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南风暇兮金屋暧 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棣沉吟未言。

    徐达讳莫地看着朱棣,问道:“王爷为何会选中长吟?”尽管他们是皇上赐婚,然徐达却明白他们之间的牵系并非如此简单。

    朱棣平静的回答:“她很好!”

    似是而非的答案称不得直率,徐达语气深凝:“希望王爷能善待她,保护她。”

    “燕王妃只会是长吟。”朱棣回答得泰然。

    徐达笑了笑,转了话题:“高庆奎与高夫人突然病逝,高老将军在宫门外跪了五日,免去高上云死罪,流放关外,世代为奴。”朱柠与徐长吟受袭之事,尚并未在应天府广传,但知道的人也不算少。如今事出,高家可谓是家破人亡,也令人不胜唏嘘。

    朱棣放下茶盏,敛目淡言:“为全九族,并不吃亏。”他的语调波澜不惊,仿佛在说着毫不相关的事。

    徐达看着他,又道:“日前京师发生星变,皇上诏令纳求直言,此事王爷当是知晓。”他的话中并无疑问,因他相信朱棣对应天府的动静必然是了然于胸。

    果不其然,朱棣从容颔首:“有所耳闻。”

    徐达又道:“平遥训导叶伯巨上奏疏,直谏当今之事所过有三,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速。”

    朱棣默然片刻,慢慢说道:“父皇以为如何?”

    “皇上大怒,命人将叶大人从山西解来应天。太子与众臣为叶大人求请,却被皇上一顿斥责,于后太子有意拖延叶大人上京时日,以求为其求情之机。然右丞却暗中命人将叶大人日夜兼程解来,方至应天即下了刑部狱,皇上令瘐毙。”

    “胡惟庸!”朱棣眉头稍拢,却并无吃惊神色。

    徐达点头,“太子仁厚,念及叶大人直谏无错,如若处死,此后百官岂敢再大胆献谏?况有李林甫专政自恣,杜绝言路,方才酿成了安史之祸端……”

    朱棣依然是表情莫测,猜不出心思:“太子担心右丞会臣操威福?”胡惟庸乃是开国元勋李善长举荐之人,有李善长为靠山,胡惟庸的仕途不可谓不顺。虽为右丞不过三二载,权势风头却已有盖过左丞之兆,其骄横跋扈也日渐昭彰。他并不少闻胡惟庸专横擅断、目中无人之行径,倒也不知其竟连太子也敢开罪。

    徐达沉声道:“察圣意,解圣忧,是忠君之事,无过。然为阿谀而诬贤,却是蠹害朝廷之大患!”

    朱棣微眯眼眸,曲指轻叩案台,嘴角逸出一丝讥嘲:“余闻诚意伯所言,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叶伯巨上疏之事,论及也与他有关,毕竟,此人上疏责事之一乃是分封太侈,而他正是这分封藩王中的一个。于情,他无需袒护。于理,忠谏臣子遭瘐,不免令百官寒心,若真无人再敢忠谏,是朝廷之忧。然而,他也明白,叶伯巨在朝中势微力薄,眼下虽为风尖之上的人物,可其影响并不会持久。令他上心的,倒是已渐自坐大的右丞胡惟庸。

    就在此时,朱柠神情古怪的前来告诉他们晚膳已布好。朱棣与徐达具见她奇怪的表情,朱柠也不隐瞒,对朱棣一脸同情的道:“四哥,这些日子你受累了!”

    朱棣皱眉。徐达亦是面露不解。

    不过,当他们走到膳厅,看见案几上摆好的菜时,总算明白了朱柠话中之意。就见一桌膳食不尽丰盛,然则那卖相却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虽说不会令人倒胃口,但与勾人指腹可谓相去十万八千里远。

    “原来,小米粥才是四嫂最拿得出手的。”朱柠不无感叹。

    徐达叹笑:“腹中墨千万,难及手中活。这是老臣未曾教导之过。”

    朱棣淡然地道:“她甚为努力,如今厨艺也已渐长。”

    他的体谅话语适巧被走进来的徐长吟听见,不禁赧颜地朝他投过感激的一瞥。徐达也满意地捋须一笑。

    “爹,您且将就一下!”徐长吟颇是难为情,上前扶徐达坐下。谢临清且在时,由其掌厨,她帮衬着并无不妥。然谢临清搬出后,她做甚么,朱棣就吃甚么,未曾多有置喙,故而她也未觉不妥。可今日有了客,再将膳食呈出,她方察觉出自个的手艺实在是糟糕,也亏得朱棣能忍受了。

    徐达微微一笑,提箸夹了片香菇,放入了嘴里。

    徐长吟颇为紧张的看着他,徐达慢慢咀嚼后,旋即露出赞许的神情:“虽说卖相不好,但味道却是不错。”

    徐长吟面露一丝喜色。

    朱柠一脸不信,也夹起一片香菇,丢入嘴里。隔了须臾,她一副不情愿的道:“好吧,还能入口!”

    朱棣淡淡一笑,而徐长吟也总算松了口气,热切的笑道:“爹,您多吃点。”说话间,她向朱棣睨了眼,他仍旧一如往常,平静的用膳,不吱声也无甚表情。她顿了顿,夹了筷子他喜欢的旱芹放入他的碗里,低言:“今日的挺新鲜。”只是被她弄得很难看罢了!

    朱棣目光微动,默不作声的拈了片还没焦黑的茶卤鸡给她。

    徐长吟抿唇轻笑,又去夹山茶糯米藕,轻撞下他的胳膊,朱棣看她一眼,放下碗,让她将糯米藕放入了碗里。

    朱柠张着小嘴,来回看着他们你来我往的夹菜,翻个白眼,一把将整盘虎皮鹌鹑蛋给端到了徐达面前,大声嚷嚷:“徐伯伯,我也要夹菜!”

    这纯属故意的言举登时让徐长吟面露尴尬,徐达倒是笑容满面:“好,替公主夹菜!”说着,他也当真夹了一筷子菜送入朱柠碗里,朱柠端过碗,冲徐长吟与朱棣得意的哼了声。

    徐长吟轻咳一记,赶紧端碗扒菜,以掩饰那份难为情。

    朱棣从始至终是老神在在,啖食不言。

    晚膳罢了,稍事歇息,徐达就要启程。

    徐长吟眉目间露出一抹失落,徐达看在眼里,轻拍她的手,温声说道:“待此行事罢,爹再来看你。”

    “爹,春分雨密,您在途中当心身子。”徐长吟眼下也知晓他此行只是途经中都,紧接着就会赶往蜀地。

    徐达宽慰一笑,向朱棣拱手告别,转身上了前来迎接的车骑。直至车骑远去,徐长吟方退回屋里。

    “四哥,你说徐伯伯这回来,也没有提让我回京的事,是不是父皇母后不追究了?”朱柠骨碌碌地转着大眼珠子,一脸思索。

    朱棣扫她一眼,“怎么,你想让父皇母后追究?”

    朱柠一扁小嘴,有些委屈的道:“我看父皇母后八成是已经忘了我,不想要我了!”

    朱棣皱眉,“父皇与母后念及你此行受伤又受惊,方许你暂在中都休养,不必胡思乱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