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莉浩集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浩初静静地看着袁思武远去,他并没有挽留,这种事情强求不得,当然,袁思武离开莉浩后,如果真混得好,张浩初祝福他,如果真混得不好,张浩初到时再把他招进来,那时候效果会更好。
  
  现在的强留,只会让双方都有些尴尬。
  
  袁思武没有在工厂长留,而是去宿舍随便收拾了自己简单的行李,就去了人事部辞职,本来按照正常流程,这种当天辞职,是不可能当天有工资可以结的,但是张浩初打了招呼,袁思武很顺利辞职,提着桶和行李去了财务部结算工资。
  
  张浩初早已经在财务部等待,袁思武的工资结算后,张浩初拿出三万现金,递给了他,袁思武有些惊讶地看着这笔钱。
  
  张浩初神情有些落寞地道。
  
  “这钱除了你之外,剩下两万,是给你战友的,昨天你战友出力了,这钱是他们应得的。”
  
  袁思武看着张浩初手上三叠厚厚的大团结发呆,一直没有伸手去拿。
  
  张浩初见状,直接塞到他手上道。
  
  “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要随便给别人做决定,我这个人是不喜欢欠别人情,二百万给你,你觉得是在卖你战友,这三万只是当昨天的救命之恩,收了,你当我没欠你了,你如果觉得你不需要这一万块钱,你可以全部分给你战友,就这样吧!”
  
  说完,张浩初头也不回往外走去,留下袁思武愣神半天。
  
  最终这三万块去,他还是收下了,正如张浩初说的,不是每个人都不需要这笔钱,李强为了钱,去犯法,而自己其他两个战友,一个在家务农,另外一个在给别人开拖拉机,很多人努力工作,或许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庭,自己没有权利为别人做决定。
  
  袁思武的离去并没有影响到莉浩工业园的安保工作,甚至在一个星期内,又招了五十名退役军人,这批退役军人的整体素质甚至比袁思武招的第一批还要好。
  
  第一批是匆匆忙忙招聘的,虽然也是退役士兵,但是基本都没怎么挑选,而第二批五十人,都是从五选一甚至十选一中挑选出来的,这个年代,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人,包括人才。
  
  新上任的保安队长李斌,比袁思武更加严格,甚至还带着一些现役军人的风格,每天早上,七十名保安如同现役军人一样,围着莉浩工业区来回长跑十公里,喊着口号,成了附近一道风景。
  
  李斌原先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名教官,以校级军衔退役,当了接近二十年的兵,整个人都有一种强势的风格在里面,一板一眼,每个细节,都按照部队风格在管理这支保安队伍,在很多事情上,不知道变通。
  
  张浩初对李斌这种风格实际上并不是很满意,这里是工厂,而不是军营,但是在工业区初期和这个特殊的年代,李斌这种风格,对目前的莉浩工业区是最合适的。
  
  李斌的上任,让莉浩工业区周围的环境大为好转,本来已经出现一些流氓小痞子,也快速消散一空,甚至周围的村民都对莉浩这边的治安挺满意的,来工业区门口摆摊的都多了。
  
  绑架事件过后,张浩初也把重心放到工作上来了,九月底,莉浩公司正式成立莉浩鞋业,旗下品牌,增加了龙牌男鞋和莉雅女鞋,还有运动鞋品牌豹,第一批款式张浩初亲自设计打板,包括五款高档女士皮鞋和女靴,还有五款男士皮鞋和两款男靴,全是经典款,全部采用头层牛皮材料制造,女靴采用小牛皮加羊皮鞋垫,全部打造高档标准的鞋子,龙牌男鞋和莉雅女鞋同样走高档路线。
  
  运动鞋系列目前还在试板,张浩初也抄了后世一些经典款式,准备提前把一些经典款式做成一个系列。
  
  莉浩鞋业也开始入驻莉浩工业区,目前开始进行小范围招人,第一批工人为两百人,开始进行小批量生产。
  
  其实不管是服饰还是鞋子行业,如果想大力发展,都可以很迅速地发展起来,这个年代,只要你有钱,你可以在一个月内招十万员工给你生产衣服鞋子,但是张浩初并不想很快做成特大规模,慢慢发展才是正道,不管是衣服还是鞋子,你最终要能卖出去才是正道,虽然张浩初的款式领先这个时代,但是他也不能保证每一个款式都能成为爆款,工厂太大了,试错成本也会增大,一口气吃撑,最终是害了自己。
  
  莉浩公司的有条不紊地发展,让张浩杰很满意这种状态,因为绑架事件,张浩初招聘保镖的计划也开始进行,李斌经过挑选,最终选了六名保镖给张浩初,六名保镖分白班和夜班,白班分两暗两明,另外两人值夜班,晚上,张浩初很少出去娱乐,基本都待在家里,两名保镖只需要在楼下房间里待着就行了。
  
  对于保镖的待遇,张浩初很大方,底薪工资,全部按S1级别,加班另算,每年除了工资外,还发半年年终奖,但是这一切前提就是保住张浩初的安全。
  
  李莉那边需要女保镖,这点暂时还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只能让李斌选择合适的人选,最迟年底之前要安排到位。
  
