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11章 功勋帝王第六位,李隆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赞同的点头,“六部确实是个好东西,职能明确,帮了大忙,能减少很多的麻烦,提高效率。”

    康熙也颔首:“简直就是石破天惊,圣人天赐的绝妙制度。”

    听的这些夸赞。

    杨坚哼哼两声,得意道:“那当然,我可是杨坚!”

    李世民还在继续夸赞:“而且,废除九品中正制,始行科举制,这更加了不起。”

    他赞不绝口:“科举真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有力的打破了门第限制,打击了门阀贵族势力,扩大了人才纳用范围,提升了人才数量。”

    杨坚哼哼一笑,嘴角快咧到耳根了。

    “科举制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制度,后世王朝一直沿用,隋文帝,你不愧是一代明君!”

    乾隆都称赞出声,让杨坚笑的更开心了。

    看吧…

    他这个皇帝虽然缺点很多,但优点也不少不是吗?

    后世这么多皇帝都称赞他,这说明他的皇帝还是做的很好的。

    刚才被吐槽的不开心,瞬间平衡了。

    这时候…

    画面一转,新的功/勋帝王即将登场。

    诸位帝王都再次看了过去。

    而杨坚…

    深感压力大减。

    终于没有人再针对他了。

    一首浮华的乐曲,开始响起。

    然后…

    一首诗慢慢的显现,因为写的太好,在场众位帝王都不由得念了起来。

    “从那之后,你就变成了太上皇,被架空在了皇宫之中!”

    “而外面是藩镇节度使的祸乱,得亏唐肃宗他们君臣给力,把安史之乱给控制住了。”

    “不然,安史之乱引发的祸乱,必然发展成为晚唐后期的五代十国,中原完全被分裂成割据势力!”

    赵匡胤撇嘴,“没准那样的话,还能提前出现一个大一统国家呢!”

    至于李隆基。

    他是相当懵逼的!

    什么安史之乱?

    为什么他会成为亡国昏君?

    赵匡胤都在说什么啊!

    而李世民,杨坚,刘彻等人,显然是没有心思听他们在这里瞎扯这些废话。

    “赶紧让我们看看他的功绩,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

    李世民是最迫不及待的。

    他迫切的想看看,自己的这个后代,达成‘开元盛世’的后代到底有多大的成就。

    刘彻,始皇帝等人更是目光直接看向了光幕。

    意思很明显,等待着开始。

    【纵观玄宗前半生,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开元盛世’,可为一代圣明雄主】

    【然后半生沉迷享乐,宠信奸佞,怠倦朝政,导致节度使祸乱,国家生灵涂炭,乃一代昏君】

    “圣君与昏君两个评价?”

    看着李隆基的这独特的评价,李世民目瞪口呆。

    这真是独特的头一份。

    从来没有人像唐玄宗这样奇特,一个人拥有两个刚好相反的对立评价。

    前半生为明君,后半生为昏君。

    “事实上。”

    “但凡玄宗晚年能清醒一点,不过分沉迷女色的话,也不会让节度使祸乱发生,更不会造成自己后半生凄惨至此!”

    赵匡胤再次开口,却依旧是扎心至极的话语。

    对此…

    唐玄宗表示,赵匡胤你不说话没有人会当你是哑巴。

    当然!

    就跟所有被展示的帝王一样,被展示之后就是赶紧按照自己犯过的错进行改正。

    开玩笑!

    明君贤君谁不想当!

    既然知道自己日后会犯什么错,那还不改不是有病么?

    像李隆基就坚定了自己改变的信念。

    女人,他要…

    江山,他也要!

    他不会再过度沉迷女色,不让朝政荒废。

    当然…

    节度使这东西,他也会对之进行严加束缚。

    想祸乱国家,没门!

    他可不要当什么太上皇,那可一点都不好听。

    【玄宗李隆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帝王】

    【一方面,他励精图治,积极改革,革除国家的弊病,任用贤良人才振兴国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