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16章 黑幕(二合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远同徐铮相识于《疯狂的赛车》剧组。

    彼时,他和姜韦正因《潜伏》的女主人选而头疼,去探班黄博之际,意外碰到徐铮。

    此人向他推荐了中戏秦海露。

    两人真正熟悉,还要等到拍摄《无人区》的时候。

    在xj的那段时间里,陆远不仅了解到宁昊心中的想法,有样学样,推出群星计划,也对徐铮有了一定的认知。

    如黄博所言,此人相当精明,脑袋圆咕隆咚,里面藏的都是智慧。

    并断言,其人有野心,不甘也不会一直以演员的身份,似超市货架上的物品般,供人挑选,迟早有一天会转行,向导演和制片人靠拢。

    猪八戒,远比大家想的要精明,也更爱铜臭味。

    “陆远,我有个故事,你想不想听。”徐铮笑着举起杯子,嘴角泛着油渍。

    庆功宴,档次自然是不能低的,酒席上用的金汤海参,还有野生黄金鲍,澳洲大龙虾等。

    “砰!”

    陆远和他碰了下杯,嘴唇贴近杯口之时,心里奇怪,数月不见,这货消瘦了许多,也憔悴了些。

    不清楚对方的目的,他拉开椅子坐下,将酒杯放到一旁,吐出一口酒气。

    “咋啦,《嘻游记》又出了什么新版本?”他开了句玩笑。

    八月左右,这货在微博给观众道歉,怒骂自己主演的《嘻游记》是一部超级大烂片。

    没少被圈内人调侃。

    徐铮顿时一脸蛋疼,摆手道:“可别提那大烂片了,我现在听到名字就浑身难受。”

    “行吧,什么故事你赶紧说,正好帮我挡着点酒,这些人实在太能喝了。”陆远揉了下眉心。

    徐铮瞧眼周遭虎视眈眈的同行们,又想到眼前这人因为《失恋三十三天》获得上亿的票房分红,可谓名利双收,心里愈发羡慕。

    更加坚定了今天过来的计划。

    他平复心情,缓缓说道:“有一个商人叫徐朗,花5年时间研究出一款神奇的产品,油霸。

    给汽车加油时,只要加入两滴油霸,就能将三分之二油箱的油,变成满满一箱。

    但是公司还有另一个股东,叫高远。两人既是同学,也是对手。

    高远想把这个产品卖给法国人,得到一笔快钱,但徐朗坚决不同意。

    两人为了油霸的何去何从,争论不休……”

    徐朗,高远、王宝。

    陆远听着三个名字,轻咦一声,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徐铮,随后去席间寻找王保强的身影。

    就见那货喝的迷迷瞪瞪,也不知和黄小明在聊些什么,龇着口大牙,傻缺一样哈哈笑。

    同时陆远脑中不由闪过一个念头,这个故事和《人在囧途》内核很像,有诸多相似之处。

    《人在囧途》,主角李成功远在外地办厂,妻子与母亲则住在老家,由于分隔日久,李成功出轨了。

    春节假期,李成功要回家与妻子摊牌,路上遇到挤奶工牛耿,性格、身份地位差异极大的两人,频频爆发囧事。

    陆远将视线从王保强身上收回,并在徐铮脸上停留一瞬,紧接着,脑子里又浮现出第二个念头。

    这人大概率是奔着群星计划来的,换而言之,图他的钱。

    心里瞬间有了试探的想法。

    因为喝了不少酒的缘故,他脸颊酡红,摆出一副微醺的模样,眼神变得模糊,晃了晃脑袋,漫不经心问道。

    “这个故事怎么听着和《人在囧途》有些相似,华旗的新剧本吗?刘光韦不给你投资?”

