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74章 浮云一去无踪迹 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病!”
  
      直面诸修熊熊气焰,被近十位同境界修士合围的张道鸿,却不耐的撇了撇嘴角。
  
      海风渐起。
  
      撩动着衣袍,轻抚着长发。
  
      张道鸿不曾寻找逃跑的机会,迎着那阴翳的中年修士,他竟大步流星一般迈开步伐,几步踏下,蹈空步虚,直直冲着那人面前冲去。
  
      “吾修道时,赤冥之天还未坠落!尔等新道诸修,难称贫道斤两,也敢说领死?”
  
      暌违千年岁月,漫漫红尘度过,少年的声音中也有着几分肃杀与冷意。
  
      “昔年曾炼诸宝,曾得古神赠法!今日,且看是谁要杀谁!”
  
      话音落时,张道鸿的身上,有着斑斓气焰如风暴一般肆虐开来。
  
      那是数种截然不同的道与法,甚至是几种不同元的迸发!
  
      洞玄之。
  
      洞空之。
  
      洞明之。
  
      昔年大道天倾,道古神夺天,风起东山。
  
      张道鸿曾入登天路,于嫦月古神坐化之处,得《三洞大道经》。
  
      此经为无上道典,但门槛极高,唯有入洞真境界,方可尝试修行,又细分《洞玄》、《洞空》、《洞明》三经,阐述大道玄、空、明之意境。
  
      修行有成,更可借助三经,炼化同名元。
  
      昔年苏幕遮曾阅览此经,为张道鸿讲解,更曾言说,若是一朝入大能境,行至长生路极深处,更有可能凭借三经,感应更为高深的三种祖!
  
      这是很难得的造化,寻常修士,能够接触阳世一种祖,便是无法想象的机缘,更何况是三齐修?
  
      此时间,伴随着元风暴的肆虐,诸修面色齐齐一边,张道鸿的眼神也微微眯起。
  
      《三洞大道经》在体内不断运转,若是苏幕遮当面,更能看出,此经洞真境界的种种关隘,已经被张道鸿修炼到了如臂指使的境界,甚至某些细节处,更被张道鸿私自改动!
  
      风暴肆虐开来,张道鸿的修为气息也在短时间之内猛然抬高,无限接近于洞真境界的巅峰。
  
      嘴巴轻轻张合,却有煌煌神音,似从九天之上震慑云霄!
  
      “一化三清!”
  
      话音落时,张道鸿眉心处毫光绽放。
  
      这是上元黄庭宫,内中有一道神光闪逝,裹着一尊黄玉宝塔,冲入风暴之中,隐约与洞玄之相合。
  
      斑斓霞光中,一清瘦老道,头顶宝塔,身形逐渐凝实。
  
      “贫道上清道人,来助道友!”
  
      “混元初判道为先,常有常无得自然。
  
      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
  
      几乎话音刚落,张道鸿心头绛宫处毫光绽放。
  
      这是中元黄庭宫,内中亦有神光闪逝,裹着一尊灵幡,冲入风暴之中,与洞空之相合。
  
      斑斓霞光中,一中年道人,手捧灵幡,身形逐渐凝实。
  
      “贫道玉清道人,来助道友!”
  
      “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仙凡属道门。
  
      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弭山倒性还存。”
  
      最后,张道鸿的气海丹田处毫光绽放!
  
      这是下元黄庭宫,内中有闪光闪逝,裹着一尊青玉如意,冲入风暴之中,与洞明之相合。
  
      斑斓霞光中,以少年道人,手握如意,顷刻之间,内中庚金之涌动,又化如意为青玉长剑,握在手中,身形逐渐凝实。
  
      “贫道太清道人,来助道友!”
  
      “混沌从来不计年,鸿蒙剖处我居先。
  
      叁透天地玄黄理,任我傍门望眼穿。”
  
      一切变化,具在电光火石之间产生,等霞光消去,诸修目光看得真切之时,原地里,已有三位陌生道人,依着三才之阵,环张道鸿而立,各持法宝,与生灵无异,皆是洞真之境!
  
