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章: 入学黄埔(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天,陈建峰与黄维在操场上用木枪对刺,黄维一个直刺,陈建峰一个闪身,手中的枪往外一拨,木枪与木枪相碰,‘当’的一声清响,陈建峰磕开黄维的直刺后,枪托顺势朝黄维的脸部撸去,黄维一个急闪,跄踉几步,一屁股坐倒在地。

    陈建峰用枪指着黄维,笑,说:“黄维,投不投降。”

    “投降?咱黄埔军校没有这个概念。”黄维用手扒开陈建峰的枪,站起身来,站稳姿势,“陈建峰,你小子少得意,再来。”

    徐海波在一旁直点头,说:“不错,在咱黄埔,就得要有这种跌倒了爬起来再战,永不服输的精神。”

    晚餐的就餐时间没有早餐紧迫,一分队的学员八人一桌。经费紧张,学员们已经吃了一周的南瓜白菜帮子,没有吃到一点的腥荤,现在的桌上也是,一个盆里都是白菜,漂着几点油花。

    黄维总结,说:“我知道今天拼刺为什么输给陈建峰了。”

    王尔琢说:“黄维,输了就是输了,用不着找原因。”

    蔡光举笑,说:“尔琢,让黄维说,我倒想听听他有何原因。”

    黄维笑,说:“我认为我之所以输给建峰,主要是因为自己一周没有闻到荤腥。”

    蔡光举笑,说:“你这也是原因?建峰他这一周就开小灶了?闻到荤腥了?”

    曹渊笑,说:“别说什么荤腥,你们不提还好,一提,这心里就像猫抓了什么的,痒痒的。”

    蒋先云说:“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想点办法,自行解决这荤腥问题。”

    黄维笑,说:“先云快说,怎么解决?”

    蒋先云笑,说:“咱们黄埔军校在哪,长洲岛。紧邻珠江,珠江里有什么?鱼虾蟹。”

    王尔琢直点头,说:“先云这个想法对路,咱们得发动全体学员,把会钓鱼的高手集结起来,向珠江要鱼吃。”

    陈建峰笑,说:“我倒是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珠江口潮涨潮汐,我们可以设网捕鱼。”

    黄维笑问:“怎么捕?我们又没有网。”

    陈建峰笑了笑,说:“我们每天睡的是什么,凉席。我们只需在涨潮之后,将凉席围成堰,等到潮水退去,自可于堰内捡鱼。”

    大家连连点头,说这个法子不错,咱们明天凌晨就开始行动,围堰捕鱼。

    凌晨四点,一分队的学员提前起床,将床上的凉席一卷,朝离珠江口不远的操场而去。军校的大门口设有双岗,每天有学员在值守。今天值守的学员是谁?蒋民云。蒋民云一看蒋先云陈建峰他们扛着凉席朝外走,好奇地问:“建峰,你们这是干嘛去?”

    陈建峰笑,说:“别嚷,我们这是去江边捕鱼,藉此改善一下伙食。”

    蒋民云不解:“就这么几条凉席,能捕到鱼?”

    陈建峰笑,说:“先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

    蒋民云自是心痒难耐,但他需值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陈建峰他们一行远去。

    学员校舍,徐海波来到一分队的校舍巡查。发现校舍竟然空无一人,徐海波暗自一惊,但他不动声色,以他对一分队学员的了解,一分队的学员不可能都当逃兵,徐海波想了想,带着值日生走到校门口,问蒋民云:“看到一分队的学员出去了没有?”

    蒋民云挺胸:“报告教官,一分队的学员刚刚往江边去了。”

    徐海波一听,放下心来,问:“他们有没有说干嘛?”

    蒋民云报告:“说是去捕鱼,改善伙食。”

    徐海波对随同的值日生说:“没事了,你去吧,我到江边看看去。”

    珠江口,平时操练的操场靠近珠江的那一片,陈建峰他们早就下到齐胸深的江水里,水压太大,凉席直往上浮。蒋先云在水中说咱们还是欠考虑,得在晚操后提前于此处钉些树桩,如此才好围堰。陈建峰说咱们只能朝前赶个一二米,减少浮力,用绳子固定在两端的大树上。蒋先云说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蒋先云喊一二三,二十人手拿凉席,慢慢地朝操场的方向走去。水至小腹处,水压小了许多,五六十米长凉席挡成的围堰总算完成。蒋先云指挥大家上岸,然后报数。二十个人都在,蒋先云笑,说:“还好,都在,没有人因捕鱼殉职。”

    大家都笑。这时,陈建峰首先发现站在操场边一棵树下的徐海波,此时尚是凌晨,灰蒙蒙的,但陈建峰一看那身影,就知道是徐海波,陈建峰推了身边的蒋先云一下,两脚一并:“教官早上好。”

