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91章 两个要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十七,岳飞两周岁的第三天,寅时初初刻,现代时夜间凌晨四点七分。

  沈博毅概括说:“看看神宗任用的这三路大军的主官,没有一个是大将之才,可见神宗之用人不明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种关键位置最高层次的官员所犯的致命错误,只要有一个,就能导致大败亏输,何况神宗这种,全面的前后一致地犯这种错误,想要获得胜利难如登天。

  “正因为这种程度和层次的失败笼罩了整個灵州战役,导致这五路大军,两路到达了灵州城下,却无数次贻误战机,毫无果效;另外三路大军,都未能如期抵达。

  “而最早抵达的名将刘昌祚,表现最好,原因在于刘昌祚另辟蹊径,穿越鸣沙山,出其不意地抵达灵州城下,而不是那路的最高统领高遵裕正确指挥的结果。

  “但是,这种符合大将资格的将星,只是昙花一现,就被浓厚的乌烟瘴气淹没了,他本来可以利用他创造出来出敌不意的机会攻入灵州城,却被那个昏庸的高遵裕一纸军令给断送了。

  “可能高遵裕到底为什么制止刘昌祚攻城没有人客观地确定原因,但是看事实便知,这个高遵裕断送这个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有另外的机会攻入灵州,他指挥失误至少是没跑的。

  “再有,不管高遵裕如何辩解,都是绝对不能取信的,因为他以后一系列否认刘昌祚战功、甚至嫁祸于人把战败的责任推卸给刘昌祚的操作,就知道高遵裕这人品性极度败坏。

  “以后许多人也认为刘昌祚没有乘机攻城,以致于贻误战机,是导致灵州之役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绝对不赞同。

  “从神宗以降,到五路大军的实际统领,以及其他成千上万的将官,包括家父在内,都是一片昏暗,没有任何亮眼之处,他们有何资格抱怨刘昌祚这唯一闪光的将星亮度不够?

  “说到这里,我必须说说刘昌祚其人其事,让小飞你知道这样的大将人才难得,却在那些昏庸之辈横行霸道的环境中,不但不能施展才能,反而遭到惩罚。

  “虽然大家都说历史没有假如,可是我想想还是可以的吧?如果那个神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识人不明,而是断然任命刘昌祚作为五路大军的统帅,哪怕他自己依然在汴梁寻欢作乐,西夏也早就作古了。

  “不说他们已经被人遗忘,起码再也不能为害大宋西部边陲了,因为那次灵州大战,如果按照设想完成,西夏就只能作古了。

  “刘昌祚,字子京,黄河之北正定人,他的父亲刘贺,之前战死于与西夏之间的定川寨之战,而刘昌祚身负国仇家恨,从小刻苦读书练武,矢志报仇,从而成为精通兵法的领军大将。

  “他在灵州战役中,走偏道出奇兵突袭灵州,远远高于参加这个战役的所有将官,就已经证实了他的谋略出众,能力超群。

  “还有,刘昌祚除了指挥作战的统兵才能,在个人能力上,还尤其善骑射,他还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一本军事专著,名之曰《射法》,即使西夏人也将刘昌祚的箭视为神箭,甚至将其供奉起来。

  “遗憾的是,这在涌现出这位名将的大宋一方,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但没有人认承他的能力,还处处打击他,唯恐让他得到重用。

  “如此种种,导致被刘昌祚创造出来的机会转瞬即逝,历史再也不会再给宋朝机会,灵州惨败,以后再也没有起色。

  “即使只看灵州惨败,宋朝的四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国力遭到极大削弱,然后带来来深远的影响,那些就不是我能估算的范围了。”

