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04章 礼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武二十五年冬十月二十一日,洪武皇帝在奉天殿册立嫡长孙朱雄英为大明皇太孙,昭告天下。

  接下来,便是皇帝带着皇太孙拜谒宗庙,敬告祖宗。

  太庙,位于午门外。

  大殿内,挂着朱家列祖列宗的画像。

  画像前的案台上,分别陈设有爵三、茶一、汤二、饭二、菜四、炙肉一、炙肝一、肉骨一、油饼一、角儿一、栗一、枣一、圆眼一、荔枝一、胡桃一、馒头二、羊肉一、豕肉二、汁壶一、酒壶一。

  正案之前还共设黝牛〈犊〉一、羊一、豕一,再前置奉先制帛各一段,帛前设香一、烛二。

  一切都那样井然有序,规格严明。

  很显然,老爷子确实如他所言,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蒲团上,朱元璋缓缓跪下,而身后的朱雄英也是跟着跪下。

  “臣朱元璋,叩拜天地,日月,以及皇祖在天之灵!”

  说着,朱元璋叩首,朱雄英也是跟着一起。

  “臣开国二十五年,大业初成,家国日渐兴旺,皆拜皇祖所赐,臣感激涕零,然臣亦老矣,幸大明后继有人,今立嫡长孙朱雄英为皇太孙,望天地,日月,皇祖佑我大明千秋万代,山河永固,臣再拜!”

  朱元璋再一次叩首,朱雄英亦然。

  直起身子,朱元璋转头看向身后的朱雄英,道:“大孙,该你了。”

  “是!”

  朱雄英应了一声,当即拜下,道:“臣朱雄英,叩拜天地,日月,皇祖,臣幸得上苍不弃,又蒙皇祖父垂爱,以十月月二十一日立为皇明皇太孙,诚惶诚恐。”

  “臣朱雄英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太孙位,顾兹付界之重,深惧仔肩之难,勉图弘济一惟,恢张治道,惠绥黎元,用底阜成,跻于熙皞,庶衍皇明亿万年无疆之祚。”

  说罢,朱雄英再次虔诚叩首……

  紧接着,两人站起身来,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完成剩下礼仪。

  礼毕,皇嫡长孙朱雄英,正式成为大明皇位继承人,入主东宫,开始储君的东宫生涯……

  朱雄英扶着朱元璋走出大殿。

  而这个时候,诸位皇子皇孙,文武百官按照品级班次排列在太庙外的广场上,文官西向立,武官东向立。

  当一老一少出现时,众人齐刷刷的跪下。

  “臣等,恭贺陛下,恭贺皇太孙殿下,大明山河永固,世代永昌!”

  众人齐声高呼,如排山倒海一般。

  朱元璋咧嘴一笑,朗声道:“众爱卿平身,跟咱回去喝酒!”

  “谢陛下!”

  众人这才哗啦啦的起身。

  朱元璋搭着朱雄英的手,上了御辇。

  而朱雄英则是跟着御辇的旁边,随着朱元璋的仪仗缓缓出发,返回奉天殿。

  太庙位于皇宫外,所以从太庙回奉天殿的的路上,禁卫宫廷的宫廷卫队威风凛凛地排列在道路两侧。

  这个时候,宫里面的热闹毫不掩饰,早已经被外界所知。

  大明要立皇储,这个消息瞬间传遍整个京师。

  无数的京师百姓赶来,夹道而立,争睹未来天子的仪容,场面十分热闹壮观。

  就是徐妙锦也带着婵儿来了。

  婵儿也有些纳闷,徐妙锦一向喜静,不爱看热闹,以前自己怎么拉都拉不出来,但是这一次竟然丝毫没有犹豫便跟着她来了。

  此时道路两旁的百姓非常的多,看惯热闹的婵儿带着徐妙锦也好不容易才挤到一个位置,可以看到前方的情况。

  前方宽阔的道路上,仪仗威严,侍仪导引圣驾,一路警跸。

  而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御辇边上的那个人身上,因为那个人便是他们未来的天子。

  只见那人身着衮服,头戴九旒冕,雄姿英伟,步履坚定而稳健。

  婵儿看着看着,发出了一声惊咦,自语道:“奇怪,这个大明皇储看着不像寿王殿下,但怎么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

  说着,婵儿转头看向身旁的徐妙锦,道:“小姐,你有没有觉得那个人好眼熟啊!”

  徐妙锦剪水的双眸静静的看着前方,微微颔首。

  婵儿看徐妙锦的样子,脸上惊疑的神色更重了,问道:“小姐,你不会认识他吧?”