    华旗是电影《人在囧途》的投资方,刘光韦是华旗老板。

    徐铮脸上看不出任何异色,只当他是醉了,摇摇头,如实说道:“不是,目前还没有剧本,故事脉络是我和杨钦一起想的。”

    杨钦是《夜店》的导演,当年杨钦写好剧本拿给徐铮看,徐铮不但同意出演,还帮着找来200万的投资。

    称得上一句伯乐。

    去年影片上映,卖了1100万,以小博大,黑马一枚。

    这大光头精明归精明,眼光还是不错的,陆远在心里嘀咕。

    徐铮不知他在琢磨什么,以自嘲的口吻道。

    “之前和你提过,因为形象问题,哪怕《人在囧途》大卖,现在来找我拍戏的导演依旧很少,适合我的角色也不多,我想拍戏,剧本都得量身定做,求人的次数太多了,心灰意冷,还不如自己找剧本,自己当导演呢。”

    陆远微微颔首,这事他说过不止一次,《无人区》拍摄期间,徐铮就围在宁昊身边,不断“偷师”。

    显然是蓄谋已久。

    “年初你来剧组客串时也看到了,《人在囧途》拍摄期间,戏里很多笑点,实际上都是我和保强现场想的,导演叶伟民只是简单喊一下咔而已。”

    陆远拿了个空杯子,给自己满上温水,边回忆客串时的所见所闻。

    徐铮继续道:“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光韦认可了我的能力,于是拍完戏后,我趁机和他说了一个自己思考已久的故事《替身》。”

    “《替身》就是一个穷小子和富豪长得一样,给富豪当替身,中间发生了些乱七八糟的事。”

    “刘光韦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还允诺由我担任这部戏的导演和主演。”

    “《人在囧途》上映后,票房口碑齐收,华旗的编剧团队很快写出《人在囧途2》的故事大纲,刘光韦找到我,想请我当导演、主演,我觉得项目不错,但剧本问题仍旧很大,希望修改。”

    “刘光韦索性将大纲扔给了我,但是我当时正在完善《替身》的剧本,《替身》计划十月就要开拍,还要写《人在囧途2》的剧本,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我决定先写好《人在囧途2》的剧本,然后开拍,拍的时候自己再创作《替身》,这样就可以两部戏无缝对接,能节省费用,还能保证质量。”

    “当时刘光韦同意了我的提议。”徐铮说的口干舌燥,抄起陆远的杯子,猛灌了一口水。

    这货愣了一下,徐铮却不管许多,杯子猛地往桌上一砸,横眉努目。

    “可是就在我和杨钦即将完成《人在囧途2》的剧本时,却得知了一个消息,华旗已经在筹拍《替身》,导演和主演名单里都没有我。”

    他眼里满是愤怒:“我看清了华旗唯利是图、毫无诚信的嘴脸,等和杨钦完成《人在囧途2》的剧本后,便立即立了项,这个项目就是《人在囧城》。”

    “为了转行导演,我忍气吞声,没想到和刘光韦洽谈新片时再次遭遇重重阻碍,原本商量好投资1200万,可刘光韦提出只能先给600万,等拍完全片之后,才能再给600万。”

    “没有预算怎么拍电影?这不是扯淡吗?我只能摊牌,将《人在囧城》立项一事如实相告。”

    “结果你猜怎么着?”徐铮撇了撇嘴,无语道:“刘光韦当天让编剧团队改编了另一个故事注册了《人在囧途2》。”

    “并通知我,想当导演,必须先撤销《人在囧城》的立项,以《人在囧途2》之名拍摄《人在囧城》的剧本。”

    “我强忍着恶心答应了他的要求,在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协议的情况下,撤销了《人在囧城》的立项。”

    徐铮忽然叹了口气,满脸沮丧:“谁知道撤销立项之后,刘光韦却再次翻脸,推翻了之前允诺我的所有条件。”

    “那刚才泰国的故事是?”陆远对他这番话持半信半疑态度,一面之词,不知真假。

    圈子里狗屁倒灶的事情太多了,利益相关,最是容易反转,可能今天他是对的,明天便爆出截然不同的内幕。

    徐铮接话道:“我本来计划好干脆自己拉团队拍摄《人在囧城》,但华旗那边早有准备,再拍肯定侵权,无奈只好放弃了这个剧本。”

    “这事让人心烦意乱,上个月,我就和小桃红带着闺女去国外旅游,见到不少新鲜事,获得了不少灵感,也是因为不死心,回来和杨钦一合计,便有了刚才那个故事。”

    说完,徐铮稍作停顿,试探地问道:“你的眼光向来毒辣,觉得这个故事行不行?”

