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九章 牛老师的坚持(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织女的这桩姻缘内幕,凡间八姐是不可能知道的,她自月老走了后,这两天一直陷在梁红玉的故事里走不出来。

    人为的纠结,另外有个词叫自己跟自己较劲。

    八姐心烦,意乱。

    有小雨,天黑得早,吃过午饭就黄昏了。八姐找了个借口跑到公司大厦楼下的咖啡馆,猫在角落里想心事。

    在等续杯咖啡的间隙,八姐悲哀地发现,自己可耻地老了。

    若是换做年轻时,她必是不会为这种事纠结的,反倒是会鼓掌喝彩,就算是绯闻艳事,这也是天长地久的浪漫,即便牵涉到另外一个女人,也是那个女人不应该出现,不应该有这么一个存在,来破坏英雄与巾帼英雄的完美,哪怕知道这个女人一早就在,也会怪她一早就存在的不合时宜。

    这是和男人站在相同立场的共谋?彼时,是觉得英雄与美人的故事缠绵悱恻激荡人心,至于男人的原配发妻原来的老婆,抱歉,难道她不应该自觉地悄悄地安静地走开吗?

    现在,却猜度得出另一个女人在故事里的审时度势与委曲求全,这是可度人、可度己的女性立场,甘苦自知,许多微小而尖锐的收获由此而来,于是就发现自己变得讲理了,也能宽宥了,由此,就老了。

    续杯的咖啡来了,八姐想到了牛老师,在没有岁月和阅历的底气之下,牛老师是如何走出来,并笃定自己一定能赢的?

    牛老师只比八姐大三岁,是八姐很好的朋友,不知是怎么被戏称为牛老师并一直在朋友圈里延续叫了下来。

    牛老师是学美术的,专业是纺织设计,简单地说就是设计布料图案的,牛老师的夫君与她同一间美院,不同专业。

    当年在美院,牛老师与老公是非常出众的一对,公认的金童玉女,着实羡煞一众师兄师姐师弟师妹。

    牛老师是大美女,身材高挑有一米七多,长发飘飘。自小学钢琴,能绘一手好丹青。父母一位是新华社的高级记者,一位是外交部的官员,均常驻法国。

    心疼女儿的牛妈妈时不时地从巴黎往国内大包小包地捎东西,所以牛老师的全身行头在大学校园里永远是独树一帜的靓丽风景,品味绝对不凡。全体女生只有艳羡的份儿——那时,还没淘宝上如火如荼的代购业务,想效仿与巴黎同步,即便有钱,还是不太能跟上节奏的。

    牛老师的男朋友将近一米九的身高,自小练击剑,肩宽腿长,往那儿一站,玉树临风。画油画的,身上有股淡淡的油彩与松节油的味道,黑衣黑裤,长发扎一条马尾,既有型又个性。

    这两人,手扣手走在校园里,就是典型的学霸秀恩爱,男神,是女生永远的白马王子,女神,是男生永远的梦中情人。

    更难得的,俩人情比金坚,亲密无间,多少男男女女妄想插足其中,隔得老远就被二人密不可分的气场驱逐了。

    这对璧人,毕业后进了同一家公司,没多久就结婚了。婚后生活幸福。

    一年后又先后跳槽到了知名的4a广告公司,不是广告圈的人不了解,在广告界,4a,这一个数字与一个字母的组合,意味着高门槛高收入好福利,汇集着最活跃的大脑与创意,绝对的金字招牌。

    两人专业底子极好,又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即使在人才如云的4a也能迅速站稳脚跟,混得风生水起,唯一不好的是,总是需要加班,更准确的讲法是,熬夜加班是常态,不加班反倒不正常。通宵达旦是常态,晚上十一点上床是非正常,绝对睡不着。

    因为这种工作环境,牛老师夫妻俩虽然在同一间公司,私下里相处的时间却不多,回家就累得死狗般,直接瘫在床上,根本没有讲话的心情与时间。

    还不如在公司,俩人可以同时到休息室吸烟,一人泡一杯浓咖啡,在咖啡的氤氲香气中,烟头的红光明明暗暗间,还能说上几句工作外的话。

    好在他们恋爱谈得早,之前上大学时有大把时间叽叽歪歪腻在一块儿,甜言蜜语不知说了凡几,现在不说,也不算什么,做夫妻好几年了,再浓的男欢女爱也有峰值波动呈现低谷的时候,忙也有好处,钱多收入高。

    年轻时不忙,总不能等老了再忙活吧?

