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94章 忙碌而又充实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顺百顺,自从工程正式开始之后,春根仿佛拿到了通往成功的钥匙一样。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首先是小表弟,这小子跑了几次上海之后,终于带回来了好消息,他又接回来了5万件的工作服订单。另外还有新惊喜,他不知道从那里又联系了一个新活,1万套运动服。衣服难度不是很大,给的工价却很不错。
  由于最近女排姑娘们的成绩非常的理想,全国上下又掀起了一次运动服的热潮。运动服配上白色的球鞋,一时之间成为了很多在校学生们的首选穿着。春根看这运动服挺有市场,就自己也购买了一批面料,也准备照葫芦画瓢地生产一批。
  随着天气一天天转暖,春根摊位上的那些适合春夏穿着的裙子裤子的销量又开始一天天升温。去年这些款式还不太能被广大消费者认可,今年正好赶上了这一波。春根他们的这些新品开始一天一个跟斗地刷新着销量的记录。
  新员工的招募也进展的非常顺利,施工队那边给腾出来的6间房子里基本坐满了人,共计组建了8条流水线。相对熟练的工人用来生产那些运动服和连衣裙。新招募的两条流水线用来生产牛仔裤以及自己家的运动服,倒也算做到了物尽其用。
  新员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前面的那批老员工,达到了150人的规模。
  工地那边有老郭帮春根把关,春根也很放心,只是偶尔前去慰问一下工地上干活的师傅们,顺便看一下工程的进展。门口的马路也修到了工厂这边,现在是里里外外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春根现在没有了小强的辅佐,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跑在外面寻找经销商。现在寻找新的经销商也比原来容易了不少,只要春根样品一拿出来,基本上没有人能够拒绝合作的。这些打着灯笼都难找的新潮款式,竟然有人主动送上门来推销,这些小老板们也觉得自己捡到了一个大钱包。
  也许是春根的好运带动了周围人的运气,小强的生意也做的红红火火。现在小市场上除了春根的服装摊位和那家卖袜子的摊位之外,小强的小家电摊位也是最近比较火爆的摊位之一。每次新进的商品用不了几天就会销售一空,小强也开始了不断在江南和广州之间跑来跑去的日子。
  看到小强的生意顺风顺水,春根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了。不管这小子是不是和自己一起,只要是他能挣到钱春根就觉得替他开心。
  城里的吴科长由于近期的工作成绩突出,也得到了大领导的赏识。最近又是官升一级,成为了刚刚成立的建委主任。
  春根每天都被这些好消息包围着,他感觉到异常的满足。看着账面上一天一天增长的数字,他也终于不用继续担心归还银行贷款的事情了。别说是两年,就是一年还清,春根也觉得不是什么难事。
  远方的小敏最近却不怎么开心,由于年龄一天天的增长,对于她的专业影响还是挺大的。她以前基本上都是负责独舞或者领舞,现在也失去了这个资格。被更年轻的演员所取代。团里的领导已经开始和她商量,有意让小敏和小华退出一线的演出,转而从事领队一类的行政工作。
  其实转成行政工作是一件好事情,不仅可以不用每天那么辛苦的参加排练,而且收入也会比之前增加很多。但是对于小敏和小华这种专业人士来讲,告别一线演出是一件挺让人悲伤的事情。这意味着她们的芳华不在,预示着她们已经度过了人生最黄金的年龄。
  为这件事,小敏没少在电话里向春根倾述。春根对人家那个行当也不是很懂,他一直想不通做行政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小敏和小华都那么舍不得原来的工作。
  但这些话春根可不敢说给小敏,他只能是当一个称职的倾听者,并在适当的时间送上自己的鼓励和赞许。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一直到5月底为止。春根的帐号上又多了10万块钱的进账,虽然这些钱用不了多久就要从新离开春根去往它们的下一个目的地。
  一个战役终于告一段落,春根也有了一点时间。他想起了去年的经验教训,现在的销售势头虽然一直不错,但最多再有几个月的时间,夏天过去之后,自己又要面临和去年同样的境况。
  最近《上海滩》已经在内地的电视台开始播放,许文强那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风度翩翩的气质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女人的心。春根虽然没有时间欣赏这部连续剧,但他还是对这些事情非常关心。因为那关系到他下半年的最主要的计划。
  去上海的时候,春根特地跑到学校去见了那位大姐。他把自己想要生产许文强的那种大衣的想法说给了大姐听。
  大姐不是很赞成,也没有特别的反对。不赞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想要制作那种大衣,对于面料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是呢子料才可以。这样成品的成本太高,售价自然也便宜不了。大姐劝春根不要一次性生产太多,先弄一小批试试水。如果销量好再追加生产不迟。
  另外,春根觉得羽绒服也不错。现在广东那边的成品羽绒服价格太高,如果春根他们工厂能够生产出一批羽绒服的话,销量应该也很客观。
  这次,那位大姐直接给春根泼了冷水,她建议春根放弃这个想法。想要生产羽绒服,对于缝纫设备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充绒的这个环节。而且羽绒服的面料什么的也不太好入手,就算能买到价格也不便宜。
  大姐告诫春根不能太理想化,不管是那种呢子大衣也好,还是那种羽绒服也罢。也许对于现在的春根来说,这些高级服装的价格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这些东西的价格还是太高了。
  经过大姐的这一番劝阻,春根放弃了制作羽绒服的念头。但是那种呢子大衣,春根绝对不会放弃。但是大姐的话他不敢不听,人家毕竟是专业人士,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春根决定先小批量地生产一部分。
  既然没办法大批量地生产,那么下半年就还要寻找出适合冬天销售的款式,要不然整个工厂9月份之后,又要像去年一样,要靠着那些工作服过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