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32章 有能力的人为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那个叫三井的辅料公司就确定了厂房的位置。这个公司虽然向东山公司租用了一间厂房,但需要的工人数量其实并不是太多。
  他们主要还是把这里当作了一个大仓库,用来存放他们其他工厂生产的成品。不过也还是要从日本进口几台大型的设备,用来生产一些裤子和衬衫上面用的服装辅料,而这些辅料就非常有针对性了,就是奔着片山社长的新客户来的。
  这家公司的中方负责人居然是上海的秦先生,他成为了这个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而且他投资这个公司是经过片山社长的认可的,也有人说其实秦先生只不过是表面上的股东,这家公司真正的股东就是片山社长的儿子。
  这个日本的富二代在中国除了和东来制衣厂合资创办了那家衬衫工厂之外,这应该是他在中国的第二个产业。
  三井公司立项之后不久,就从东山公司挖走了一个翻译,这个来自东北的朝鲜族女孩成为了这个公司的营销经理。这也不难理解,既然要做东山公司的生意,那肯定要选这么一位和东山公司上上下下都比较熟悉的人坐堂。
  虽然秦先生是名义上的总经理,但他毕竟还是片山公司上海事务所的所长,所以他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到片山公司的业务上来的。
  被挖走了一个翻译之后,剩下的两位翻译应付那么多日本派来的技术员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有的时候开会,春根也不得不充当一下会议的临时翻译,就连松本专务现在说中文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防止今后这些翻译再被挖走,也为了给公司进行人才储备,春根又从东北招聘来了6名翻译,连男带女一共8个人。
  虽然这些翻译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可是毕竟有这么多日本职员在,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人的日语水平就能达标。
  同时,春根也公开向全场职工进行了动员,希望大家能够抽出时间多学习一些日语,每个周日还安排了这些翻译作为日语老师,免费为有想法的公司员工提供日语培训。
  不管你是在公司从事什么岗位的员工,只要你想学习,都可以参加这个免费的日语培训班。并且,如果你能达到培训的基本要求,公司还会在薪金待遇方面给予奖励。
  肖乾在开发区拿地的事情因为有吴镇长帮忙协调,所以也很快就办好了所有的手续。经过春根和片山社长从中牵线搭桥,这家叫北村的日本的水洗公司也很快就和肖乾达成了协议,肖乾用他在开发区的土地和厂房作为投资,也成为了这家新公司的第二股东,拿到了45%的新公司的股权。
  肖乾就这样摇身一变,从一个司机兼商城的小老板,转变成了拥有自家厂房的合资公司大股东,这让很多社会上的大小混混都大跌眼镜。
  也因为肖乾这件事的影响,有一大批本来整天在社会上瞎混的本地混混,都开始谋求进入企业进行锻炼,他们也开始憧憬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得到像肖乾一样的发财机会。
  而东山公司的驾驶员的职位,一下就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心目当中炙手可热的理想职位,甚至比去政府机关开小车还要抢手,天天都有人打春根和小表弟的电话,问他们能不能帮自己家的孩子安排个开车的活。
  而春根的建筑公司,也通过肖乾工厂的厂房工程,成功地踏进了开发区的厂房施工单位名单之中。
  虽然现在开发区里还没有几家企业,看上去还不成气候,可春根对这个由自己老领导负责的区域还是非常有信心的。现在有了肖乾工厂这个样版工程,相信未来“荣华”建筑公司一定能接到更多的开发区的厂房工程。
  最近,由于有几处厂房的项目都同时开工,顾老大的施工压力太大,为了保证东山公司新厂房能够如期完工,包括肖乾的厂房在内,建筑公司新接的几个项目全部分给了其他的几个项目经理负责。
  小强负责统筹,老郭父子的重心还是以高层建筑为主。自从公司为银行建造的新办公大楼交付使用之后,又连着接到了几个10几层的住宅或者办公楼的项目,老郭父子现在也是忙的团团转。
  建筑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招收的那批年轻的项目经理,现在也都成为了公司的骨干,春根和小强也和大家说过,只要你任劳任怨、勤劳肯学,那么公司就一定会为你提供施展你自身实力的机会。
  其实不光是建筑公司,服装厂方面亦是如此。一开始进厂的那些老员工当中,除了一些本来年纪就比较大,很难继续深造的老员工之外,当时的那一批年纪比较轻的小姑娘当中,有很多也得到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在职位上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普通员工成为了组长,又从组长成长为了车间主任或者更高职位的管理人员。
  也有一些人则彻底告别了生产一线,这些人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压缩再压缩,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有的考取了服装技术等级证书,有的则报考了一些电大等课程。
  对于这些肯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员工,春根等管理层一直是给予鼓励的,所以这些人现在基本上都成为了办公室里的管理人员。
  虽然这些办公室里的管理人员比起普通员工来说,她们的工资也并不会高出多少。
  但是这些人都清楚一点,那就是管理人员干的时间越长,你的资历也就越高,相对应的工资报酬也就会水涨船高。而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一旦你的黄金年龄过了之后,生产效率势必下降,那么相对应的收入就会减少。
  不管是服装厂里也好,还是建筑公司也罢,反正春根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你肯努力付出,那么公司就一定会给你一个施展自身能力的平台,与其高薪聘请职业人才,为什么不从自己企业内部进行挖掘,给更多地年轻人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呢?
  这样做还能提升公司的凝聚力,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进入公司,两全其美的好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