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82章 发现红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万超把货物给了屠家,卖货的时候还特地交代了,麻烦把货物分给白三爷一部分。

    屠进笑了笑:“可以,只不过我们只分给白三爷,白家其他人就算了吧。”

    其他人人品太差,实在是让人不齿。

    林万超说可以:“林家也只答应了白三爷一个人,他们双方互有恩情,不可能不管不顾。”

    屠进表示明白:“林家对我们也有恩情,要不是他们介绍,在下也不可能跟万先生相识,分些药材也是应该的。”

    他甚至怀疑,万召找他卖这些药材其实就是林家授意的,就是为了分给白三爷一部分。

    其实这也没关系,反正分出去一部分他们还有大部分,总体来说还是他们占到便宜。

    上次那批药材就卖出去很好的价钱,还提高了屠家货行的口碑,年前再加上这批药材,再和万召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以后屠家货行的生意一定能增增日上。

    白三爷很快就再次见到了屠进,也很爽快的拿到了想要的药材。

    “你真的把这些货物以进价给我?”

    这么好?

    林家的面子这么好用?

    屠进笑道:“当然,我们屠家一向言而有信,从来不撒谎,不像有些人。”

    白家曾失信于人,屠家就是这么跟白家交恶的。

    白三爷无可辩驳,只能笑了笑不说话。

    不过屠进又说道:“你也别感谢我,你应该谢谢林家人,供货的那人本来可以直接把货物卖给你,但又顾忌跟我们说好了有货物优先供给我的约定,所以才找我转这一道手。”

    所以,他也乐于借花献佛做这个好人。

    虽然也不喜欢白家其他人,但老实说,白老三这个人还算可以。

    白三爷笑着给了银子,拿了货物,还说了以后也请多多关照。

    反正以后他还会来,这么有来有往的,双方才能加深合作。

    不过这件事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绝不会告诉白家其他人。

    他高兴地跟屠进喝了一场酒,第二天就想去找林珺莹好好谢谢她,结果去的时候人不在。

    他找到旁边施粥的人:“林姑娘呢,怎么没来?”

    旁边是姚家的人,也认识他,笑着说:“林姑娘到村子里喝喜酒去了。”

    喝喜酒?

    人家出门去了,白三爷也只能回家去,想着下次再来。

    只是刚转身又觉得奇怪。

    林家在这里也没多少朋友,在村子里更不可能有亲戚,他们去哪儿喝喜酒,喝谁的喜酒?

    “他们去喝谁的喜酒?”

    他又转回来,很好奇的问。

    姚家的人想了想:“好像是林家的先生收了那家人的孩子做学徒,那家有喜事就请了林先生一家去喝喜酒。”

    原来如此,林家人还真是喜欢凑热闹。

    林万超三人已经到了刘家,刘家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们,看到他们带来的礼品,更是吓了一跳。

    他们本来也不是富裕人家,一般吃喜酒送些鸡蛋铜板什么的就很不错了,送这么多布还送了个银锁加上带的一堆点心,实在是很破费。

    刘家推拒了一番,最后还是留下了。

    因为穷,办不起太好的喜宴,请的人也不多,所以今天人也不算多,大家都在前院聚着还有很多人都去接新娘子了。

    刘家虽然穷,但是院子圈的很大,因为孩子多所以住的地方得多。

    他们没分家,院子也大,前院有杂物房后院还种了菜。

    只是现在天气冷,菜都没了。

    林珺莹过去看了看,发现这地里有个菜窖。

    很多农家都有菜窖,里面放着冬天要吃的萝卜青菜之类的东西。

    林珺莹没动人家的菜窖,看了看之后,就准备回去了。

    这时候,刘家的孩子过来抱柴火,看到她在这里,腼腆的跟她笑了笑。

    林珺莹习惯性的从身上摸了摸,摸出两块糖来给她吃。

    小姑娘惊讶的接过来,跟她说谢谢。

    但她没吃,把糖塞在身上,先去抱柴火。

    今天家里人多,得烧很多水才行。

    林珺莹也给她帮忙,这时候却发现柴火堆里有一根很长的藤,这根藤看起来怎么那么熟悉呢?

    她把这根藤放下,帮忙把柴火抱过去。

    因为她干活,那小姑娘还被训了两句:“你怎么能让贵客干活,你这孩子怎么一点眼力价也没有?”

    林珺莹赶紧说:“别说她了,是我自己要做的,没什么的。”

    她把杨丽华叫过来:“娘,你来,我想去茅房。”

    今天人多,怕有冲撞,人家以为她上茅房是想找人在外面看着。

    母女俩到了后院,林珺莹把那根藤给她看:“娘,你看这是不是红薯藤?”

    杨丽华看了又看:“真的很像,你在哪儿找到的?”

    林珺莹指了指柴火堆:“就在那里边。”

    母女俩凑在柴火堆里找了又找,翻出来五根红薯藤。

    杨丽华去找了刘大娘:“大娘,你们这个是种的什么啊,怎么这么长的藤?”

    刘大娘拿过来看了又看:“哦,这个啊,是在那边山沟里挖出来的,本来想喂猪的,落在柴火堆里晒干了。”

    她还指了指,就是他们村子里割草的山沟。

    那边水草丰茂,很多人都在那边割草喂养家里的牲口。

    杨丽华看了看,不算很远,她决定去看看。

    她找着林万超,双方商议了一下。

    林万超说等吃了酒席就去,反正酒席到中午就结束了,到时候去就是了。

    “这要是发现了红薯,再从整个大魏推广开来,你的生命值绝对大涨。”

    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儿。

    杨丽华说:“其实我更想找到土豆和玉米,红薯天天吃,吃多了会肠胃不适,土豆和玉米更适合推广。”

    林万超说:“红薯可以做粉条啊,粉条储存时间长而且还方便运输,这其中对百姓的便利也很重要。”

    杨丽华觉得他说的很对,红薯确实也是很好的经济作物。

    之前她一直找不到红薯,还以为再也找不到了,如今找到了,土豆和玉米应该也不远了。

    她觉得,等把这些高产作物的种子都改良好,并推广开,她就能赚够一百亿生命值,就能回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