留下欲语还休的徐长吟。

    翌日清早,徐长吟一如往昔,挽篮去菜市置办菜蔬。待回来后,朱棣已在院中练剑,而朱柠尚未起身。

    等早膳准备妥当,朱柠才姗姗出了厢房。她打着呵欠,朝摆在院中的膳案一瞅,不禁长叹:“四嫂,你当真只会做小米粥么?”

    徐长吟轻咳一声:“小米粥做起来最是方便。”

    朱棣见怪不怪,净手坐下,泰然自若的喝着清粥。

    朱柠大眼滴溜溜的转向朱棣,“四哥,我和四嫂今日要出城去。”

    朱棣提眉,“出城做什么?”

    朱柠朝徐长吟一指,“四嫂说成日待在屋里太无趣,想去狩猎。”

    徐长吟差点被一口小米粥给咽着,轻瞪朱柠一眼,正要为自个辩驳,却见朱棣看向她说道:“今日有些仓促,待准备好了再去。”

    听他话意,竟是答应了。徐长吟不禁为之一怔。

    朱柠拍掌欢呼,“那今天就好好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城去,让二哥、三哥他们都一块儿去!”

    朱棣点头,“我会与他们说。”

    甫送走朱棣阖上院门,徐长吟立即眯眼盯住朱柠。

    朱柠一吐丁香舌,“四嫂,人家不这么说,四哥肯定不会答应嘛!”

    徐长吟没好气,“你就知以我的名义他就会答应?”

    朱柠撒娇似地蹭着她的胳膊,“那当然。四哥那么在乎你,否则哪里会让我一步不离的守着……”陡然,朱柠捂住嘴,一脸说错话的模样。

    徐长吟挑眉,“守着谁?”

    朱柠紧紧捂住嘴,摇头不说。

    徐长吟也不追问,只一派云淡风清地说道:“不说也罢,晚上我便告诉你四哥,明日的狩猎我不愿去了。”

    一听这话,朱柠忙不迭放下手,不情不愿的道:“好嘛,好嘛,我说就是了。四哥见你心情不好,便让我陪在你身边,不要让你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既然四哥在乎你的感觉,所以我猜想他不会拂了你的愿想,才拿你当做借口。”

    徐长吟怔忡住,朱棣在乎她的感受?她怎地不知?

    她摇了摇首,不管这些,无论朱棣怎么想,她都不能再动心思。

    午后,朱柠午歇未醒,徐长吟在院中打理那分细瘦的薄田,突听马氏在院外唤道:“燕妹子在家吗?”

    徐长吟闻声站起,一边擦拭手,一边往门边走,嘴里应道:“在家呢!”

    打开院门,就见马氏满面忧愁的站在门外。徐长吟一怔,往日见马氏莫不是笑容爽利,鲜见她如此愁苦模样。她忙将马氏往里请:“马大婶,可是出了甚么事?”

    马氏挽着她的手,长声一叹:“我心中憋闷的很,也不知与谁商量的好。”

    听她这么讲,徐长吟愈也肯定是出了事。将马氏请入堂屋,沏了茶,她又道:“若是方便,不妨与我说说。”自她来此,马氏一家对他们多为关心照拂,她一直心存感激。

    马氏看她一眼,欲言又止,但瞧徐长吟表情诚挚,终是说道:“本也非甚么大事,只是这事儿实在让人窝火。”

    未再等徐长吟追问,马氏已源源不断的将事情吐露了出来。

    原来,马家年前因银钱周转,暂将祖上传的一件银太乙杯抵押给了城中的一间当铺。这些日子手上活络了,便打算去当铺将东西赎回。岂知,昨日将东西一取赎回来,却发现银制的太乙杯变成了铜的。马成随即去当铺理论,岂知铺主矢口不认,并诬马成蓄意敲诈,随之又拿出当票,票面上确实写着铜太乙杯。马成一下傻了眼,当下是有理无据,如何也说不清了,只得窝火离去。回到家后,他左思右想,也想不通为何当票上的字怎么会变,最后也只能怪自己当时没有仔细检查当票。

    如此平白丢了祖上之物,如何不让马氏夫妇气愤难过?但白纸黑字摆在那里,光凭他们的嘴,纵然告到官府,也是无济于事,指不定会被倒打一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