      这等盛景,正有诗赞曰:
  
      一气三清势更奇,壶中妙法贯须弭。
  
      移来一木还生我,运去分身莫浪疑。
  
      诛戮散仙根行浅,完全正果道无私。
  
      须知顺逆皆天定,福淡缘薄枉自痴。
  
      一时间,眼见着张道鸿有这等精妙道法,合围诸修皆是面色骇然,又想着先前张道鸿说过的话,只道这竟是新道之前的人物,一时间又多了许多思量,只觉不可力敌。
  
      “且慢!且慢!怕是误会!”
  
      那阴翳中年脸色苍白,痛声疾呼。
  
      张道鸿脸上的冷意却不曾有丝毫消散。
  
      “先前还是误会,却让尔等见了贫道跟脚,如今,具是留不得了。”
  
      话音落时,少年翻手,祭起一面卷轴。
  
      卷轴迎风张开,却是一面剑图。
  
      顷刻之间,剑图四角,有四道剑光闪逝,隐约萦绕在张道鸿与三清道人身旁。
  
      不知何时,庞大的剑阵早已经将整个海岛笼罩。
  
      云雾顿起,剑气嘶鸣。
  
      再难见内中光景,只听闻张道鸿清朗的声音从中传出。
  
      “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玉京山下藏。
  
      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
  
      诛仙利,戮仙亡,陷仙四处起红光。
  
      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
  
      “哈哈哈!杀!杀!杀!”
  
      ……
  
      北山,火汤绝地。
  
      四下里火光灼灼,映照着天地一片茫茫煞白。
  
      这光实在刺目,连带着苏幕遮这里,也微微眯起双眸,这才环绕四方,打量着这处古老的绝地。
  
      之所以能称之为绝地,便是寻常大能境也需慎入之地。
  
      洪涛界广袤无垠,如这般绝地,甚至更为凶险之处,亦有许多。
  
      但如火汤绝地一般古老之处,却寥寥无几。
  
      阳世之中,关于这里的传说,也有着不多,不尽相同。
  
      有传闻说,这里是往昔开天辟地之时,那一缕纯阴孕育出纯阳的地方,照耀洪涛界万古岁月的纯阳大日,便是从火汤绝地升起。
  
      有传闻说,这里是洪涛界最初的几位仙人之一,赤梧仙人证道飞升之地,仙人一证永证,降下的光辉侵染了地脉,故有万古不熄的火焰始终燃烧。
  
      有传闻说……
  
      太多的传闻流传于世间了,甚至它们彼此之间都在互相矛盾。
  
      但无独有偶,几乎每一种传闻,都将目光落到开天之初的岁月之中。
  
      太古老了,古老到阳世都已经失去了昔年的真相,之能够通过岁月传递而来的种种传说,拼凑着当年的真相。
  
      苏幕遮站在这里,伸手轻轻拂过四周燃烧不熄的火焰,最后,更是俯下身子,伸手触摸着火汤绝地的地面。
  
      掌心之中,有着大道纹路一闪而逝。
  
      “这不是纯阳!”
  
      对于纯阴纯阳之道的感悟,苏幕遮早已经领先世人太多,他足够作出这样的判断。
  
      良久之后,苏幕遮方才重新站立起身来。
  
      不知何时,苏幕遮的眉头已经紧紧的蹙起。
  
      “孕育纯阳大日的传闻,应该是谬误地,这里的痕迹……不像是先天而成,更像是有人后天落笔,很高明的道与法,却终归缺少了一丝自然之意,而且……这里的岁月,很古老,但没有那么古老!”
  
      苏幕遮半低下头,透过火焰,凝视着地面。
  
      “是谁?在借助天地造化,借助岁月造化,在这里推演着什么?”
  
      “这条路,纵古时代末期的古老者们,真的是初行者么?往昔的悠悠岁月中,那么多的天骄、妖孽、传奇,有人洞察到了同样的真相么?”
  
      含糊的呢喃声音中,苏幕遮的眉宇愈发凝重。
  
      良久之后,他收回目光,朝着火汤绝地的更深处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