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 经济特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恕罪?诸君何罪之有?诸君所言皆为事实,朝廷欲行当年孝武皇帝故事,难保不会再出一道告缗,故,本官已然向朝廷呈上奏疏……”
  
  “啊?”
  
  堂下的诸位大商贾们都懵了,相互看看,都以为自己听差了,作为一任几乎被称为生杀大权,予余一人的郡守,怎么忽然说起朝廷的不是来了?
  
  “刀间,将本官上呈给朝廷的奏疏,读给他们看看!”
  
  齐地大商刀间积极与官府靠拢,这位郡守也投桃报李,让他做自己在商贾圈子的代理人。
  
  刀间接过那份奏疏的手抄副本,大声念了起来。
  
  “臣胶东郡守息顿首拜言,闻朝廷请行盐铁官营,此乃安邦之法也,可使奸佞商贾出其私利以资国,然臣以为,天下皆可行盐铁官营,唯齐地不可.....”
  
  听到这句“唯齐地不可”,所有商贾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难道那刀间没说错,这位郡守,当真会为他们这群被踩到泥巴地里的商贾说话?
  
  刀间继续念道:“齐地群盗作乱初定,民生未复,商贾货殖,可使民以其有易其无,不亦课税过重,使物价贵,此其一也。”
  
  “海东贼寇未平,官府船舶载粮运兵,已捉襟见肘,臣欲使商贾助之,其出力颇多,故亦不可大兴打压,此其二也。“
  
  “齐地与关中,风俗大异,昔日,太公望封于营丘,地咸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顾齐冠带衣履天下。其后齐国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关市讥而不征,使齐富彊至于威、宣也,此古之至今,皆为俗例,不欲变也,臣遍观古史,唯暴秦兴算缗之政可堪一二,此其三也!”
  
  “臣胶东郡守息齐贾果能兴巨利,若能合其力而为官府所用,上则富国,下则富家,所得之利,必数倍于盐铁之利,此其四也!”
  
  “陛下虽欲移风易俗,然治郡,亦当因地制宜,何不使齐地诸郡为特例,暂免其政。令商贾听命于少府、大司农,使为国牟利于海东、辽南,假以时日,或可为国添之巨利,海东财货,亦能入于河雒四海……”
  
  刀间缓缓读完,众人已十分激动,鲁息紧接着道:
  
  “陛下的回答......可!”
  
  当然,刘辩这短短一个字,可以理解为:可以试试,但要是试了不行,你这厮就滚回来领罪吧!
  
  要知道,朝廷现在,太缺钱了,即便刘辩靠着孝灵皇帝的小金库缓过了第一年的财政问题,但是新军,赈灾,重新组建北军,这一笔笔都是要钱的,上林苑那大工业坊,每天光是开着都是烧的刘辩的钱,尚书台诸公即便能够以国库的二成填进这里面来,剩余的八成也几乎让刘辩的内库缩水一大半,这才是刘辩在朝廷里说话没底气的原因。
  
  少府令卢陵迫不得已开始收财产税,也是迫不得已。
  
  鲁息估摸着,再这样下去,少府令会疯狂到直接给天下富商定罪抄家了。
  
  虽然这群人也不干净,但这样竭泽而渔,也不是长久办法啊,而且也与他与齐地商贾的意愿相悖。
  
  所以,鲁息一提出,利用齐地商贾可以让朝廷得到比直接收税更多的利益。
  
  考虑到齐地的实际情况与日渐匮乏的府库,刘辩虽然心中不情愿,但还是同意鲁息的请求。
  
  齐地商贾与齐地官吏们里面的肮脏单单拿出来都够再写一本书的了,但是关键是这其中的肮脏刘辩就算心里跟明镜似的也不能捅破,除非兵马到了齐地,有九成九的把握能镇压地方动乱了,要不然刘辩就只能忍着,这才是最让刘辩感到恶心的地方。
  
  此时,众商贾已经朝鲁息作揖行礼了:“明公果然对四民一视同仁,吾等愿以明公之命是从!”
  
  鲁息淡淡地说道:“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本官家中亦有亲戚经商,这点道理,本官还是懂的!”
  
  “明公贤明!”
  
  这下,连抱怨连连的管宴都由衷感谢了,一千钱抽两百,就意味着,他们每挣一百万,就要交出二十万钱给官府,这已经不算是极重的关市之税了,而且,这其中还是包含了其他的课税的,可以说,这已经算是帮商贾们回了好大一口血。
  
  但他们仍有担忧。
  
  因为大伙都听出来了,这不是单纯的取消,而是一次对赌。
  
  可现在,鲁息已经替他们做了决定,后悔也来不及了。
  
  却听鲁息接着道:“陛下已下诏书,从八月起,齐地四郡将与天下其他郡县不同,暂停盐铁官营,不取此中利,但是,朝廷将齐地四郡作为一块特殊区域,由官府牵头,货殖海外。
  
  自第二年起,务必挣到比盐铁更多的钱,经海滨之利,济府库不足!
  
  陛下称之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
  
  堂下众多大商贾大眼瞪小眼,对这奇怪名词摸不着头脑,但似鲁息等人,则是早就习惯了这种怪模怪样的称呼了。
  
  在商定完事宜的这一刻,鲁息心头泛起了无数的念头。
  
  胶东等地多商贾,自然也就多剽,这就要靠鲁息稳定,也亏得鲁息够快,他们才能减少一大车的损失,而今又是鲁息,吵醒的的刀,这才没割向他们,甚至鲁息还为其发声,顶住了朝廷的压力......
  
  投桃报李,齐地众多巨贾,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得加入商社。那些本该交给官府的钱,如今要拿出来,作为商社在辽南、海东建立据点的资金。
  
  而鲁息自己也打起了小算盘,要知道,单单是面前这些承了自己人情的商贾们,他们缴纳的盐钱就够自己一家好几年的的开销了,更何况还有朝廷那一边的宽厚扶持条件,还有,将这一所谓的经济特区握在手中的话,每年向朝廷缴纳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这其中能那一本多少钱财,简直不可想象,这不是要发,这是要素封万户呀!
  
  鲁息一想到这里,几乎要笑出声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