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章 张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嘉德殿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中正浑厚的汉雅韵,将情不自禁陷入悲痛的刘辩从情绪里拉了回来。
  对于常年投身于历史之中的刘辩,这首挽歌于自己无异是指路明灯一般,为自己点明了自己现在所处的朝代。
  作为汉代为王公贵族送行的哀歌,《薤露》无疑是最为著名的哀歌之一。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一件事情,他,穿越了!
  年轻人喟然一叹,以手抚面,似乎是在为灵柩中的君父哭泣,又或者是选择认命,接受了从后世穿越到千百年前,成为了一位幼年皇子的事实。
  大殿两侧,有身着披麻衣,手臂上绑着白布的谒者缓缓敲响古老的青铜编钟,为天子吟诵着自周而传下的哀歌。
  声音哀怨而绵长!
  灵柩中那位身材有些削瘦的中年男子,除了黑色的胡须上沾染着少许已经凝固了的鲜血,仪容还算整洁。
  这就是君父了。
  灵柩前,好几位面白无须的中年人正跪在榻前低声嚎哭着,声泪俱下,恨不得代替灵柩中的君父去死一般。
  在自己后面大概三步的距离,有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子。
  男孩不过八九岁的模样,这女子年龄稍大一些,可能有十六七岁的模样,正在抹着眼泪。
  在汉代,公主帝姬十六七岁还没出嫁的也不在少数,故而,还是没有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头插白羽,身着黑甲,红色绛衣,臂佩白色,这正是大汉最为著名军队之一,羽林军!
  自己?披麻戴孝一身白,哪里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这可就麻烦了啊!
  刘辩在心中叹息了一口气,不得已之下又挤出了几滴眼泪。
  自己的序列只能表明自己的一个身份!
  太子,亦或是皇长子!
  当然,如果是太子的话,自己也不至于跪在几个明显是阉人的身后,沦为第三序列了。
  第二序列是一位中年女子,按理说来,应当是那位陛下的中宫皇后了。
  这么说来,那自己应该就是皇长子了?
  西汉亦或是东汉有几位没立太子就崩殂的天子?
  只希望别是东汉末年啊!
  刘辩思绪散漫着,却见那几位中年人跪着来到那女人的面前,哀声道:
  “国家骤然崩殂,国本未立,逢此时间,正是动荡之时,请皇后娘娘节哀!”
  那皇后却冷哼一声,根本置之不理,若非这些阉狗祸祸当今国家,国家岂能壮年崩殂?
  刘辩又见那中年人面上呈现哀色,恭敬执礼,叹息道:
  “皇后为国之主母,何苦如此呢?”
  与孝桓皇帝不同,刚刚崩殂的这位国家,天子心术玩得好极了。
  外戚,宦官,公卿。
  党人也罢,宦官也罢,天子根本就不曾偏向任何一方。
  三方围绕着天子,构成了一个诡异的制衡圈。
  这位中年人,弯着腰出了大殿,对外面守着的士人们说道:“大行皇帝未立国本,今骤崩于嘉德殿,此值国家动荡之际,还望满朝诸公商议谋定出,究竟该奉哪位殿下为大汉未来之人主?”
  那些人哪里会听一个阉党的话,纷纷怒吼道:
  “我等欲见皇后!”
  “汉室不宁,都是你们这些阉狗为祸天下!”
  ……
  “定是你们这些阉狗,遗害了国家!”
  混杂的声音里,独这一句话最为刺耳。
  张让悲伤的脸色,止在了站在人群里的人那最后一句话上。
  喧闹的众人也缓缓止住了声音,目视着那位说话的仁兄。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位仁兄难道心里没个数吗?
  众士人们看了看自己与这人的距离,然后,齐齐向后退了一步。
  靠的太近恐怕会影响自己忠正伟岸的形象。
  张让面色阴沉,森森道:“这位贵人可要慎言了,奴婢不过国家身边一家奴而已,怎敢行僭越之事?倒是这位贵人,一身太学生服,如何能立在嘉德殿前,九卿之中?!”
  杨姓士子闻言,脸上的冷汗唰的就掉下来了!
  这里是哪里?
  嘉德殿前!
  自己一介太学生而已,如何能拥有宫籍,跨越宫禁,瞒住无数宿卫,来到天子临朝的地方?!
  这位杨姓士子嘴唇颤抖,想要解释什么,却猛然闭嘴。
  这可是张让中常侍当面,自己一句无心之失就有可能给予张让借口,随即趁此时候,在京城掀起滔天波浪!
  张让见他不语,冷笑一声,道:
  “光和元年有白衣人持剑闯入宫禁,谋刺国家,尔,今一身白衣,当庭放肆,可是欲再行当年之事?”
  那杨氏士子不敢置信的指着张让,看了看周围众人,嘴里想说话,却无力的放下了手。
  “以白身对列侯大不敬,又是一罪,来人!”
  “喏!”
  守卫在殿门前的执戟卫士对张让恭敬的行礼,道了喏。
  “押入廷尉大牢,严加审讯!”
  张让毫不客气的再按了一个罪名,顺带着让自己的心腹把这人给押了下去。
  张让可不会管他是不是刺客,他只需要一个借口,一个能对当今党人开战的借口!
  如今正逢人主交移变更之际,如果张让不果决一点站好队,那么等待自己的,只有被这群自诩为国家大义的党人们消灭这一个下场!
  连制衡党人都做不到了,那还要你何用?!
  君不见,孝桓皇帝时五侯权势滔天,中外顺服,今安在?
  若是使当今党人压制了宦官集团,也不用党人杀他们,天子轻飘飘一道诏书,就能让他们万劫不复!
  西园八部,会很乐意代替国家处理掉他们这些祸祸国家的宦官的。
  西园八校从来都是天子亲军,别说一个上军校尉蹇硕了,就是大将军何进亲至,也是号令不动的。
  其中的关窍之多,复杂,不足为外人道。
  众人见状,纷纷上前,拦住了那位执戟卫士,怒视张让,却不敢放肆。
  若是剑器佩在身上,他们自然不惧一个张让,提着剑冲上前一剑砍了这个贼首,他们不仅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得到天下党人的赞扬,扬名天下。
  但是,自光和年那件事以来,国家明显是将罪责扔在了党人的身上,入宫的各项程序都被五官中郎将各署把持得牢牢实实的,别说剑,匕首什么的,簪子都得把尖的给你磨平了,才能带进去。
  若非今日宫钟响了,五官中郎将率领各部去部署内宫,避免内宫各处发生什么乱子,口出逆言的那位太学生,也来不到这嘉德殿前大放厥词。
  “诸公,在国家灵前放肆,是想对国家不敬?!”
  太监独有的公鸭嗓,使在场众人纷纷露出了厌恶的表情。
  “阉狗!尔等蛊惑国家,使国家不得登高而视,其罪大焉!尔等假国家之名,横征暴敛,充填家室……”
  “住口!”
  张让冷冷的盯着众人,对那执戟卫士冷喝道:
  “还不动手?!”
  那卫士终归是惧怕宦官权势的,搡开愤怒的众人,将那一脸悲愤的士子带走了。
  张让再次冷哼一声,挥袖转身而去!
  转身之间,张让的嘴角,勾出了弧度。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