  岳飞一边听着沈博毅总结灵州惨败的原因和后果,一边自己在更大范围上以更高的视野进一步审视这场重大战役,也就是一般人根本看不到的关于那场战争的得失。

  尽管他比沈博毅更清楚,历史没有如果,一旦发生,就是盖棺论定,再也没有办法改变分毫。

  尽管如此,岳飞还是热衷于分析这种历史上标志性的甚至决定历史走向的大战。

  他这样作的的原因,就是总结前人的教训,防止自己重蹈覆辙,不让历史重演。

  事实上的历史,几乎都在无数次重演,尤其是那些历史悲剧。

  这也就是说,那些悲剧中的人物命运非常悲惨,别管那些悲剧许多都是他们自己造成,比如神宗和高遵裕、王中正、李宪之流,他们就是造成悲剧的主要演员;还是刘昌祚那样文武双全的真正领军大将,可算命运更加悲惨。

  可是,这还不是最悲惨的。

  最悲惨的是,他们代价沉重的教训并没有被后人记取,连个最简单的警示作用都没有起到。

  岳飞现在对自己作为穿越人士的一个清楚认知,就是他并不是那种以超能力见长碾压敌对势力的存在,而是在见识上高了对手一大截。

  比如对这个灵州惨败,他经过和沈叔叔简单交谈,就一目了然看到那场大战的关键疏失。

  那就是在中枢指挥方面,这个最关键的致胜要素,宋朝一方的状况,一个字:就是没有!

  没有最根本的一个要素,要想取胜,那绝对比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概率,还要低一百倍。

  那么如何纠正?在以后作战的时候如何作?

  岳飞有办法解决吗?

  当然有!简单。

  岳飞自己担任那个统帅便可。

  岳飞相信,自己担任那个统帅胜任有余,但是,这并非是说,岳飞当了统帅以后,就能必保胜利,这还不是一码事。

  他能保证的,就是四十万大军不会重蹈覆辙,至少不会失败。

  而要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他指挥的那只军队具有战之必胜的军事素质。

  换句话说,他即使能把作战计划搞得天花乱坠,而麾下的军官和士兵都是窝囊废,也一事无成,而且难免一败涂地。

  比如,他的计划之中有一个环节,是派出一支奇兵急行军一百里穿插到敌后突袭灵州那种城池,可是他们才走出十里地,就全部累瘫了。

  这种战斗力这种基础体质,岳飞除了墙上画饼,什么都别干了。

  也正是如此,他现在所有的努力,都围绕一个主题:提高麾下将士的单兵作战能力,为将来大规模军事部署准备基础条件。

  说起灵州战役,不但岳飞兴致很浓地参与讨论,而且老头儿级别的听众程颐,也很投入,因为他没有亲身参与的经验,那是他还在朝堂上的行走时候,他也没有担任和那些战役相关的责任,他不好插手其中,现在不在庙堂,也就没有那些贤限制,所以今天他也感觉受益匪浅。

  这个时候他提出一个问题:“然则灵州战役若设立一个都统领,五路大军都要听他的命令才能行动,那么他如何指挥他们,将命令传递给各路统帅,而且及时采取行动?据我所知,西夏边陲之地行走的路途都很是崎岖。”

  沈博毅道:“程叔叔好问题!具体的困难和如何做小侄也没有详细预案,因为那些东西我想想还行,做到却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就不去操心了。

  “不过,这个统管一切的都总管,是一个前提条件,他的责任之一,就是解决如何让他的命令畅通无阻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那些下属,这虽然可能比较困难,却是可以解决的,小飞你觉得呢?”

  岳飞心中再次给沈叔叔点赞,说道:“沈叔叔说的不错,比如可以建立一支特殊的通讯部队,专门负责送信,还可以培养一些飞鸟送信,很是快捷,总之这些技术问题不是障碍,而障碍是那些负责决策的君臣。”

  程颐说:“那就好!对了,贤侄前面你关于永乐之战还没有说完,要不今天就到此为止,你不是还有问题要问小飞吗?”

