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章 面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驸马张延民觐见!”一声洪亮的声音从大殿里传出。

    李德全这次没有出来,一个管事太监模样的小太监从大殿里飞奔出来,来到张延民跟前低声说:“驸马爷随我来,义父让我跟您说,陛下现在的心情不大好,让您说话要注意一些。”

    张延民心知这句提点是看在先前银票的面子上,道了声谢,就按照这几天突击学习的礼仪,低头随着小太监进了大殿。

    进了大殿只觉得殿里空间甚大,影影绰绰好像有很多屏风,明亮的烛光照的地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他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在一个屏风前跪下:

    “臣张延民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延民因为还没有迎娶十七公主,还不能用“儿臣”自称。

    “罢了,平身吧。国婚前朕也很想见见你这个女婿。来人,把朕面前的屏风撤了吧。”

    张延民谢恩后,起身站好。

    屏风撤下,迎面先看见书案后坐着一个中年人,雾气缭绕下,看不清此人面容,只能见他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着黄色百龙穿云袍,束着五彩丝长穗宫带。外罩大红八转锻锦。

    此人贵气逼人,虽未显怒容但仍可见其威严。他后面墙上挂着一个赤金九龙青底的大匾,匾上写着一米多高的三个大字——“福禄寿”。他身前紫檀木镂雕的案子上,左右各摆着一个四尺高的青绿古铜鼎,鼎内烧着不知是什么香料,烟气缭绕。

    案子上放着琉璃器皿。案子两旁放着大概十张紫楠木交椅。

    正打量着,中年人咳嗽了一声,说道:

    “延民,来,到朕的面前来,让朕好好看看你。”

    张延民点头应是,躬身来到近前,在中年人柔和目光的注视下,也仔细打量着这个昊清国的当今皇帝,烈帝朱志。

    只见朱志的头发已显得花白,脸也苍白的吓人,消瘦的脸凸显出那高高的颧骨和精光四射的双眼。他的身子也瘦得有些惊人,骨架虽然宽大,但是身上那件龙袍穿在他身上却仿佛是挂在竹竿上一般。

    正打量着朱志,旁边的李德全咳嗽了一下,才让张延民回过神来。

    朱志指着张延民,侧身对李德全说:

    “张信先前跟朕说,他的这个儿子如何如何丑陋不堪,如何如何不学无术。难道是想欺君不成?我这个驸马相貌堂堂,怎么可能是个纨绔?”

    张延民忙替自己的父亲请罪。

    “无妨!朕只是开个玩笑。今后都是一家人了,无须多礼。李德全,搬把椅子让延民坐在朕身边,朕想和他说说话。”

    张延民危襟正坐后,朱志挥手让周围的下人都退出了大殿,只留下了李德全,和他身后的一个男子。

    张延民此时才发现朱志身后一直站着的那个男子。这个男人就立在墙角的阴暗之中,安静得仿佛一个影子。

    甚至,在张延民看到这个人之前,他都没有感觉到大殿里还有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好像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好像就是一个影子。

    看到张延民的眼光,烈帝朱志笑了笑,他指着那个男子说:“这位是大内‘一品堂’的供奉,平常保护朕的安全的。”

    朱志今天的兴致不像李德全刚刚说的那样不好。相反,他现在好像很兴奋:

    “看你迷惑的样子,朕就多给你讲些。你知道这天下有‘二宗六帮’吧?”