  从十月开始,张浩初身边就永远有了两个身材不高大的年轻人跟着了,两人永远都是一身西服打扮,身材笔直,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两人不像正常工作人员。
  
  张浩初也有意让他们学习一些公司方面的事情,包括管理和学习人员接待之类的知识,张浩初希望他们未来能成为生活秘书之类的职务,而不是单纯的保镖。
  
  保镖无非就是吃青春饭的,而且张浩初身边随时跟着两个跟班,甚至暗地里还有两个,一起四人跟着他,让他感觉有些不适应。
  
  但是经历过那次绑架后,张浩初也渐渐明白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己既然想要赚钱,自己自然而然会被人惦记,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低调。
  
  一九八六年十月,莉浩服饰公司正式升级为莉浩集团。
  
  集团旗下,包括服饰,鞋业,唱片,传媒广告等部门,目前集团旗下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五千人,这其中还包含莉浩工业区普通制衣工人和制鞋工人,还有莉浩直营店的员工,和几个分部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五千四百人,每月光工资支出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到年底预计,员工数量会接近一万人,莉浩集团的发展每天都在往前推进。
  
  张浩初担任集团董事长,正式组建董事会,因为莉浩集团是家族式企业,所谓董事会,就一个空壳子,张浩初和李莉的股份占股百分之百,董事会形同虚设,但是就算是一个空壳子,张浩初也准备让董事会慢慢完善,到未来,自己和李莉肯定会慢慢隐居幕后,股份也会慢慢分一点出去,到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己要掌握公司绝对控制权,他也不会让莉浩集团成为上市企业。
  
  再过几年,莉浩旗下会成立投资公司,开始在国内外布局,而莉浩集团是他和李莉的私人盘,谁也不可能动摇。
  
  莉浩集团并不缺少人才,现在除了一些大致方向的发展规划是由张浩初制定外,其他方面,包括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市场规划推广,已经不需要张浩初自行决定了,全部有专业的部门负责,公司发展很快,也很好,长期和各大省级电视台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莉浩的高档品牌龙牌西服和莉浩女装全部上线省级电视台,同时也增加了龙牌皮鞋和莉雅女鞋,高档品牌男女装,从衣服裤子鞋子,一条龙开始打造,整体服务,莉浩旗下的高档品牌在这个年代是国内独树一帜的品牌。
  
  虽然龙牌和莉雅这两个品牌进行了央视广告推广,直营店八月就已经开始在燕京和羊城,魔都和江城,全部铺开,第一批直营店已经超过五十家,但是整体销量并没有达到张浩初的预计,甚至除了一切开支,这两个品牌每个月亏损超过十万人民币。
  
  但是张浩初一点也不急,每月只亏损十万,这已经让他有些惊喜了,这两个品牌这才上市两个月而已,就已经能有这个成绩了,他已经很满足了。
  
  而香江目前两个品牌的单月亏损已经超过一百万了,这让张浩初的确有点蛋疼,主要在香港那边,各方面花销实在太大了,而且还签约了好几个当红艺人做代言人,香江房租和人工也比大陆贵N倍,自然亏损也多得多,但是好消息是香江的销售额十月份已经突破五百万,这也算是一个小惊喜吧,毕竟两个品牌都才刚刚上市,基本从零开始起步的。
  
  周铁男已经被李莉安排进国际中学入读,小姑娘虽然是一个小学霸,但是第一次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香江读书,还是有些不适应,包括粤语和英文,基本都是从头开始,李莉不但请了家庭教师,而且还是双语教学,小姑娘学习很吃力,但是成长速度也很快,李莉说铁男现在已经能和她英文对话了,李莉每次说起周铁男,语气中都是一股自豪和宝妈的感觉,让张浩初很无奈,只能配合她也跟着为小姑娘自豪了。
  
  张浩初对周铁男的教育,完全是顺其自然,但是这个小姑娘从小经历过人情冷暖,倍感珍惜现在的生活,上次还通过邮寄的方式,寄了不少衣服和鞋子到她的家乡双江小学,而且还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也寄给了老校长,为了不让张浩初知道,还偷偷摸摸地进行,生怕张浩初不高兴了。
  
  张浩初上次还是被邮寄员通知,才知道又这一回事,无奈,张浩初特意找铁男谈了一次心,并且提出让莉浩公司为双江小学捐款五万元,小姑娘知道这个消息后,抱着张浩初哭了一会儿才罢休。
  
  从这以后,周铁男算是完全融入这个家庭了,基本任何事也不避讳张浩初了,每次张浩初和李莉打电话,如果小姑娘在,也会抢电话和张浩初唠叨一会。
  
  绑架事件的结尾是张浩杰被救回来了,治好后,直接进了看守所,判决很快,判了八年,很快就进了监狱洗屁股去了。
  
  而那位强哥却是另案处理,张浩初给警方的提示很快查出来那个强哥是什么人,那个强哥果然就是袁思武的战友,而且还是他曾经的班长,有了身份就很好查了,结果这位强哥查出最少涉及五起命案,还不包括张浩初这起绑架案,最近的一次警方消息说查出这个强哥有可能已经越境到香江了,暂时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听到强哥去了香江,张浩初第一时间想到李莉的安全,李斌暂时没有提供女性保镖,无奈,张浩初只能打了电话给李富豪,李富豪提供正规的保镖公司给李莉安排两个保镖,这才让张浩初放心下来。
  