    再说俩人会把休年假的时候调到一处,两人一起到陌生的异国他乡独处十天半个月的,对感情也有增益。

    如此又过了几年,俩人的职位都升上去了,再往上就是玻璃天花板了。

    在外人眼里,论打工,这俩夫妻也算是成功人士了,薪水职位,在圈内的影响力都是有的,除非是自己创业,否则做为专业人士,拼搏到这个地步,也可以松口气了。

    牛老师夫妻也是这样想的,年纪不小也应该生个孩子了。

    这一提想要孩子,问题就来了。

    生孩子这种能力,是上天赋予的,俩人早些年少不更事,也曾有防御不当偶尔中招的时候,当时自然是不能要,所以,从这个历史事件来说,他二人是具备造人能力的——

    可造人这件事,是人为的却不完全由人来控制,矫情又傲骄的,你以为自己随时能生,不把她当回事,总想着等想生的时候再生,可真有一天客观条件都俱备时,这想象中应该随时都有的东风,它竟不知道在何时不刮了!

    俩人满怀激情奋斗了一年,结果令人沮丧。

    原本笃定的计划出了差子,不得已只好去医院,一检查,俩人的生育系统都没有问题,理论上是可以生育的,为什么不孕呢?因为常年的加班熬夜把身体折腾虚了,现在年轻从外面看活泼健康没毛病,内里却这个数值高那个数值低的,问题不少。

    医生建议先调理好身体,再考虑孕事,不然种子不好,土地贫瘠,就算勉强种下,做了胎,也未必能保得住,而且孩子的先天太弱,未来或许少不得有别的麻烦。

    牛老师夫妻先是不可置信,然后是不得不接受现实,正式考虑现实之后的解决之道。

    做为资深老员工,他俩都清楚,按照公司向来的工作强度,以及二人所处的职位,不具备调理身体的条件,要么是调岗要么是辞职,而前者,不好实现,公司内除了后勤部门,就没有轻松的——他二人都是走专业路线的,后勤有岗位也不适合安排给他俩。

    夫妻一商量,干脆辞职算了。拼死拼活干了这么多年,房子车的都有了,即便不降低生活质量,存款也够花上几年,双方父母生活条件都很好,非但不用他们养,还动不动找各种理由给他们塞钱。

    工作什么时候都找得到,这个阶段当然是要孩子更重要——

    虽然牛老师的老公不完全认同,对于生孩子这件事,他私心里认为再晚几年也无所谓,但对过了年就三十五岁的牛老师来说,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她不能年过四十,还奋斗在求子的孕路上。

    于是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两人双双辞职。

    牛老师没再找工作,做为生孩子的主力,她要更彻底的调理休养,牛老师的丈夫(以下为方便述事,简称其为牛师公)先是在家呆了一段时间,画画儿,短途旅游,忙惯了的人忽然这般清闲,开始时自然甚是欣喜,一段日子后就闲得过了头,心里发慌,总觉得正当男人事业最好的时光,自己就为了预备要孩子,宅在家里按时喝汤吃药,忒像专职种猪——

    虽说要配种的是自己的老婆,要生的是自己的儿子。

    与牛师公相反,牛老师非常满意当下的生活,每日听听音乐画几笔画,研究菜谱煲养生汤,做些小手工,有种终于缓过劲儿的感觉,日子就应该这样不紧不慢悠闲地过才对。

    牛师公先是帮朋友的忙,偶尔牛刀小试,接几个案子做做,不为钱,只为有事做。后来被一家公司的老板兼朋友三番两次地邀请去做顾问,薪资待遇很不错,不用坐班,来不来公司办公室都无所谓,网络这么发达,在哪里都能开视频会议。

    不管多么重要的项目,保证夜里九点后不联络他,周六周日不进行工作电话骚扰——朋友很是善解人意,知道他们当前生活重心的主次。

    牛师公就动心了,与老婆商量,想去。

    牛老师其实不是太愿意,她觉得眼下生活挺好的,俩人相处的时间多了,家里房间够大,各自都有工作室,房门一关,相对独立。

    不过既然他想,她总是会夫唱妇随的。

    就这样,在辞职半年后,牛老师继续在家做宅妇,牛师公去朋友的公司做顾问,虽然不用坐班,但也不好真的从来不去,总要去看看的,从每周去一次,到两次,到三天,慢慢地,牛师公去公司的次数愈发多了,直到每周去五天……与正常上班无异。

    好在牛师公还记着自己的主要责任,晚上不加班,每天回家吃晚饭,每周应酬不超过一次,周六周日在家陪老婆,看望父母。

    如此,牛老师虽然有些小小的意见,却也不好说出口,男人嘛,不好拘得太紧。

    特别是自律的男人,若管得太严,反倒容易出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