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二章 乾字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熊二没有回去,镇兽城那边,多了千余人,以招工的名义,把部落的人收吸进来,无须他去坐镇。
  熊二而是在研究“寒石”,这是新称呼。
  只剩了三百多颗,原本六百多只剩下了这些,而是还在减少。
  一半的寒石中,其气息和特性己消散,变成了,普通的天晶石,没用了。
  而余的三百颗,有大半也在衰减……
  刘波难得歇口气,一边喂金角蟒银鱼,一边望着熊二桌上的寒石。
  这些日子,刘波尽替王守义跑腿了,东奔西跑,换取金角蟒的食物养生丹。
  身上有些青肿,手臂上不少伤痕。
  嗯,金角蟒打的或咬的。
  一是刘波打不过,二是金角蟒想吃了,就打刘波。
  三个月下来,吃尽了苦头,刘说同金角蟒签订了协议,一日十颗养生丹,十日一顿小银鱼,另外每日炖一只鸡,就不打他了。
  嗯,刘波身上的这些伤,全日七日前的伤,己经好太多了。
  金角蟒正趴在刘波的头上,望着寒石。
  刘波也习惯了,害怕久了,打习惯了,反正也就是被打几下,更狠一点也就咬一口。
  这金角蟒确认无毒,就是有点凶。
  也如刘波所言,他成了金角蟒的人庞,得伺候好这祖宗。
  “就剩下这么点了。”
  刘波叹了一口气,对什么地煞之气也算了解了不少,真的如铁手所言,一凭运气二靠感觉。
  “这极寒气息,还算有用,对练体练气都有用些,只是太少了些。”
  熊二的研究也没白费,弄懂了极寒气息的用处。
  的确是个好东西。
  只是挑挑拣拣之后,只有二十三颗寒石中的极寒气息引导不出来。
  若不是神魂念力感觉到其中的气息,还真当成了天晶石。
  其它的寒石,估计再有些时日,极寒之气也会消散一空。
  王守义走了进了,金角蟒立起来,望了一望,又趴下了。
  “怎么样?”
  王守义问熊二。
  “什么方法都试过了,没什么反应,当成练丹,又会真气引导,火烧,血浸都无用。”熊二回道。
  “你用长春真气也无用吗?”王守义再问。
  熊二摇了摇头,这个试了很多次了。
  王守义也无奈,到不是自己不能导引吸引练化融合,而是寒石中最本源的气息如同顽石,根本练化不了,只能每日产生一丝,被自己吸收。
  “有无练化之法的信息。”熊二问道。
  王守义也是摇头。
  王守义也有过大胆的猜测,或许直接吞服,自身孕养,又或需要符文激发……甚至又如同练丹一般,要找个某个同等的媒介之物。
  刘波见王守义和熊二也是摇头,伸手金角蟒抓了下来,放在寒石上。
  “你说说,这东西怎么用,我给你烤三次银鱼如何!”
  金角蟒一甩,又回到了刘波的头,表示不理睬。
  “算了,刘波,金角蟒也不知道,它虽然能控制身体的极寒之气,却也是靠着时间的积累而成。”对于刘波的做法,王守义只想笑,又不懂兽语,金角蟒懂你的意思,而刘波只能猜测金角蟒的意思。
  相对人而言,妖兽通了人性后,越喜欢接近人类,不论是出于善恶还是恶意,只有接近人类,对于下一步的突破,才更有利。
  △
  王守义走了!