  一九八六下半年的工作很多,莉浩服饰升级为莉浩集团,也增加了很多员工和其他部门,张浩初的办公室也再一次被压缩,原先那一层除了张浩初的办公室外,其他房间基本没多大用,但是随着人员和部门的增加,连李莉的自留办公室也变成秘书室了,这栋办公楼已经越来越不适合莉浩的规模了,新建总部的计划也开始出现在高层会议上。
  
  还有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建立莉浩工业区的事,让很多加工厂产生消极怠工的事情,加上当时世界杯期间,让莉浩的产能跟不上,所以当时张浩初提了一项计划,那就是签约五十家长期合作工厂,并且进行投资认股方式,让那五十家中小型加工厂发展壮大,这事,从九月份开始,就已经在实施了。
  
  九月下旬,张浩初代表莉浩服饰和五十家合作伙伴签了长期代工合同,并且选了十家优秀代工制衣厂在一九八七年上半年正式入驻莉浩工业区。
  
  这次投资的总数将会超过两千万,分两年完成投资,占股比例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不等,而且莉浩集团不进行控股,只有分红权,也不干涉加工厂内部的建设和人员安排问题。
  
  这次投资可谓是双赢,这些加工厂也有了依靠,成了合资企业,有了资金的投入,很快就组建了新的工厂,新的机器设备,招收了大批工人,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内地工厂发展基本上是野蛮式的发展,特别在羊城和鹏城地区,每天都有大批工厂成立,天南地北的农村开始往这个沿海城市涌现。
  
  在八九十年代,也有了那句谚语,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一批批南下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踏上南下的火车,很多人为了发财梦想,奋斗在羊城数十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代人的青春都留在这里。
  
  很多人的命运,也随着张浩初的重生而改变。
  
  远在燕京的胡小年拿到了十月份莉浩燕京分公司的销售额,这其中包括发往京津翼三个地区的销售,看到这接近五千万的销售额,胡小年有些恍惚,去年莉浩在京津翼地区销售额,整个下半年加起来也才五千万左右,而现在,就十月份一个月就达成了,而且随着真正的旺季开始来临,今年燕京分公司的销售业绩将会突破新高。
  
  莉浩集团和央视的广告合作一直很不错,莉浩这个品牌经过夏天的世界杯宣传后,北方地区的人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品牌,而且这个年代,北方地区整体比南方地方条件还要好,因为北方地方本身就是靠重工业起家的,工人基数比南方地区多得多,工人家庭是这个年代很多农村家庭向往的对象。
  
  所以莉浩这个品牌由于质量和款式原因,很快就被北方地区客户群体接受,特别每年冬天,大棉衣系列和今年的羽绒服系列,销量远超去年,现在唯一限制的就是产能了,燕京工厂还没建设完成,所有的货还得靠从羊城运过去,如果有充足的货源,北方地区销量还会创新高。
  
  胡小年看到手上这份报告,内心除了唏嘘还有感慨,他又想起了曾经的发小兼曾经的合作伙伴黄鹤,如果黄鹤没那么大的野心,自己现在这个总经理位置肯定轮不到自己,黄鹤的交际能力远超过自己,可以为野心和贪欲,出走成立飞鹤服饰,最后发展成飞鹤集团。
  
  可惜这些都如同水中镜月,过眼云烟如同泡沫,黄鹤被自己送到北方老毛子的地盘后,就如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般,黄鹤知道自己的联系电话,可从来没有联系过他,胡小年担心黄鹤混得不好,虽然自己在老毛子那边没有关系,但是这个年代在那边讨生活的华夏人多如牛毛,托关系寄点钱过去,是肯定可以的,但是黄鹤离开后,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谁也没联系过。
  
  包括黄鹤的家人,黄鹤的父母因为胡小年的关系被放出来了,也被提前安排内退了,直接回家颐养天年了,而黄鹤的几个兄弟姐妹却是没那么好运气,基本都撸得一干二净,和飞鹤集团关系密切的也进去了,黄家算是家败人亡也不为过,这一切的罪责源头,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胡小年不知道的,在数千公里外的边境外,此时的黄鹤身披大军衣,开着一辆军用货车,车上装着的全是一车车生活用品,黄鹤开着货车,如无人之境,越过检查站,很快把货车开进一个仓库。
  
  现在的黄鹤,早已经没了几个月前的嚣张和黄董的姿态,短短两个月时间,黄鹤体重已经减了三十多斤,留着一脸大胡子,身材彪悍,眼神冷漠,停下货车,他下车点了一根烟,把一盒烟丢给来搬货物的小弟,独自去了仓库办公室。
  
  黄鹤现在看似混得还不错,却不知道,这是他拿命换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