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章 外出游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连年灾祸,百姓以苦不堪言。
  六月,郑玄府上,两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正赤膊上身,在小院内对着一堆石锁、石片浑洒着汗水,不算高大的身材,却肌肉凸起,穿满了力量,正是张浩郑益二人。
  其中一个身高五尺有余(一米二左右),面目清秀,肌肉匀称,虽然充满力量感,却不是高高鼓起的那种,很有美感,正是在郑玄家住了五年多的张浩。
  张浩放下手中的石锁,擦了擦脸上的汗,目光盯着远方,在思索着什么。
  “哥哥,怎么了?”比张浩矮半头郑益走过来,关心的问道。
  五年时间,郑益一直和张浩住在一起,一起锻炼,甚至后来郑玄把教导郑益的事情都交给了张浩来做,二人基本上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张浩一直以来非常照顾郑益,甚至比亲哥哥都要亲,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五年多,另一个时代的家人的影子,已经渐渐模糊,而郑益则与心里那个弟弟的身影渐渐重合。
  而郑益则是非常的依赖张浩,对于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哥哥,崇拜的不得了,明明跟自己差不多大,却比自己懂得多那么多。
  “弟弟,答应哥哥一件事,若是以后我不在你身边,你可不能荒废了学业,每天的锻炼也要坚持下去。”张浩看着郑益,郑重的的说道。
  “哥,哥哥,要离开吗?”郑益一愣。
  “恩,哥哥有些事要去做。”张浩回答道。
  张浩这些年看着百姓民不聊生,想起自己知道的历史,三国之后,中原百姓只剩百余万人,差点灭族,才导致之后的五胡乱华这一惨剧。
  汉朝人口最高峰达到了六千余万,导致人口十不存一的原因,除了时局动荡,连年战争以外,粮食、瘟疫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所以张浩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益儿不能跟随哥哥一起吗?”郑益已经两眼泛红。
  “不行,太危险了。”张浩断然拒绝。
  “益儿不怕危险,益儿要跟哥哥一起去。”郑益一把抱住张浩,哭了起来。
  “不许哭,不记得男儿有泪不轻弹了吗,而且,咱俩都走了,谁来照顾父亲母亲。”张浩眼睛也有些泛红。
  天天朝夕相处,肯定是有不舍的,而且张浩更害怕那种孤身一人的感觉,但是他不能一直生活在这个安乐窝里。
  “弟弟,你留下来还有辅助父亲整理典籍。”
  此时郑玄正因为党锢之祸赋闲在家,整理典籍,开创郑学的时候,郑学的出现结束了当时的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使经学统一。
  “可是益儿舍不得哥哥。”郑益抽泣着。
  “哎呀,又不是生离死别,好了,随我去见父亲吧。”张浩安慰着,随后穿上衣服,向郑玄书房走去。
  “义父”
  “父亲”
  二人敲了敲门,走了进去,恭敬地站在那里。
  “义父,孩儿有件事与您商议。”张浩说道。
  “哦?什么事?”郑玄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来。
  “义父,孩儿想要出去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儿想出去见识一番。”
  “是吗?有什么计划吗?”
  “孩儿确有一计划,请义父为孩儿参详一二”
  “说来听听。”郑玄好奇的看着张浩。
  “义父,孩儿知道一地,有些神奇的植物,可做粮食,缓解百姓饥荒,不过却路途遥远,多有险途,故孩儿欲寻武术大家,学些本事傍身。”张浩恭敬回答。
  “哦?不知浩儿所言之物有何神奇之处?”
  “回义父,孩儿所说之地,植物繁多,有些产量尤在稻麦之上,更有生自地下,不畏贫瘠之物。”
  “竟有如此神奇之物,浩儿既以决定,为父也不阻拦,正好为父年轻游学之时,于路途中与一位大家结交,为父随后修书一封,你可携此书信往冀州常山而去。”
  “义父,常山?”一听常山,张浩第一个想到的就那个白马银枪的赵云赵子龙,心中满怀期待。
  “然也,不过到了常山你还需要寻找,那人应该隐居在山野之间。”
  “义父,那人可是姓赵?”张浩急忙问道,随后便有些后悔,赵云现在才多大,不可能在郑玄游学的时候认识啊,随后有些失落。
  “非也非也,那人姓童名渊字雄付。”
  童渊?赵云的师傅?还有北地枪王张绣、枪神张任,全是他的弟子。我要是能拜师成功,岂不是能学到赵云那样百万军中也能杀个七进七出的本事?
  本有些失落的张浩,又开始兴奋起来,心说义父啊义父,您有这关系咋不早说啊。
  “浩儿?”郑玄看着一会哭丧脸一会又喜笑颜开的张浩,一脸的好奇,在他印象里,可没见过张浩这样过。
  “啊?义父,孩儿听从义父安排。”张浩自知失态,赶紧整理了心情。
  “那便如此吧,浩儿,你虽未及冠,但你此去不知何时能归,况且要在外行走,为父现就为你取字可好?”郑玄沉吟一声。
  “孩儿谢过义父。”
  “你名浩,为父便为你取字‘子瀚’”郑玄想了想说道。
  “谢义父赐字。”张浩深深的施了一礼。
  “浩儿准备何时动身?”
  “回义父,宜早不宜晚,孩儿准备明日便动身。”
  “这么急……”郑玄小声嘀咕一句,满眼的不舍。
  晚上,张浩在房间里收拾包袱,也没有太多东西,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那封郑玄的书信。
  “浩儿”郑玄的夫人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义母”张浩赶紧起身施礼。
  “浩儿,老爷让我给你送些盘缠过来。”
  “义母不可”张浩看着郑玄夫人递来的一个小布包,连忙拒绝,看着不大的小布包,里面装的可能是这个家大半的积蓄。
  “浩儿,穷家富路,路途遥远,留着防身。”
  两人开始互相推让,最后没办法,张浩留下了一部分钱财。
  郑玄夫人一边帮张浩收拾行李,一边跟张浩说着话,张浩感觉的出,语言里深深地不舍,还有对他的惦念,直到深夜,郑玄夫人才离开。
  张浩也有些伤感,这些年,郑玄夫妇对张浩视如己出,如今要远足,心中也很是不舍。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