  神物自隐,就算长春功神奇,找不到方法,依然吸纳不到最深处的本源气息。
  不管能不能吸收到本源之气,王守义还是满意的,在孤峰深渊中的伤,已经完全好了,还略有精进。
  功夫,是水磨功夫,日夜磨练,水到渠成。
  但达到了一个瓶颈之后,靠日夜勤修苦炼,只能不退步而己。
  但若不练,却又逐渐倒退,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影响,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忙碌之后,一但闲起来,就会很不习惯。
  ∽
  回到房间,手中的符文木雕,三层的符文己经完全拓了下来。
  符文的进展很缓慢,王守义没有什么借签,凭的就是一本通用的《符文大全》。
  剥离,把符文层层撕开,就如去了外壳的电机,露出机蕊,更加繁杂的纹路,犹如乱码,找不到一丝规律,并且与外面的三层符文无丝联系。
  所幸的是,犹如乱码,无规则的符文,王守义找到了一个。
  它的纹理走向,如同部落的“神纹”文字,但亦如同叠写,在后面重叠了十来个符文。
  第四重的符纹,不在于乱,而是不同于现在的符文(组合),体现在重叠之上。
  这种重叠符文,更强于组合符文。
  一个神纹本就是组合符文,把组合符文再进行重叠,就如同建高楼大厦与平房的区别。
  剥离后的符文木雕,有八面,对应八方,只是剥离了最外面的三层符文后,己失去了缓慢聚集天地元气的效果。
  在这八面柱的木雕中,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与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元气沟通都失去了联系。
  ∽
  王守义缓慢地输入长春真气,虽做这很多次,都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但起码这个八面木雕如吸引。
  而使用其它的真气,却是清风拂面,连注入真气都不能。
  王守义决定加大真气的注入,这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一成……
  三成……
  五成……
  八成……
  海量的真气注入,依然无一丝反应,八面木雕,只是吸收,再吸收……
  符文一丝流动都无……
  八成的真气,换成能量,王守义自信可以搬十吨重的物体至三十里开外。
  十成……
  王守义做了一个决定,到看看它能吸纳多少?
  “轰”
  真气在奇经八脉中汹涌澎湃而出,王守义听到了河流在筋脉,丘管中奔腾、咆哮……
  一声炸响,无量的真气从八面木雕中绽放……
  平地惊雷炸响,一道青蒙蒙的光圈,亮如白昼……
  气浪如狂风,凭空卷起,如波浪四方八面荡开,吹得衣摆猎猎作响。
  “有反应了。”
  王守义保持长春真气的输入……
  咔咔声响起……
  八面符文的顶端,缓缓的旋转……只有九分之一的柱体。
  青光蒙胧绽放……
  符文流动,一个符文从八面木雕中投影而出……
  “乾字神文(纹)。”
  王守义望着投映的符文,轻声念道,思索着,这个符文代表什么,又有什么作用。
  然后,十成的真气,有出无进,不一会儿,体内真气就感觉一空,无力以继……
  乾字符文消失,八面木雕上的符文也停止了流动,刚刚转动的痕迹也归位。
  ……
  “真是绝顶的设计!”
  王守义感叹,若非亲眼所见,八面木雕顶端有九分之一在转动,没有人会相信,它可以转动。
  因为归位后,看不见一丝缝隙。
  任何人都会认为,它就是一个整体。
  王守义偿试用手转动,可用尽力气,转不动丝毫。
  这己违反了机械的常理,总不能这东西内部还有抱刹功能吧。
  乾字符,王守义在纸上凭记忆画了下来。
  形似箍文,前世的大篆,比小篆更复杂,多刻于石碑,龟甲之上。
  又称之为甲骨文、石鼓文、金文。
  在大周,多见于石碑,或大派世家的身份铭牌上,称之为“纹”,虽略有不同,又人称“神纹”,又称“古纹”。
  有意思的是,这种符纹的载体不见于纸上,承载它的东西,多为金、甲、石、木,及少数的皮毛之上。
  此“乾”字符与部落石碑上的一模一样,字认识,意思也懂。
  想起在山顶的时光,火老认同王守义的练武天赋,可以说是置之不管,而对于神纹的看重,让王守义练习,每个字不下万遍。
  闭着眼写,左手写,右手写,顺着写,倒着写,王守义都能做到。
  甚至苛刻到在虚空写字都要留下符文的痕迹。
  王守义问火老为什么这么看重,火老只说:“这就是部落的传承。”
  部落几次遭灭顶之灾之后,能再次倔起,就是因为这些“神纹”。
  部落兴盛,堂口再立,再次确定传承人,有序的排列,从零开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部落最强的是堂口是“蛊毒”堂口,其次是医药堂口,再者是狩猎堂、驯兽堂、练器堂,以及木姥,马翠花和火云凤的种植、后勤、等不太分明的执行长老和堂口。
  “以前喜武不喜文,即然这么神秘,我到要看看,你究竟有何作用。”王守义激起了斗志,盯着桌上的“乾”字纹,在缓慢的腐蚀纸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