  岳飞知道,沈叔叔的那些问题一定是跟着这些永乐、灵州之败相随而来,让他讲讲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于是就请沈叔叔继续讲永乐之战,一直讲完。

  沈博毅也就找回到前面没有讲完的永乐城之败。

  “对!我有两大要求,不过小飞既然要听永乐城大战,我就缓缓那两个问题,说回永乐城。

  “还是那个主要将领徐禧,他是王安石之下的变法派二号人物吕惠卿推荐,从而得到神宗重用,那个时候,大宋还在灵州大败的阴影之下没有走出来,西部的那些边境地区,一直缓不过气来,整个大宋朝野无不希望不要再兴起战争行动了,没有刀兵最好。

  “而在这种大势之下,我的老爸、还有种谔却反其道而行之,向神宗上书,陈述在西夏边陲地区采用进取之策,比我老爸更进一步的是,徐禧的想法更加多走一步,专门说经营边陲事务就是自己的责任,他就是专门干那个。

  “不过,在我看来,我老爸才是持重可靠,徐禧就是不知深浅,轻狂看不起敌人,导致他自己的败亡,而且连累了同僚和下属,还有众多士兵和民众的死亡。

  ”同时被围失命的李舜举品资和性格则是安静稳重,虽然身为宦官,和任何人说话的时候,从来不会提及皇宫内院任何事务,到了永乐城被西夏围攻危急之时,也没有任何慌乱,只是斩断衣襟写下了最后一道奏折,其中他说的内容是:‘臣死无所恨,愿朝廷勿轻此贼!’

  “也就是说,臣死而无怨,只是希望朝廷不要如同以前轻敌,一定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

  “我佩服李舜举的尽忠死节,丝毫没有因为他的宦官出身而轻视他,但是这样一位死节的将领,直到战死,才提出不要轻敌的建议,代价未免太大,而且是不是被采纳,还没有定准。

  “难道这些人不应该从开始就重视敌人吗?

  “至于是看不起敌人,还是被敌人所吓住故意说大话,这个我就说不清了,估计是二者都有。

  “至于临阵对敌,徐禧的表现就更诡异了。

  “他在学习了宋襄公以‘王师不鼓不成列’为理由拒绝了正确的建议以后,我行我素,用一万人列阵城下,来个倾巢而出,自己坐在城门的高楼上,手中举着黄旗对众人发令说:‘视吾旗进止。’

  “那个时候西夏兵分兵进攻,全都到达了城下。原来守军将领曲珍此时带兵临敌,列阵在水边,第一波接战就不能取胜,所有将官和士兵全都畏惧起来。

  “曲珍于是对徐禧说:‘现在众人已经开始动摇不稳,不可继续接战,若勉强再战必然大败,请收兵入城。’

  “我认为i,在那个时候,曲珍的做法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而徐禧的做法简直就是愚不可及!

  “在敌人举国来攻势在必得的攻势下,一个傻子也知道利用城墙帮助自己御敌,否则你修筑永乐城是干什么的?

  “有城不守,却出城接敌,即使单兵的战斗力势均力敌也不能这样做,因为西夏兵有大军三十万,宋兵只有一万,双方兵力对比有如一只小鸡仔面对一只恶狼。

  “何况在旷野对阵,主要是步兵的宋军远远不是西夏那种骑兵为主职业士兵的对手,大胆估计,宋军十个士兵打西夏一个,能打平就不错。

  “然后就是布兵阵地,前面是无定河水,后面是自己的高城,可是高城却不是保护宋军自己的,而是在不敌的时候,让那些想保存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宋军,没有办法逃跑。

  ”所以,那些城墙的作用,就成了帮助西夏骑兵拦截败逃宋军的助手。

  “当然,这许正是徐禧的目的,因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最高层次就是将他们真的搞死,然后……

  “可惜,没有然后了,人都死的所剩无几,战马死个一干二净。

  ”最后,坚持这个主张的徐禧,再添加一笔,就是他自己也死了、

  “他最后坚持不跑,死于乱军之中,为自己保持了一丝尊严。”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人一介的岳飞再世,武穆称雄最快更新

第191章两个要求免费阅读.https://www.biqusa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