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章 散修丰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罗洲,罗云山脉。
  观月山福地,小月峰顶,一座洞府中。
  丰原从入静中退出,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他只觉得浑身上下清灵通透,无比舒畅,显然是修为又有精进。
  在这密室一角堆了数百颗灰白色的石块,皆是指头大小,这些是灵气耗尽的下品灵石,丰原将手中那块灵石也扔了过去,恰好落在最上端,堆成一座宝塔。
  此次闭关是为突破练气九层,如今目的已经达到,但丰原并不急着出关,而是小心运转《一气清元书》练气九层的法诀,将法力全部理顺抚平,修为稳固下来,这才自蒲团上站起身。
  世间修炼之法数不胜数,然炼气期的法诀皆是要以天地灵气易经洗髓,修为每增进一层,便能将体内浊气炼去一分,待修炼到练气九层后,便要面对“凝气成罡”一关,若是过了此关又能筑基成功,法力大进不说,还可享至少二百载寿元。
  丰原一掐法诀,身上穿着的无垢法衣飞快冒出一颗颗蓝色光点,越聚越多,手中法诀再连变数次,十数息后这蓝光便凝聚成一颗水团。
  把手一抬,这水团裹住全身层层涌动,顷刻间将身上污垢冲洗干净,丰原这才挪开密室的石门走了出去。
  无垢法衣虽不入品阶,却能使人不沾尘垢,乃是修道人最常用的法器。
  丰原只是凡民散修,洞府中没有奴婢仆役照管,是以此次闭关两月有余,桌案床榻皆已落满尘埃。
  他自案上拾起一块尺许长的黄色木牌,注入法力轻轻一晃,一片蓝光飞快扩散开来,在这洞府中来回荡漾,片刻之后法力一停,灵光便消失不见,而洞府中已是点尘不染,光洁如新。
  这块涤尘牌是丰原亲手炼制的,虽然功用单一,只能用来除尘,却是一件货真价实的下品法器。修道人若是不想花费灵石豢养那“七色石蟾”,便会用此物来清理洞府。
  丰原在案前蒲团上坐了,手掐法诀,使一个水镜术,他本是读书人家出身,自幼聪敏强识,又生得一副好相貌,六岁时便有邻县的人家请了媒人上门,此时修为越发精进,更显得丰神俊朗,卓尔不凡。
  “这《一气清元书》果然玄妙,我内息悠长,法力运转间圆融如意,倒也不枉为此书苦修十年。”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气清元书”便是取这个“一”,乃是世间最上乘的炼气术。
  修炼此书者,自吐纳第一口灵气始,随着修为增进法力便会越发凝练,待圆满之时凝成罡气也是水到渠成,能使冲击筑基境界时少去许多麻烦。
  这功法虽好,却并非是什么大派秘传,在坊市中轻易就能买到前六层法诀,可以从炼气修炼到金丹中期境界。
  然而世间凡是上乘功法,无不需要大量灵丹秘药、精砂宝玉从旁相助;何况功法修行中还有许多口耳相传,不录于书册的要诀,若是不知晓这些,便难免走上歧路;《一气清元书》更是尤其难炼。
  而散修大多财力单薄,即使有这门上好功法在手,也承受不起修行耗费,何况无人指点,也不敢擅自修炼,便只能择一门粗浅些的功法。
  各个宗门、世家自有许多上乘法门,还有前人留下典籍为参照,不必担心行差踏错,自然少有人舍易求难修炼《一气清元书》了,再者此功专修法力,注重根基,却没什么斗法的本事,因此而看不上这功法的也大有人在。
  修仙一途,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有五重境界,练气期吐纳灵气洗去凡尘浊垢,凝气成罡筑成修道根基,炼罡成煞结成金丹,神魂与金丹相合修成元婴,元婴遁入天地化成法相。
  至于更高的境界又有何种玄妙,就不是凡世之人能知晓的了。
  炼气期虽只是修炼入门第一重境界,却也是铸就道基最为关键的时候,若没有上好的炼气法诀,将来即便过了凝成了罡气,筑基之时说不得也会因功法缘故而功败垂成。
  丰原在观月峰近十年,见过许多的散修抱着一卷功法修到死也不过练气四、五层的修为。
  他自袖中摸出一块巴掌大的玉符,这玉符似乎由一整块白玉雕琢而成,玉质细腻剔透,一面阳刻云纹,攒簇着一颗紫色宝珠,另一面则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隐约有灵光闪动。
  只是稍微注入些法力,便有一片霞光自玉符上飞出,化作一片五色光幕,其上排列着一个个五色灵文,正是《一气清元书》的法诀。
  丰原出生之时,一无名道人寻上门来,留下了这块玉符。