    “是,父亲说过一些。说‘二宗’是隐世门派,‘雷音宗’和‘雪山宗’分别是中原和北方草原的武学圣地,两个宗门都不插手世俗的争斗,而是潜心修炼,追求武学极致。而‘六帮’却是世俗门派,在各个方面与我们各国有着广泛着联系。”

    “不错!‘六帮’中‘纯阳宫’和‘九道山庄’的山门都在我们昊清国,皇家给他们大开山门,广收门徒的特权,每年还会给他们一定的财力支持,他们帮内出师的弟子还可以优先给予军中的官职。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保证皇家的安全。”

    “不知道他们如何保证?”张延民好奇的问。

    “‘一品堂’的‘龙组’就是由他们这两个帮派中派出的高手组成,这些高手可以十年换一次,武功最高的称为‘三金六银十二铁卫’,在宫中听从朕的命令。朕身后的这位供奉正是‘三金’之一的熊玉先生。”朱志说到这里,大力咳嗽了几声。

    李德全赶忙上前:“陛下,太医让您多休息,现在是否先休息一下,再……”

    朱志挥手打断:“朕没事,朕还没有那么娇气。今天朕看到延民,心情很好。想跟延民好好聊一聊。”

    李德全看了看张延民,偷偷做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朱志站起身,突然道:“延民,听说你是以‘三星手环’的成绩,从战神书院出师的。而且我还听说,你的同窗们居然都不知道定军侯府的少爷和他们是同窗,可见你也是隐姓埋名的学习。拿到那‘三星手环’凭的是自己的实力。朕心甚慰。”

    张延民觉得脑子里的黑线密布:我说这个皇帝怎么对我这么好,感情是觉得我是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才啊。我明明是想做一个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人。估计是王博涛那老小子为了掩饰把“三星手环”给我的疏漏,把我给一顿猛夸吧,可把小爷我害惨了。

    “陛下,那个出师的成绩……”

    “好了,我们暂且不谈你在书院的事。作为书院的首席,你对现今昊清国的形势有何看法?”

    “……”张延民想起父亲告诫他的话,决定三缄其口。

    “呵呵,无妨,你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觉得避无可避,张延民决定冒险试一试。

    “臣实在惶恐,臣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昏聩无能,实在是配不上公主千岁。不知道陛下能否为公主再择佳婿?……”张延民正口若悬河的说着,突然觉得身上骤冷,抬眼一看,只见烈帝朱志的脸上已经是略带潮红,急促的咳嗽起来。

    他看着自己用一种阴森的口吻道:

    “难道你也这么不看好太子?不看好朕?难道你的父亲也是被逼的接受这门婚事的?”

    张延民马上觉得脑门出汗了,他知道眼前的这位皇帝陛下不像自己的便宜老爸。自己在书院隐姓埋名,自己最后坑那个老狐狸“三星手环”,这些都已经弄巧成拙的让眼前的这位皇帝陛下认定,自己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能士,如果再像跟自己老子那样的装呆耍萌,估计就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他只好再在心里默念了一声:“回去吧。”

    时间又回到了刚刚朱志皇帝跟他高兴谈话的时候。

    …………

    “呵呵,无妨,你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是,臣以为虽然目前看来,咱们昊清国内有些异动。但是只要陛下保重龙体,那么咱们昊清国自然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张延民还是觉得尽量不要挑明。

    “那如果朕的身体挣不了多久了呢?”朱志悠悠的说道。

    “这个皇帝老子看来是不想给自己留后路啊。”张延民的身子不由的震了一震,横了横心,抬头看着烈帝朱志一字一字的道:

    “那咱们就先下手为强!”

    朱志饶有兴趣的盯着张延民的眼睛,本来想的是张延民无非是说什么“吉人自有天相”,“陛下洪福齐天”这类的马屁话,没想到张延民却说出了他心里的想法。他觉得眼前的张延民更顺眼了,他沉默了很长时间,面无表情的对张延民说道:

    “延民,今日之语,万万不可与他人言语。也包括你的父亲。你明白吗?”

    “遵旨!”

    “你下去吧,朕过几日就有旨意传下。”

    张延民愣了一下,实在不知道自己的应答是否合适,但此时也只得叩头后,起身离开。

    朱志回到龙椅上坐定,呆了半晌,哑然失笑道:“看来王博涛那个老小子还是少夸了朕的这个驸马。这小子年纪轻轻,想不到竟也是个狠角色呢。……看来朕还真为太子找到了一个好帮手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