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20章 真龙道太古仙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龙驾车图》在苏幕遮的灵台之上颤抖的厉害。
  
      这是源于道则本身的力量,在瓦解这卷道图,要打碎一些东西,然后重塑。
  
      道图的瓦解,本应该带给苏幕遮剧痛,但是此刻的苏幕遮却处于一种玄奇无法名状的状态中,仿佛隔绝了肉身部分道则崩碎的痛楚,甚至在重塑的过程中,苏幕遮的肉身盈盈发光,气血更加澎湃。
  
      一朝悟道,苏幕遮再反过头看自己曾经草创的肉身道法,才发觉以往认识到的疏漏虽然在晋升元婴之后被弥补,但是道途本身走了岔路,这是源自根源的问题,不是一二疏漏完善可以改变的。
  
      苏幕遮欲要破而后立,重新回到原点,走向另外一条长生道路。
  
      大道万千,取其一可成仙。
  
      但芸芸众生,不知多少人走了岔路,徒费光阴,桎梏某一境界不得寸进,往昔豪情逐渐凋零,最后悲凉落幕。
  
      微末小修士如是,不少大能亦如是。
  
      直到此刻,苏幕遮才意识到阵中世界老者的寥寥几语是怎样的珍贵。
  
      这样惊艳的存在,缘何化作魂影,不曾追逐自身的成仙道路?
  
      疑惑念头一闪而逝,苏幕遮沉下心思来,全力施为,重塑肉身道。
  
      肉身之中,往昔数百年岁月一一积淀下来的血肉龙纹渐次崩碎,化作最为精纯的玄龙精血与道则碎片。
  
      绛宫之内,心火熊熊燃烧,苏幕遮以肉身为鼎炉,以龙血与道则碎片为大药,将心神化作薪柴,将往昔肉身道修为熔炼一炉,要演化惊世大丹!
  
      《九龙驾车图》中,昔日驾车九龙已经化作齑粉,这是源于道则本身的崩溃,再无复原的可能,九条玄龙被彻底抹去了一切存在于世间的痕迹,化作最为精纯的龙道本源。
  
      玄龙之道,并非苏幕遮的本身道图,而是昔年受到玄龙精血的影响而牵引着苏幕遮走上的道路。
  
      如今苏幕遮要将这条道路留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痕迹都抹去。
  
      他的长生路,并不在此处。
  
      苏幕遮不管前身今世,不管谈玄还是入魔,归根结底,他是一个修士,而非龙族。
  
      他的目的是成仙,而非化龙。
  
      ……
  
      跳开而言,龙之一字,存在于世间太久太久的年月了,自渺茫不可追寻的太古初年,直到道法凋零的末法时代。
  
      岁月长河潮涨潮落,无数的修行时代依次涌现,却都存在着龙的身影。
  
      祂是世间最为古老的篆字——龍篆,承载着大道碎片,可以记载世间最恐怖玄奥的辛秘。
  
      它是妖族的无上部族,十万妖族之中,地位仅次于金乌帝族的存在,当然,在不知多少典籍的记载之中,两者的差距仅仅是妖族的地位而已。
  
      它是道祖经文之中,大道的形体,龙头为“首”,龙躯为“辶”,两者合为一体,方为“道”!
  
      抛开龍篆不谈,其余两者,前者乃是无数妖类追寻长生的通衢大道,不知多少妖类期望能够淬炼体内稀薄的龙血,以期能够返祖化龙,腾空九天之上,呼风唤雨,这也是所有龙族追寻长生的道路,以血脉为牵引,最后证道长生,成就天龙之道。
  
      而后者,则是假借龙形,求得却是大道本真,三千大道,去伪存真,最后证道长生,与龙有关,但这只是自身道则的载体,本真乃是独属于自身的道途,这一条路,哪怕是同样的功法,却依旧千人千路,但一朝成仙,虽号龙君,却自称真龙,不在妖族之属,乃为仙道序列。
  
      苏幕遮昔年走的,是天龙之道,而一朝悟道,方才发觉,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是真龙之道。
  
      ……
  
      道图彻底崩溃开来。
  
      往昔天龙道留在自己身上的痕迹尽数被抹去了。
  
      灵台之中只余九团龙血本源与一尊青铜车架。
  
      神魂本源之中,苏幕遮的元婴升腾而出,宝相庄严,端坐在灵台之上,手捏法印,有九道神通符篆显化而出,正是苏幕遮昔年炼化在肉身道法之中的神通。
  
      有婴火虚空演化,九团龙血本源与九枚神通符篆被婴火熔炼。
  
      这九道神通分属各类妖族存在,昔年苏幕遮将肉身道法炼成了一锅大杂烩,如今此举,乃是自本源上改变九道神通,化作最为契合自身的神通。
  
      而后是青铜车架,昔年梦回三古,苏幕遮得此车架,此为外物,如今苏幕遮要重炼青铜车架,化作自己承道根基的一部分。
  
      气血之中逐渐淬炼出的玄龙精血与道则碎片此刻尽数上升到泥丸宫内,依附到青铜车架身上,阴阳法焰显化而出,《八修衍咒图》中,八道虚幻身影显化凝实,驱使阴阳法焰,熔炼青铜车架。
  