  当今之世道法昌盛,常有修仙者于世俗中行走,故而凡人朝廷对道人也极为推崇,丰原父母自然是好生招待。直到他十岁之时,方才拿出这块玉符来。
  丰原得到其中法诀后,只用了两年便修成了第三层,其后修为却再难长进,便拜别父母,外出寻找机缘,历经一载时日,多番寻访后才找到了罗云山来,这路途中百般艰难,许多凶险,不足为外人道。
  这玉符记载的不仅有练气期的法诀,在光幕底部有一片濛濛白光,丰原心知后续法诀就在其中,也曾多次试过窥探究竟,却始终不能如愿,今日修为已到练气九层,便想再试一次。
  他起两指将这玉符夹住,默运法诀,随着法力不断涌入这玉符中,这一片原本虚幻不定的光幕渐渐清晰起来,底部那片白光却渐渐暗淡,显出五色灵光,已经能隐约看到有一篇法诀写在其中。
  若是以往,丰原只能做到这一步,法力便消耗殆尽了,但是如今他修为又涨了一层,不过消耗了六成法力。
  半盏茶后,丰原法力已去了九成,那濛濛白光终于完全消散,一篇玄妙法诀显露在丰原眼前。
  丰原身具灵髓之体,资质极高不说,且天生悟性非凡,这法诀并不高深,他看了下来便了然于心,同时心中一下明白,自己修炼《一气清元书》如此容易,就是因为身具灵体的缘故,心中喜悦,暗道:“此法合该入我手!“
  这是一门名为“五气化元”的法术,虽然浅显,用处却不小。先取合用材料炼成五枚元符,将五行精气分别灌注其中,再用自身法力时时祭炼,直到五气合一,才算炼成。
  元符炼成后可将自身真元法力存贮其中,待需要时再从中取用,所用材料越好,祭炼者修为越高,这元符中能容纳的法力就越多。
  欲练此术,非但要有法门调和五行,修炼者自身还得有深厚法力,否则五气不能祭炼如意,元符便炼不成。
  一气清元书虽然可以在坊市中买到,但是那些功法典籍中是没有这五气化元的法诀的。
  丰原虽然自十年前来到观月山时便开始学习炼器术,却无人指点,只是依仗悟性自行摸索,至今也不过炼成几件上品法器罢了,还远远没有那个本事炼制元符。
  罗云山脉起始于南罗洲北部,武陈两国交界之地,自西南向东北,绵延无尽,其间多有云雾,终年不散,故名“罗云”。
  此地灵气浓郁,有高峰深谷潜藏妖兽,有奇山险峰隐匿灵药,修炼资源极其丰富,吸引了数不清的修仙者前来。
  只不过机缘虽好,也要有命享用才是,这山脉广袤无边,每日也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其中。
  罗云山外有三家宗门,血河宗、正阳宗、万兽山,称为“罗云三派”。
  这三派为搜罗山中灵药等资源,于罗云山脉南部观月山建立了一座坊市,是罗云山脉中聚集修仙者最多的所在,亦是整个南罗洲最大的坊市之一。
  众多修士由此进入罗云山脉深处猎杀妖兽,寻找灵药,再将所得之物于坊市中出售,为三派带来数不清的利益。
  罗云三派于观月山外灵脉之上搬山垒土,生生堆砌出十三座灵山来,外八内五,围作两圈拱卫主峰观月峰,合称为“观月十四峰”。
  丰原的洞府就位于外八峰之一,小月峰顶,凿空山壁修建。山顶甚是宽阔,洞府外一片十丈方圆的石台,台下一条三步宽的石阶通往山下。
  随着一阵巨石移动的隆隆闷响,已经封闭了两月有余的石门缓缓移开,丰原看了看天色,现在正是辰时,外间天光大放,山雾已退。
  他独自在此居住了三年有余,对各方路途早已熟悉,将阵法符印祭起,悬于洞府石门之上,山壁上灵光一闪,一层黄色光幕把洞府门户隐藏起来,丰原提着一只包裹,径直沿着石阶下山去了。
  这座洞府是一山灵眼所在,每年都需百块下品灵石的租金。何况修道并非是不食烟火,炼气修士并不能辟谷,每日所食米粮皆是用灵水灵砂种植,价格不菲。
  丰原十年前来到观月山时遇到一血河宗弟子相助,方能寻得一座洞府落脚。
  好在他悟性极佳,虽没人指点,也甚少与同道交流炼器术,十年来于炼器一道也颇有成就了。
  丰原深知,许多炼器师因为不能专心修炼,所修功法也未必有多高明的缘故,斗法手段难免生疏,往往要依赖某一势力生存,否则一旦遭到有心人觊觎便要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自十年前初学炼器术时,丰原便不曾让第三人知晓。
  这里大小山峰足有三百余,群峰之间是大小不一的山谷深涧,却多是荒僻之地,唯有十四峰才是修行的最好所在,小月峰下有一座小月谷,是作为坊市所用。
  这是观月十四峰三座坊市中店铺最多的,丰原走过谷外那座高大的白玉牌楼时,自包裹中取了一只宽大斗笠,遮住自己的面容,随后一步不停走进了坊市中。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