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八三一 见证一个新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总裁老黎可是聪明绝顶之人。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

    这天下大势,老黎已经看明白了。只要没有列强介入,东瀛军迟早会败在以刘大双为首的华夏联军手中。

    换句话说,东瀛人已不足为虑。

    可这华夏,并不太平。

    南方的以一山先生为首的同盟会已经占领了南方数省,并且地盘逐渐扩大。

    北洋军还保有中原及西北数省,刘大双占据了东北及蒙古大部。

    自已虽然挂着代总裁的虚名,实际上实力最弱,唯一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是常中正的几千武卫军。

    可常中正这小子,骨格清奇,不似肯久居人下之人。再说,这小子还是南方派来京城卧底之人。

    已经当上了华夏最高领导,退下来还真的不甘心。

    老黎现在是绞尽脑汁,要在华夏未来的政治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没兵,老黎性格上有些偏软,缺乏雄霸天下的气势和胆略。

    他挺佩服他那个远方表亲洪天王,人家才是人才,考不上秀才,便去研究西方的《圣经》。

    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圣经》中找到了破绽。

    自称上帝的大小子,揭杆而起,纵横半个华夏。

    老黎胆子小,一哥当不了,就谋划着至少还是要弄个二哥当当。

    华夏现在什么最热门?百姓最美心?

    当然是打败东瀛军,收复国土。

    故此,不仅对东瀛政府一反常态的强势,又以代总裁名义发出动员令。

    “民国代总裁令:凡我国民,无分南北,无分海内外,皆应行动起来,打击东瀛侵略军,复我国土!”

    与此同时,欧洲的《欧罗巴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东瀛国离失败不远了!”

    文章指出,东瀛国几十年前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打开了国门,特别是明治维新后,工商业快速发展,实力急速增长。通过对大清帝国的几场战争,不仅奠定了列强的地位,还获得了巨额赔偿,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

    但尔岛国小民,目光短浅,缺乏战略大局观。

    以电力、化学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东瀛人错失良机。反倒是华夏借此机会迅速发展起来。

    欧战爆发,加入了协约国的东瀛人鼠目寸光,不仅没有派兵支援欧洲盟友,反倒是趁机侵略华夏,妄图一举吞下这个庞大的邻居。

    但这一次,东瀛人显然低估了对手。看似一盘散沙的华夏,其实力却是惊人。

    仅仅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府,便已经和东瀛人打得不分上下。甚至略占上风。

    二十年来耀武扬威的东瀛海军竟然被灭了个干干净净。

    东瀛人没料到,全世界的军事专家也没一个人敢相信。

    可事实就是事实,西太平洋上飘起的是华夏的五色国旗,是华夏的海军舰队在游曳。

    …。。

    现在,华夏国内各路援兵纷纷参战,东瀛陆军已无战胜可能。

    打又打不赢,和谈又不被华夏接受,留给东瀛人的路和时间都不多了!

    这文章一出,迅速被各大通讯社转发。

    人们心里都明白,东瀛国做为一个棋子的资格沒有了,现在就是一枚弃子。

    刘大双也看到了这篇文章,他知道,自己可以放心动手了!

    欧洲战场打得难解难分,没有列强国家还能分身出来帮助东瀛。

    他心里暗暗发笑,这些洋人,嘴巴里说的和实际做的,完全不一样。

    ()

    哪儿有什么朋友、盟友,完全靠实力说话。你没有实力,就是狗屎一坨。

    他迅速召集几个部门的长官开会,包括谍报厅、万通社和汉唐公司。

    “各位,现在到了关键时刻,我们不仅经济上要打败东瀛军,经济上也要彻底打垮他们。”

    一帮人听了刘大双的话,马上兴奋了。知道他们这个年轻的掌门人一定有重大计划。

    “生丝及丝绸制品是东瀛的基石,现在我们就要撬动这块基石。

    东瀛今年大面积发生蚕瘟,桑树大面积落叶,蚕茧产量会大幅减产。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除了加大生丝及制品出口,还要大力推广我们的尼龙和天蚕丝制品,填补世界市场上的空缺,不给东瀛人东山再起的机会。”

    看看大家,刘大双又说道:“把东瀛蚕瘟情况全方位报道,配合华夏时尚公司,华夏时代公司等,大力宣传推广尼龙、天蚕丝产品。具体怎么操作,你们大家制订一个计划,打一场硬仗!”

    少有的,刘大双有力地挥了挥拳头。

    不大的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知道,见证一个新时代的时候到了。

    作者寄语:393148。。

    ...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