    “你准备给这部戏起个什么名字?”陆远挠了挠下巴,没有回答,反问回去。

    “《人再囧途之泰囧》。”

    陆远面露迟疑,通过徐铮刚才的描述,他一时间也不好说对与错,毕竟在徐铮嘴里,华旗有错在先。

    “不担心华旗那边告伱吗?”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撑死叫有样学样。”

    徐铮摇摇头,显得毫不在意,隔了一会,他似想起什么,皮笑肉不笑道。

    “其实我还巴不得片子上映时华旗来告呢,到时候舆论炒的沸沸扬扬,能省下一大笔宣传费,何乐而不为?”

    陆远望着他满脸的狡黠和算计,在心里给自己提了个醒。

    从早年孤注一掷掏出全部积蓄出演猪八戒一角,以及之后的《李卫当官》、《夜店》、《人在囧途》,充分证明了徐铮挑选片子的眼光。

    《嘻游记》除外。

    但陆远同样清楚的意识到,与此人可以有利益方面的合作,却绝对不能深交,并且利益的划分要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

    他心里浮想翩翩,面上不显,问:“演员阵容有人选了吗?”

    “徐朗是我,高远你就挺适合,王宝我准备邀请保强。”

    陆远不觉意外,《人在囧途》大火,这两人搭档对票房的加成,绝对大于单人。

    《人再囧途之泰囧》大概率是能赚钱的。

    他心里有了判断,不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问:“这部戏预计要多少预算?”

    徐铮听到这句话,忐忑的心总算落了地,之前他也尝试找过其他公司,但那些人要么没眼光,对剧本不感兴趣,要么拿不出钱。

    他自己有一笔钱,但远远不够,而且,第一部戏他不敢用自己的钱赌。

    用其他人的就不一样了,票房大卖,他名利双收,再也不会缺少投资,立马甩开膀子拍摄下一部。

    假若票房失利,那对不起,时也命也,他也不想这样。

    恰好《失恋三十三天》刚上映的时候,陆远提出“群星计划”。

    起初他没有什么太大的想法,只是随着电影的票房一发不可收拾,突破两亿大关后,他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三千万!”徐铮脱口而出。

    又忙补充道:“导演必须是我,我也不拿片酬,所有纳入投资,但是我要拿20%的分红。”

    陆远对徐铮的黑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明白这人心里应该相当看好这部戏。

    他摇摇头:“20太高了。”

    在商言商,目前徐铮的市场片酬只200万,算上剧本费,以及他是第一次担任导演,也就300万左右。

    陆远出的是真金白银,不可能给太高。

    徐铮也只是随口一说,表明自己不要片酬,要拿分红的态度,坦然道:“10个点。”

    沉默了许久。

    “行,先初步定下,等剧本出来后,具体细节我们找时间再谈。”陆远给了个承诺。

    “好。”徐铮眉开眼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此时,台上,主持人正在宣布获奖名单。

    “特等奖,宋嘉,300万!”

    “轰!”

    围在两侧的记者,顿时躁动起来。

    庆功宴,自然少不了红包,除了演员,幕后工作者,参与宣发的工作人员也都得到了奖励。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现金抽奖,只是谁也没想到奖项会这么大。

    宋嘉一脸意外地走上台,举着话筒,激动道:“怎么会是我,我还以为…谢谢,谢谢陆老师。”

    陆远笑着朝她挥了挥手。

    “你安排的?”徐铮瞥了他一眼。

    陆远微微点头,“嗯”了一声。

    宋嘉中奖,自然是黑幕,女一号本次零片酬加盟。

    倘若他真的分文不给,对方嘴上不说,却也必定心存芥蒂。

    圈里的人同样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他大口吃肉,也得让其他人跟着喝汤。

    从入行那天起,他就知道,娱乐圈是个名利场,也是一个残酷的江湖。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