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辅国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央宫中,气氛凝重。

    虽然不论老少,脸上都带着笑容,但是仔细看去,却可以发现,彼此都有一丝心不在焉。

    大家伙都在等着,等着天子的封赏。

    很显然,这一次的封赏,规模之大,简直可以和大汉立国相提并论。

    如果错过了这一次天赐良机,再想封侯,那可不容易了。

    有爵位在身的,还想高升一步。

    没有爵位的,希望得到一个爵位,从此身价大不相同。

    刘盈倒也没有玩虚的,甚至没有多说废话,直入主题。

    “张先生。”

    他第一个点到了张苍。

    张苍慌忙站起身,诚惶诚恐道:“陛下!”

    刘盈一笑,“当年阿父纵论功臣,将萧相放在第一位,就是运粮有功!这一次大战,你留在长安,统领政事堂,全军将士,足兵足食,很是不容易。朕加封先生为北平侯,食邑三千户!”

    张苍心中一动,老脸涨红,他这个文人,却也得到了爵位。

    “臣拜谢陛下!”

    有了这個侯爵加身,等于是给张苍铺平了道路,想来真正拜相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刘盈封赏了张苍之后,才道:“张不疑!”

    “臣在!”

    张不疑慌忙躬身。

    刘盈一笑,“你统领尚书台,沟通内外,落实政务,也是居功厥伟。加封你为晋阳侯,食邑两千户!”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尤其是几个老的,都是神色不善。

    甚至还隐隐有些敌意。

    张不疑这个东西,得罪的人太多了。

    周勃、夏侯婴等人,都很厌恶他。

    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允许给他封侯的。

    可是今天刘盈携着大胜之威,封赏群臣,谁敢扰了这件大事,必定会被群臣恼恨。

    大势所趋,根本挡不住。

    其次,刘盈先封赏了张苍。

    张不疑和他功劳差不多,同意了张苍,就没有理由反对张不疑。

    换句话说,要想否定张不疑,就先拿下张苍。

    别看张苍不显山不露水,可这位毕竟是荀子门人……尤其是在叔孙通病死之后,天下文士,都以张苍为首。

    此人背后站着庞大的文官势力。

    得罪了他,就别想好过。

    老臣们掂量一下,还是别找死了。

    就这样,张不疑有惊无险,闯关成功。

    有了侯爵在手,这家伙简直心花怒放。

    谢恩的时候,大礼参拜,“陛下,臣必定竭尽所能,辅佐吾皇,改革弊政,成就汉家盛世!”

    什么意思?

    还辅佐天子,推行改革?

    你把自己当成宰相了不成?

    张不疑这话立刻招来了一众老臣的怒火,有几个人简直想把张不疑给撕碎了。

    奈何时至今日,张不疑却是不用那么害怕了。

    因为接下来刘盈公布了一项最重要的封赏。

    夏侯婴、灌婴、周勃、陈平,这四人皆因辅佐两代天子,功劳盖世,授予国公衔,加平章军国重事。

    其中夏侯婴和周勃,依旧任丞相和太尉。

    这下子等于将功臣集团当中,有地位,有能力的,全都抬了一级。

    大家伙无话可说。

    刘盈更是对周勃和夏侯婴道:“两位仲父……朕承诺的事情,依旧作数。治理草原,开拓天竺……朕等着给你们两位封王!”

    二人连忙谢恩。

    刘盈又把目光转到陈平身上,“仲父,朕和你说的也是作数的。现在国家统治的疆域,辽阔了数倍之多,该怎么进行治理,朕一时没有妥当的办法。仲父何以教我?”

    别人都是直接给爵位,到了自己这里,却是需要考核。

    陈平也只能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当此之时,正好效仿周武王,大封天下,众建诸侯,为华夏藩篱。各处藩王,定期前往长安,进贡称臣。”

    刘盈点头,“仲父说的是……只是一味任恩,怕是未必能服人心!”

    陈平笑道:“陛下勿忧,我汉家将士,可以择紧要之处驻扎,镇抚地方。除此之外,汉家天文历法,商货贸易……冠绝天下。任何藩王,可定期到华夏领取历法,交易商货,互通有无。还可以派遣当地学子,前来华夏求学,大汉自会妥善教导,让他们成为治国之才!”

    听到这里,刘盈欣然点头,很是满意。

    他也从来没想过,能统治整个世界……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光是一个通信联络,就足以让他绝望。

    那些遥远的疆土,是注定没法直接治理的。

    甚至人家造反了,都要过几年时间,才能传到大汉。

    连派兵震慑都几乎不可能。

    所以针对偏远的疆土,也只能采取怀柔的手段。

    像陈平提到的,首先就是天文历法……这是农耕文明的核心。

    没有天文历法,就没有准确的时间,没有准确的时间,就没法指导农耕,更有甚者,时间不统一,连记载历史的能力都没有。

    伱说前门楼子,我写成了胯骨轴子。

    没有准确的时间,就没有真正的信史。

    华夏大地,因为农耕发达,早早就有了专门的天文观察,天文台遗址,清晰可循。历代观测的资料,十分清楚。

    如果没有准确天文观测,根本进入不了农耕文明。

    很有趣的是,西方人也标榜他们有天文观测,但是古天文台遗址有吗?

    没有!

    古天文资料有吗?

    没有!

    他们倒是说凯撒大帝颁布了儒略历。

    这东西一直使用到了1582年,由于其间没有矫正,以至于出现了十天的误差!

    教皇格里高利忍无可忍,就抹去了十天,重新修正了历法的错误。

    很有趣是不是?

    中华大地上,历法每出现细微的差距,就会及时修正。

    别说十天,就算是三两天,就可能造成减产绝收,国家断然忍受不了。

    但西方却可以容忍长达十天的误差!

    而这个十天的误差,还是一两千年累积的!

    这一两千年间,他们都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修改。

    更讽刺的是,伟大的凯撒大帝公布儒略历之后,文明璀璨,疆域辽阔的罗马帝国,竟然也没有对历法的错误进行矫正。

    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矫正!

    而一个人口多达千万的庞大国家,天文弄不清楚,没法有效组织农耕,没有足够的粮食产出,又如何供养众多的人口?支撑起发达的城市文明?

    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实实在在发生了。

    到底是历史未解之谜,还是另有隐情?

    又或者直接一点说……罗马帝国,没有矫正天文的能力,也没有组织农耕的能力,直白点,根本没有进入农业文明!

    更直白点说,压根就没有这么个国家!

    一切都是根据需要,杜撰出来的而已。

    毕竟仿照后世历法,编造一个儒略历并不难。

    但要想杜撰出几千年的天文观测结果,准确推演出历法演进的过程,那就太难了!

    根本造不了假!

    所以只能摆个儒略历放在那里,只需要你去相信,不许你去怀疑。

    但是,有没有可能……

    没有准确历法,就没有可靠的时间……就是蒙昧,而非文明!

    罗马……只存在幻想里!

    汉家要想统治天下,需要的不只是强大的军力。

    更是无与伦比的文明……比如准确的历法!

    曾经赵佗不惜称臣,也要从大汉换来准确历法。

    这一次刘盈明确规定,各地要派遣年轻人,来到太学进修汉语,学习天文历法,并且将准确的历法和时间带回去。

    汉家,正在赋予世界以文明!

    刘盈笑道:“仲父,从今往后,你可要辅佐朕,治理四夷,真正建立汉家天下!”

    陈平连忙施礼,“臣不敢推辞!”

    刘盈欣然大笑,“有仲父在,朕可以高枕无忧!”

    “加曲逆侯陈平为辅国公,辅佐天子,位同宰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