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3章 锦衣卫袁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邝埜等人离开以后,帐篷里只剩下一众武将,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这些人都是功勋之后,如张辅、陈瀛这些人,更是亲自跟随太宗皇帝南征北战,曾立下赫赫战功。

    

    朱祁镇看着他们,感觉格外亲切。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打仗嘛,还是老将看起来靠谱。

    接下来,就是分配任务了。

    “英国公!”

    “臣在!”

    “朕命你连夜整顿人马,明日一早,老弱病残者和伤员一起先行撤回京师,朕需要的是能打硬仗的精兵悍将,不是来凑数的!”

    张辅拱手道:“老臣遵旨!”

    “泰宁侯陈瀛!”

    陈瀛立刻上前:“臣在!”

    “朕命你在天亮之前,将大炮全部瞄准到河东岸位置,若对方强行渡河,在他们上岸的第一时间进行远程打击,这一次你不需等待指令,朕予你自行决策之权。”

    陈瀛点头道:“臣遵旨!”

    朱祁镇目光一转,吩咐道:“平乡伯陈怀!”

    陈怀甚是激动,赶忙上前:“臣在!”

    “你带五百人,在营地前两百步到一百步的位置,每隔一步挖一个坑,就挖这么大。”

    说着,朱祁镇随手捡了只树枝,在地上挖了一个碗口大的坑。

    陈怀挠了挠头,疑惑地问道:“皇上,你是要挖陷马坑吗?这个坑太小了……”

    朱祁镇打断他,正色道:“记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坑的大小去挖!”

    陈怀虽然有些不明所以,还是点头道:“臣遵旨!”

    他是个急脾气,说完之后,转身就带人挖坑去了。

    朱祁镇扫视一眼,问道:“今日缴获了多少马匹?”

    一听到皇上问这个,张辅顿时来了精神。

    “回皇上,共缴获战马三千五百余,而且都是精壮的战马,受伤的不算在内!”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从五军营选三千名善骑射的将士出来,朕要重组三千营!”

    张辅却面露难色,迟疑道:“皇上,重组三千营的事能否延后?五军营本就以步兵为主,骑射的本事差了些,若是匆忙改编成骑兵,根本没有时间训练,老臣担心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朱祁镇却不这么想,只见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实战是最好的训练,等他们从这场战斗中走出来,朕敢保证,新三千营的战斗力比原来的三千营只强不弱!”

    张辅想了想,又说道:“这个新三千营的主帅……”

    朱祁镇扫视一眼,问道:“哪位卿家可担此重任?”

    这时候,襄城伯李珍站出来,说道:“臣李珍请命!”

    在这些功勋之中,李珍是最年轻的,只有三十岁出头,其祖父李濬是靖难名臣之一,父亲李隆多次随军北伐蒙古,很受太宗皇帝的器重。

    正统十二年,李隆病故,李珍袭爵,而今正值壮年,建功立业心切,现在一听说有机会,想都没有想就站了出来。

    朱祁镇观此人身材魁梧,颇有悍将之风,最重要的是态度积极,心中很是满意。

    “很好!新三千营暂时交给李卿家来负责!”

    李珍赶忙回道:“臣定不辱使命!”

    “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沉荣,你二人协助襄城伯去选人,明天一早,朕要看到新三千营!”

    陈埙和沉荣一起行礼道:“臣遵旨!”

    “报!”

    这时候,一名锦衣卫急匆匆赶到帐前。

    “禀报皇上,妫水河西岸发现大队瓦剌骑兵,疑似也先部的主力!”

    “哦?”朱祁镇随口问道,“黑夜之中,何以肯定来的人是也先主力?”

    “回皇上,微臣只是推测。”

    朱祁镇顿时对这人来了兴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微臣锦衣卫小旗袁彬!”

    “你来说说,是如何推测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面对皇上的质问,袁彬并未惊慌,只是澹然回道:“其一是人数,虽然天色太暗,但是通过敌人的火把数量可以看出,这支部队人马不下数万,而且,正在源源不断在增加。”

    朱祁镇点点头,又问道:“你刚才说其一,还有呢?”

    “其二,是时机!”

    袁彬继续说道:“我军本来已经陷入也先部和阿剌部的包围之中,皇上突袭阿剌部,就是要打瓦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个时间,也先差不多也该反应过来了。”

    朱祁镇想了想,又问道:“你说的这两条有些道理,可都是推测。”

    袁彬不卑不亢,回道:“臣方才已经说过了,只是推测。”

    不知为何,朱祁镇感觉这个人不一般,作为一名锦衣卫底层军官,却表现的很有涵养,一点也没有武官的鲁莽。

    “你读过书?”

    “回皇上,微臣自幼习文,读过一些书。”

    朱祁镇更加不解,问道:“既然是读书人,为何不参加科举,而是做了锦衣卫?”

    “只因微臣乃军户身份,正统四年,家父以疾辞官,微臣代其校卫职,后立了些许功劳,承蒙圣恩,擢升为小旗。”

    朱祁镇暗暗点头,这个时代,当爹的是军户,儿子必须也是军户,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这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章设立的户籍制,把天下百姓分门别类,规定的死死的。

    当初这样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各行各业的稳定性,比如说军户,他的儿子必须去接替他的职位,否则的话,大家都不愿意当兵,谁去打仗?

    再比如说农户,必须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你要是把锄头一扔进城打工去了,谁来种地,谁来交粮?

    朱元章之所以要搞户籍制,是有其特定时代背景的。

    明初,由于连年的战乱导致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社会生产力严重不足。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补充兵源,这才推出户贴和黄册,不得不说,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利大于弊。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户籍制度已经深深限制了整个社会的交流和发展,从而成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朱祁镇深深呼出一口气,将思绪收了回来,想要做出改变,至少也要等安全回京之后。

    当务之急,是如何抵挡也先的十二万大军。

    至于这个袁彬,嗯,为什么对这个名字感觉有些熟悉?

    袁彬……

    突然之间,朱祁镇神色大变!

    袁彬?

    莫非就是那个袁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