      灼热的火焰之中,青铜车架之上曾经古老的铭文被一一摧毁,精血之中属于玄龙的气息亦被抹去,化作纯净的龙血本源。
  
      不知多久时间过去,到了最后,三者彻底被熔炼为一体,伴随了苏幕遮数百年的青铜车架也彻底解体,因为沾染龙血的缘故,最后化作一团赤铜汁水,悬浮在阴阳法焰之中。
  
      正此时,八道宿世慧力凝聚的身影各捏着不同的法印,背后《八修衍咒图》中飞出种种龍篆,一一打入赤铜汁水中。
  
      这是甲子之年,苏幕遮参悟无算古之经文所得感悟,一朝悟道,逐渐完善,演化成苏幕遮的真龙之道。
  
      随着龍篆的打入,赤铜汁水逐渐被拉扯。
  
      一尊赤铜道宫逐渐在苏幕遮的面前凝聚出实体:
  
      碧沉沉璢璃造就,明晃晃宝鼎妆成。
  
      两旁有四根大柱,柱上盘绕的是兴云步雾赤须龙;
  
      正中有二座玉桥,桥上站立的是彩羽凌空丹顶凤。
  
      明霞灿烂映天光,碧雾朦胧遮斗日。
  
      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稀。
  
      金阙银鸾并紫府,奇花异草暨瑶天。
  
      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
  
      若人有福来天境,不堕人间免污泥。
  
      道宫巍峨,正中精铜凝练一面牌匾,其上以龍篆浑然书就四字——幽渺泰宫。
  
      这是苏幕遮的真龙道承道载体,演化赤铜道宫,现世瞬间,有天地赐名。
  
      幽渺泰宫铸就的瞬间,苏幕遮通体有道韵流转,四方元炁尽数涌入身躯血肉之中。
  
      一时间,苏幕遮肉身有莹莹宝光璀璨夺目,气血澎湃运转如奔雷狂涌。
  
      点点灵光如太古星海一般,自苏幕遮狂涌的气血之中挣脱出来,飞入幽渺泰宫之中。
  
      道宫内,气血灵光凝聚成一方宝座,苏幕遮元婴跳入道宫之内,端坐宝座之上,演化出一尊龙君形象,容貌与苏幕遮一般无二。
  
      这龙君赤面而青须,《八修衍咒图》飞入道宫之中,化作十二旒帝王之冕,为苏幕遮加持宿世慧力;《百鬼夜行图》飞入道宫之中,化作冥皇龙袍,彰显龙君道法森严;《阴阳双鱼图》化作一面太极屏风,立于龙君身前,暗合云渺之意,凡夫俗子无法可见龙君真颜。
  
      又有九枚重新凝练而成的神通符篆飞入道宫之中,九枚符篆合一,化作一方铜印,上书“天地交泰”四字,悬于龙君腰间。
  
      《诸魔龙象图》遁入道宫,龙象虚影化作道宫浮雕,又如龙庭护法,百尊魔佛化百官模样,立于龙君下首两侧,听候龙君法旨调宣。
  
      丹田之中,一缕岁月之力腾空而起,遁入道宫之中,化作一杆灰色浮尘,被龙君握在右手中,浮尘垂入虚空混沌之中,又似钓竿,恍若龙君垂钓虚空,不断汲取混沌元炁,于掌心之中化分地水火风,不断开辟道宫之界,更将精纯元炁尽数化入苏幕遮身躯之中。
  
      龙君左手中,握一卷白玉云卷,乃苏幕遮肉身道法,上书《泰皇龍君元说幽冥炼炁化尊真经》。
  
      这是独属苏幕遮所创真经!或许是无上真经之一,或许不是,但注定会是最为适合苏幕遮的真经,而日后若是苏幕遮能够证道长生,这白玉云卷也会一证永证,演化成玉页金书。
  
      随着苏幕遮气血之中蕴含的元炁越发浓郁,逐渐与气血熔炼一体,昔年苏幕遮修炼《百鬼经纶》是曾经开辟的周身一百零八窍,此刻也有着莹莹宝光闪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国。
  
      无极掌中握,亘古一瞬间。
  
      随着越来越多的磅礴气血洗刷苏幕遮的肉身大窍,冥冥之中,幽渺泰宫之内传出一声龙君怒吼。
  
      “吒!”
  
