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八三三 各方应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靖安大学医学院、京城协和医学堂、天津陆军学堂医学院、哈尔滨医学堂等几家医学院的教授、专家纷纷发表讲话。

    几位学者一致指出,东瀛此次发生的蚕瘟,不同于以往常见的瘟疫。

    其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一场大的生态灾难。必须控制在最小的传播范围。故此,希望东瀛政府密切关注此事,防止事态扩大。至于是否传染人,目前仍在观察中,不容乐观。

    他们都建议民国政府,立即禁止东瀛的货物和人员往来华夏,以杜绝蚕瘟对华夏的桑蚕业及生态造成巨大损失。

    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可非同小可,尤其是靖安医学院和哈尔滨医学堂,当年在消灭东北鼠疫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经验丰富,措施得力。

    华夏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向政府提出建议,学习边区的做法,暂时禁止东瀛货物和人员来往。

    “蚕桑乃华夏古老产业,万民之根本,千万不能毁于东瀛之手!”

    “此次东瀛瘟疫不明,为今后计,必须从长计议,马虎不得!”

    ……

    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学究也纷纷发表谈话,表达自己的担忧。

    “东洋人做孽啊!老天开眼了!”

    “活该!都死光了才好!”

    “哈哈,哈哈哈!想不到老天都帮我们!”

    ……

    老百姓可没那么文绉绉的,议论起来都是直截了当,个个喜笑颜开,心里解气的很。

    段祺瑞、冯国璋重新掌握了京城,屁股还没坐热。老黎紧急通知他们去开会。

    “芝泉兄,华甫兄,此次东瀛蚕瘟,事关重大,二位如何看啊?”

    老黎笑眯眯地问道。

    段祺瑞和冯国璋那是北洋中坚力量,老黎充其量也就是个打酱油的。

    重大事情,老黎不敢自作主张。

    “不知代总裁准备如何处理?”段祺瑞笑着说,特别把“代”字说出来。

    两个人来之前就商议过了,老黎找他们,八成是这档子事。

    二人可都是七巧玲珑心之人,东瀛蚕瘟这事儿,透着古怪,总觉得和刘大双有关。

    自从战事一起,他们就有点看不懂,从来都是干脆利落的保安军,却搞起了坚壁清野,一步步放东瀛军进来。

    后面的仗打得也是不温不火,大兵团大战役几乎没有。唯一的一个亮点就是把上百万东瀛军困死在东北了。

    天还冻着,桑树还没发芽,他跑去南方高价收蚕茧。

    当谁都看不明白的时候,传来东瀛蚕瘟爆发了。

    这是会妖法还是未卜先知?两个人心里一阵子发慌。

    再加上早年间的民间传说,两个人都有点信了,这尼玛的就不是人。

    两个人不仅懂军事,对政治也不陌生。

    边区那边又是专家教授讲话,又是报纸宣传,紧接着断绝了与东瀛的来往。

    往深了想,这真要是刘大双策划的,可就是千古第一人了。

    啥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已经不起屈人之兵了,这是要灭国的节奏啊!

    真说大手笔,这个才是。比起他们战场上打打杀杀,人家刘大双高了他们几个级别。

    果不其然,欧洲、美洲的媒体上也是连篇累牍地报道东瀛蚕瘟,各路专家也是呼吁停止进口东瀛生丝及制品。以免瘟疫传到他们本国。

    这就是要绞死东瀛国的节奏啊!

    是巧合还是刘大双策划的?

    惶恐不安之中,发了个急电给徐世昌,毕竟这是北洋元老,又当过东三省总督,与刘大双私交甚好。

    老徐回电很简单,就几个字:“刘小子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

    卧槽!老徐这是啥事儿啊?难道让我们听那小子的?

    老黎见到段祺瑞问他,脸色一正说道:“身为总裁,必须为万民福祉着想。方今东瀛瘟疫爆发,必须万分小心,以免遗祸国人!”

    “正是,边区刘长官做法甚佳,亦全国推广,保我华夏无恙!”

    冯国璋点点头。

    三个人意见出奇的一致,都同意了按照边区做法,全国实行。

    “民国代总裁令:即日起,凡是从东瀛发出的轮船圴不得停靠华夏各港口。暂停与东瀛人员、货物往来!……”

    广州,一山先生也在召开紧急会议,他本身就是医生出身,对瘟疫还是略知一二。

    以他的理解,昆虫之间的疫病,一般不会传染人。

    老黎的总裁令一出,让他很有点摸不清路数。

    但有一点他知道,东瀛完了,没几天活头了。

    现在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一旦东瀛人败了,如何应对国内外各种势力。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