  话一出口,婵儿就知道自己错了。

  徐妙锦是徐达的女儿,姐姐又是燕王妃,皇子皇孙认识得可不少,认识当今的皇储再正常不过了。

  “小姐,快跟奴婢说说,到底是哪个皇子皇孙被立为皇储了?”

  婵儿摇着徐妙锦的手臂,一脸的好奇。

  徐妙锦笑了笑,道:“你自己不会看吗?你也认识他呀!”

  “我也认识?”

  婵儿挠了挠小脑袋,再次看向那个神秘而又威严的皇储,疑惑道:“不像寿王,也不像燕王,可是又好像好熟悉,到底是谁啊?”

  “哎呀,小姐,你就别打哑谜了,快说呀!”婵儿哀求的看向徐妙锦。

  徐妙锦微笑道:“他是……黄公子呀。”

  “黄公子?”

  婵儿眼珠子陡然瞪大,仿佛下一刻就要瞪出来一般,一下子就愣住了。

  “这……”

  婵儿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说:“这是真的?我不信。”

  中秋的时候,她和徐妙锦还看见黄公子和皇上在一块。

  当时她也没有想太多,只是想着黄公子那么厉害,皇上喜欢他也是很正常的。

  但一转眼,黄公子就成大明储君了?

  这……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不管惊愕的婵儿,徐妙锦继续看向前方那道身影。

  其实在中秋之夜见到他在皇上身边时,心思玲珑的她已经大概猜出了些什么,不过她依旧装作不知道,享受和朱雄英相处的时光。

  没想到这么快啊!

  你就成为了大明的皇储,天下未来的主人。

  你今天一定经历了很多吧,这么多人面前,对你而言一定是个很严峻的考验吧?

  徐妙锦不由得轻笑了一声。

  你那么厉害,又有你皇爷爷在,又怎么会惧怕什么考验呢?

  只是不知道从今往后,你和我之间,是不是再也回不到从前那样,你不再有时间给我写曲子,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弹给你听。

  徐妙锦心中不禁又有些苦涩。

  她曾立志要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人生又是那么的奇妙,上天对她徐妙锦又那么的友好,让她遇上了她喜欢的人。

  只是这个人,是天上的星辰啊!

  她也只能仰望……

  徐妙锦有些忧愁,也有些担忧,担忧他会忘了自己。

  当他成了大明皇太孙之后,天下像自己这样的女子,优秀且貌美的,甚至超过自己的,又何其多。

  只要他一声令下,她们就会像过江之鲫一般,贴送到皇宫。

  尤其是他还那般的俊朗,那般的优秀。

  徐妙锦是个十分自信的人,自信到眼高于顶,她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因为一个男人而感到踟躇烦闷。

  “也不知日后又是怎样……”

  徐妙锦暗自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虽然有些感怀,但是她真心的替朱雄英高兴。

  她知道,朱雄英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一定会把大明带向另一个高峰……

  ……

  奉天殿中。

  众人回到这里,已经是太阳西斜。

  御案的边上,加了一个席位。

  那是大明皇长孙朱雄英的席位,只在皇帝朱元璋之下。

  酒菜被重新温热过,送了上来。

  万寿节虽然大家都比较放松,可以放开吃放开喝,但是礼仪制度却是十分严格的。

  每一桌多少个菜,是什么菜,都有着专门的规定。

  “好了,都赶紧吃吧,一会凉了!”

  龙椅上的朱元璋也不墨迹,大手一挥,笑道:“今个儿三喜临门,大家伙放开吃,放开喝!”

  殿下落座的宗亲,文武百官们哈哈应付一声,便开吃。

  万寿宴继续进行。

  朱雄英并不急着吃,而是暗暗缓了一口气。

  老爷子虽然已经知会过他今天这些事情,但是一路经历下来,他除了激动以外,更多的是感恩,因为这一切,都是老爷子给的。

  诚惶诚恐。

  今日的他真切的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就在身旁的朱雄英,道:“大孙,今天累了吧?”

  朱雄英抬眼看向朱元璋,笑道:“还行。”

  朱元璋笑道:“咱大明的礼节是很多,每一项都有明确严格的礼制规定,册立储君是大事,所以一定要隆重,这越是隆重,才越能显出你的身份尊贵!”

  “咱汉人重礼节,老百姓要讲礼节,君臣之间要讲礼节,国与国之间亦要讲礼节,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礼有节是非常重要的!”