      怒吼之音震荡着苏幕遮的肉身,苏幕遮心神震颤,相传这是昔年混沌之中,开天之音!
  
      随着这一声类似开天之音的吼声在苏幕遮的身躯之中回荡开来,苏幕遮的肉身大窍尽数有混沌之炁灌注,龙君自宝座上站立起来,双眸凝实苏幕遮天地虹桥,灼灼目光牵引天地之力,落入太古星河之中,有磅礴星辰之力被龙君牵引而下,汇入百窍。
  
      轰——!
  
      混沌之炁在演化地水火风,肉身大窍在开天辟地!
  
      非是大世界诞生这样夸张,但也是须弥一界的级别,若是昔年的苏幕遮,随着一百零八道须弥一界的诞生,恐怕已经肉身彻底崩碎开来了。
  
      但是此刻苏幕遮的肉身之强悍,已经与巅峰婴宝一般无二。
  
      这才是真正的肉身道,混元无漏,须弥一界的洞开,甚至不曾给苏幕遮带来丝毫痛楚感觉,反而让苏幕遮的法力不断飙升。
  
      幽渺泰宫之中,龙君大袖一挥,浮尘扬起百点赤铜之光,遁入苏幕遮肉身百窍。
  
      冥皇龙袍中,也有一百零八道灰色灵光遁入各处大窍。
  
      每一界之中,恍若幽渺泰宫的投影一般,各有一尊赤铜道宫凝练而出,其上除却真龙道韵之外,更蕴含着鬼尊道纹!
  
      每一尊赤铜道宫,其上的名讳也各不相同,如噬心冥宫、贪吞冥宫……种种诸如此类,皆以百鬼名讳为尊,更有昔年苏幕遮炼化的一百零八道鬼尊,端坐于属于自己的道宫之内,身披黑色龙袍,面容狰狞,道法森严。
  
      《百鬼经纶》乃为百鬼之道总纲,其下更有一百零八道真经,直指各位鬼尊。
  
      如今一百零八道鬼尊演化为冥皇,各捧着属于自身的鬼经,吞吐须弥之界的磅礴元炁,掌控诸界磅礴元炁之海。
  
      桎梏不前有百余年的鬼道修为此刻蓬勃涌现,而一百零八位冥皇化身,亦居于穴窍之中,梳理着苏幕遮的周身气血。
  
      这才是真正的阴阳相生,这才是真正的性命双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魂中有血,气血含魂!
  
      张开双眸,无视虚空之中惊惧的各方老怪,苏幕遮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又深深的一吸。
  
      千里青云直接被苏幕遮吞入口中,升入灵台之中,化作一百零八道云篆,将幽渺泰宫隐于其中。
  
      日后即便是有精通神魂之道的存在,强行突破进苏幕遮的泥丸宫内,也只能见到灵台与四方云雾,却无法找寻到幽渺泰宫的存在。
  
      苏幕遮自山顶起身,一念之间恍若福至心灵一般,环视四方虚空,重新演化的阴虚雷瞳闪烁着灰色雷光。
  
      “贫道寐丹子,一夕悟道,即日起,吾号太元子。”
  
      泰者,太也。
  
      又有元化参神、与灵合契之说。
  
      ……
  
      十万大山之中,猴族领地。
  
      老妖猴缓缓的收回看向天边的目光,拄着骨棒,嘶哑的声音之中似是低低的呢喃着。
  
      “太古仙途……”
  
      低垂着头愣怔了有一会儿时间,老妖猴忽的一脚踹向身旁的猴族老祖。
  
      这是昔年古寒界的妖族大圣,战力惊人,如今归界也是化神巅峰的存在,但真要算起来,却是老妖猴不知多少辈的玄孙。
  
      老祖打了一个趔趄,却一脸谄媚笑容。
  
      “老祖宗,有啥吩咐,小孙子一定给您老人家办好。”
  
      老妖猴眼帘低垂,婆娑着手中骨棒有半晌的时间。
  
      “去,给俺杀条龙来。”
  
      “杀……杀龙?老祖宗,何苦去惹龙族啊?”
  
      “俺要剥张龙皮来,写奏章!唉……当年天庭里,太一帝君他老人家案桌前的奏章,都是用天龙皮制成的……”老妖猴声音低沉,似是在回忆往昔,又忽的抬头,猩红双眸凝视着猴族老祖,“你去不去?”
  
      “去……俺去!”
  
      “那就快滚!耽误了俺的事情,仔细你的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