    徐海波走了过来,看着赤条条并排站在自己面前的一分队学员一眼,说:“这是干嘛,检阅部队,没有这样的检阅法,赶紧的,都去把衣服穿上。”

    陈建峰他们这才想起刚才为免打湿衣物,已经将衣物脱光,置于一旁,大家都是赤身裸体,无牵无挂。陈建峰他们一哄而散,到干爽之地,将衣物穿上。

    徐海波这才给着装齐整的一分队学员上课:刚才大家捕鱼,在军事课上,这就叫协同作战,二十个人,只能围堰五六十米的距离,这就叫因势制宜,属小规模作战。在今天这种情况下,人多力量大,效果才会更佳,如果将全校都发动起来,那就是战斗协同,属集团作战。而且刚才蒋先云有提到,没有预先埋桩,在军事课上,就是在战斗开始之前,没有预先察看地形,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大家听明白了吗?

    一分队的学员齐声回答:“听明白了,谢谢教官指点。”

    徐海波说:“不要小看了这次捕鱼,作为军校的学员,在行动开始前,必须考虑周详,制定计划,如此方能成竹在胸,战果累累。”

    陈建峰说:“报告教官,明晨再实施捕鱼计划之时,我们肯定会防微杜渐提前做好战略计划,供教官参考。”

    徐海波微微笑,说:“好。”

    早操过后,潮水渐渐退去,靠近江边的操场,一分队凉席围堰之处,隐约可见有鱼露出脊背在水中乱窜。一分队的学员欣喜若狂,指指点点:快看,还真有鱼。

    陈建峰在点:“一二三。”

    可鱼儿游来游去的,如何点得清楚,蒋先云笑,说:“建峰,甭点了,等潮水退到凉席之下,自有分晓。”

    一分队在操场边欢呼雀跃,自是引得其他分队的学员都跑来围观,一看有鱼,一个个跃跃欲试,准备下水。一分队的学员赶忙阻挡,以免人多手杂,反而把凉席组成的围堰踢垮了,那就是得不偿失了。潮水终于退到围堰之下,有鱼在乱泥里乱跳,张着嘴喘着粗气。学员们蜂拥而上,将鱼抓起放入木桶。陈建峰这次总算将鱼点清楚了,小鱼小虾忽略不计,上斤的河鱼有上十条之多,尤其是其中有一条鱼,有些斤两,有上十斤之重。

    蒋先云用扁担挑着两个木桶朝伙房走去,上百名学员喜气洋洋地簇拥在蒋先云的身后,正好遇上蒋介石在徐海波等教官的陪同下在伙房巡查,一看学员们叽叽喳喳,脸上都是掩不住的喜悦,蒋介石一招手:“这位同学,木桶里是什么,同学们如此高兴。”

    蒋先云停住,回答:“报告校长,是鱼!”

    蒋介石一听,也是兴致盎然:“鱼?哪来的鱼?”

    蒋先云回答:“珠江边捕的。”

    蒋介石看到那条上十斤重的鱼,难得地一笑:“看来收获颇丰。如何捕得?”

    徐海波在一旁解释:“用睡觉之凉席于涨潮时围堰而得。”

    蒋介石点头,说:“好。知道向珠江要粮草。”

    徐海波一看校长高兴,趁机建议:“校长,在目前经费紧张,同学们近月不闻荤腥的情况下,明天是不是可以停课一天,全体学员进行大兵团协同作战,向珠江筹鱼虾。”

    蒋介石沉吟片刻,微微一叩首,同意了。

    学员们这段时间在教官的严斥之下,每天上课、踢正步、拼刺、匍匐前进、投弹练习,一刻都不敢松懈,难得轻松,此时一听明天的任务是捕鱼,虽然不见得比训练轻松,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心理上放松,自是一个个兴奋不已。这天一下课,学员们就开始为第二天的捕鱼作准备,有学员竟然连蚊帐都取了下来,用竹子支住四个角,到时放上饭团,就可捕小鱼小虾。黄埔军校一时热闹无比,有如过节。

    走马楼,校长室里,蒋介石问徐海波:“刚才那挑鱼之学员就是本校录取第一人蒋先云?”

    徐海波说是。蒋介石问:“经过这一月的集训,以你之见,第一大队学员的素质如何?”

    徐海波答:“黄埔这一期的学员都是胸怀革命理想而来,甘于吃苦,学习刻苦,进步很快,无论一大队还是其他三个大队,整体素质无需置疑。”

    蒋介石看着徐海波:“谁为最佳?”

    徐海波说:“以我之见,蒋先云!”

    蒋介石说:“那好,你去把蒋先云叫来,我需和他谈话。”(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