  老爷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深入浅出的教朱雄英治国的道理。

  朱雄英认真的听着,同时也认真的思考着。

  朱元璋很满意朱雄英这个学习的态度,从御案上拿了一盘子烹虎肉放到了朱雄英的案台上,笑道:“大孙,快吃,咱爷俩一边吃一边说。”

  这烹虎肉也只有朱元璋自己的案台上有。

  朱雄英也不客气,因为他知道自己越是客气,老爷子反而会不高兴,于是便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这后世吃不到的虎肉,竟是出乎意料的好吃。

  看朱雄英吃得香,朱元璋咧嘴笑了,道:“多吃些,多吃些。”

  “爷爷,您也吃啊!”

  朱雄英看向老爷子,只见他并没怎么动筷子,而是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跟自己说话。

  朱元璋笑道:“咱不饿,你吃你的,不用管咱,咱呀,给你讲故事。”

  说着,朱元璋喝了一口小酒,徐徐道:“话说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景公也是举行酒宴,饮到高兴处,他对大臣们说:‘各位痛快地饮酒,不要拘束君臣礼节!’”

  “这时,晏子对齐景公说:‘国君的话不妥!禽兽都是以雄健有力者为首,弱肉强食,大臣们如果抛弃礼节,就有更换国君的危险。’”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的背过身子。过了一会,景公出去了。”

  “回来后,晏子坐着也不起立,君臣碰杯,晏子先饮。景公很生气,对晏子说:‘刚才你不是还教训我人不可没有礼节吗?你的礼节哪儿去了?’”

  “晏子离开座席,向景公拜了再拜,恭敬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呢?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国君了解没有礼节的实际情形啊。’”

  “所以你想想,如果一个国家如果大家都不讲礼节了,那叫什么?那叫礼乐崩坏!”

  “一个国家礼乐崩坏会怎么样?不用咱多说,你应该也知道吧?”

  听罢,朱雄英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他的灵魂来自后世,在那个时代,高度发展的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猛烈的冲击,人们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求利益,反而将礼节渐渐抛弃了。

  一个国家单单是靠法治是不行的,同样也需要礼节,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孙儿受教了!”

  朱雄英点头,心中却是想道,对自己人讲礼节,对外人那就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华夏,就是太讲礼节了,对自己人将礼节那当然是对的,但是对外人,讲礼节,是没有用的。

  虽然心中这么想着,但是朱雄英嘴上并没有说什么。

  因为有时候语言是廉价的,行动才是最有力的!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满意的笑道:“大孙,快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不然一会那帮兔崽子要上来敬酒了,你现在是皇太孙,这席面上,可是要挑大梁的!”

  “不过一会你要是不想喝,那就别喝,你要记住,你现在是皇太孙!”

  “嗯。”

  朱雄英点头,草草的吃了一些东西。

  这个时候,秦晋二王带着一众藩王过来了。

  “臣等参见太孙殿下!”

  以秦晋二王为首,一众藩王全部跪下行君臣之礼。

  “诸位皇叔,快快请起!”

  说着,朱雄英站起身来,将为首的秦晋二王扶了起来,身后的藩王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龙椅上的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对朱雄英介绍道:“这是你二叔,秦王朱樉!”

  朱雄英打量了一眼秦王朱樉,旋即拿起一杯酒,笑道:“侄儿,敬二叔一杯!”

  “臣不敢!”

  秦王连忙举起酒杯,道:“臣,敬殿下!”

  如今朱雄英是储君,而且是在奉天殿中,便是他们的君,朱雄英可以随意,但是他们不能随意。

  这便是老爷子刚刚说的礼节。

  而且老爷子在这里坐镇,就是秦王也不敢越礼。

  “这是你三叔,晋王朱棡!”

  “臣,敬殿下!”

  朱棡规规矩矩的敬酒,朱雄英也是一饮而尽。

  杯子都是小酒杯,不过三五铢,所以朱雄英丝毫没有在意这点酒,他的酒量说第二,就没人第一。

  “这是你四叔,燕王朱棣!”朱元璋笑着向朱雄英介绍。

  朱雄英看了眼燕王,只见燕王手中却是端着一个碗,上前一步,道:“殿下,臣久居军中,从不用小杯喝酒,殿下就用小杯,臣用大碗,还请殿下不要介意!”

  龙椅上的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并不出声。

  不远处的蓝玉则是眼勾勾的盯着朱棣。

  朱雄英眼中闪过一抹笑意,道:“孤当然知道燕王能喝,那么大一个西瓜都吞进去了,这点酒又算什么?”

  朱棣闻言,举着的酒碗微微一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