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12、收古董的好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童建国不太懂古玩、古董。
  虽然老爸和爷爷都有收藏,但他也不太关注这些。
  可袁大头算古玩,这个童建国还是知道的。
  30年以后,一块儿袁大头怎么也值几百块钱,好的可能几千。
  这要是熔成银疙瘩了,在当下也就值块八毛钱吧,那不暴殄天物一样吗?
  看见童建国一惊一乍的,首饰匠虽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他是个精明人,一看这情形就知道童建国有其它想法。
  就暂时把袁大头收起来了,修理其它的首饰。
  看了会儿童建国就看出来了。
  这袁大头是别人卖给他的,用来当银料。
  或者直接用袁大头打一个戒指。
  除了袁大头,还有银钗、银筷子之类。
  那些东西看起来挺粗糙,童建国也不懂,自然也就不心疼。
  不过,这个首饰匠肯定还会经手其它的做工精美的首饰,也不知道熔掉了多少好东西。
  等围观的人散去后,首饰匠才抬头看了童建国一眼,小声说:“大哥,你想要袁大头啊?”
  “是啊,我看看怎么样?”
  首饰匠拿了两个袁大头递过来。
  童建国就像电影里演得那样,掂量掂量,再互相碰一碰。
  最后还用指甲夹着银元吹一下,放到耳边听一听。
  首饰匠笑了:“不用那样的,你掂量掂量就知道了,除了银子,哪有这么重的金属,还有这声音……”
  童建国又仔细端量端量袁大头的头像、文字、花纹。
  虽然看着有点旧,但并没有缺损。
  应该属于品相不错的吧。
  “多少钱一个?”
  “其实,我不是卖的……”
  “我知道你不是卖的,不过要是价钱合适呢?”
  “你给多少钱一个?”
  “一块一个吧。”
  “唉,收都收不上来。”
  “不会吧,你顶多8毛钱一个收的。”
  “怎么可能?”
  “那你想多少钱卖?”
  “其实也没几个了。要不我给你鹰洋吧,这个一块一个可以。”
  说着,他从脚下盒子里拿出一把比袁大头小一圈儿的银币。
  童建国也认识鹰洋。
  这玩意虽然个头儿小,价值却并不比袁大头低。
  个别品相好的甚至更贵。
  “一共多少个?”
  首饰匠扒拉几下:“一共10个。”
  “行了,都给我吧。”
  童建国说着,掏出一张大团结递过去。
  童建波还以为老哥在这里闲扯呢,没想到真掏钱了,连忙阻止。
  “哥,你买这破……”
  想说破玩意又没好意思。
  “买这没用的东西干啥?”
  “唉,你别管了,哥喜欢这玩意儿。”
  童建国把10枚鹰洋揣兜里了。
  又继续打量那两个袁大头。
  “还有几个?”
  “就剩6个了。”
  “实在点,我都要了。”
  首饰匠叹口气:“一块二一个吧。”
  “行!”
  童建国痛快地掏钱了。
  眨眼间,童建国就花掉了将近一个月的工资,童建波在一旁直摇头。
  首饰匠一边收着钱,一边讨好地问童建国:“大哥,您这是收藏呢?”
  “是啊,乱世藏金,盛世收藏嘛!”
  “您的意思,现在是盛世?”
  “快了!这盛世将如你所愿!”
  “嗯,我也感觉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以后……”
  “我明白,以后再有,我就给您留着。”
  “除了银元,还有做工比较好的那种老古早首饰您也尽量收着。”
  “好的,您大概能要多少?”
  童建国叹口气:“你尽量收着吧,别耽误你买卖就行。”
  “好的。”
  童建国可不敢说出“有多少收多少”这类大话。
  靠倒腾各种“票儿”赚钱,他也不确定自己能赚多少。
  一方面要完成原始积累,等政策宽松再做真正的生意。
  另一方面还得改善生活呢。
  不能把钱都压在这上面。
  走在路上,童建国不由得欣喜若狂。
  凡事有失必有得。
  生在这个时代虽然不能开公司,也不能正大光明地赚钱,但有些东西后世也比不了。
  比如古董、古玩。
  这会儿根本没人懂这些。
  胡八一、王胖子那两个损塞在这个年代估计也就对金银珠宝、雮尘珠之类懂点。
  当然,到了90年代完全开放时,还能捞一把。
  不过,白菜价是别想了。
  起码得有马未都那两下子才有可能弄到好东西。
  离家越近,童建波越慌。
  “完蛋了,老妈这回要骂死我了……”
  “别管那些!反正你穿皮鞋挺好看的,个子都显得高了。”
  “要不我换回去吧,等跟咱妈商量商量再穿……”
  “换啥换啊,这么大的人,穿个鞋子还用跟老妈商量?穿着吧,我跟咱妈说。”
  回到家里,叶淑珍都没注意到童建波脚上的新鞋子,光顾眉开眼笑跟童建国聊天了。
  “这会儿外面挺热闹吧?”
  “是啊。妈,这是波波给您买的袜子。”
  “我都有袜子还买什么袜子,怎么还是红色的?”
  “来年不你本命年吗?”
  “啥本命年不本命年的,封建迷信!”
  “我还给波波买了双鞋。”
  叶淑珍这才看到童建波脚上的鞋子了,立刻瞪起眼睛。
  “买什么鞋子买鞋子?又不是没有鞋穿,再说你哪来的钱,这双鞋怎么得好几十吧?”
  “还行,我帮大勇他们厂子搞福利,挣了点提成。”
  “能行吗?你可别犯错误!”
  “犯啥错误犯错误!劳动所得!”
  “再说,你个臭丫头,刚买的鞋你就穿上了啊?不能等过年再穿?真是狗肚子盛不了二两油!”
  “干嘛要登过年再穿,放在柜子里能下崽儿啊?”
  “不会过日子!”
  童建国帮助重机厂粮票换鸡蛋后没几天,大勇又拿了一堆粮票来找他了。
  重机厂是万人大厂,上一次粮票换鸡蛋的只是七八十个人而已。
  其他人一看也眼红的不行,纷纷来找大勇,也想换回一批。
  郭子他们村子那么大,除了在外面干工程的,还有开山炸石头的,吃掉几万斤粮票都不在话下。
  至于园艺大队那边,鸡蛋更是海了去了。
  童建国轻车熟路,三头忙活着。
  十来天的时间内,接连干了三波,眨眼间又赚了800多块钱。
  来回跑着,童建国又渐渐发现了新的营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