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21章 熔炼古今,清代第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ntent>
  
      “痛快的,我也不磨叽,扇骨值一万,扇面也算值一万吧!两万,我要了!”
  
      “余先生,就是清代普通的书画家,两面全有的扇面,一万也不容易买到吧?”
  
      “可你这没款儿啊!”余耀叹气,“我也很难出手,只能自己收藏。”
  
      白永海想了想,“这东西,本来我想好好找人看看再出的。但咱俩也算是缘分,这才赶着趟儿拿给你看!这么着,我再说一口儿,你别挥刀了,行就行;不行,我再找别的买主,改天我请你吃饭!”
  
      余耀示意他听着,把椅子往后拖了拖,点了一支烟。
  
      “两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
  
      但是,只要被冠上过“第一”的,虽不一定是真第一,可也必定差不了,起码是第一梯队。
  
      何绍基的书画作品,最高的拍卖纪录,到过千万。不过书画作品的拍卖成交价有一定偶然性,同时高价成交的,也都是大型作品或者成组的作品。
  
      这一幅扇面,一面画兰草,一面草书古诗,小精品,余耀的估价是五十万到一百万。之所以区间这么大,是因为他还没见过类似的何绍基的扇面作品。
  
      从大宅门里连捡两个漏儿,余耀连叹这趟燕京还真不白来,同时也得托杨锐的福,回头有机会还真得好好帮衬帮衬他。
  
      心满意足,一觉到天亮。不对,还没到天亮,余耀就醒了;刚醒不久,杨锐的电话就来了。
  
      余耀住的桂西大厦,距离潘家园也就两三里路,余耀和杨锐说好,门口见,洗漱之后便溜达着过去了。
  
      到了那块“大影壁墙”跟前,余耀看到了杨锐。
  
      潘家园是古玩文玩爱好者聚集的地方,不过它不叫古玩市场,甚至都不叫文化市场,它叫旧货市场。
  
      什么是旧货?昨儿买了今儿卖,那就可以叫旧货。不说别的,就冲这个名字,你买了什么都不能叫假货。
  
      如今的潘家园,实在是太杂了;将近五万平米,有店铺,有大棚,有地摊;有各种古玩的品类,文玩工艺品、菩提珠串,旧书旧家具老物品······几乎是包罗万象。
  
      出土的叮当猫和奥特曼都能见到。
  
      周六,潘家园照例有鬼市,不过现在的鬼市和以前不一样了,其实就是市场开张的时间提前了而已,四点多就有人影晃悠了。
  
      余耀和杨锐一起往里走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林丰草打电话说还在路上,让他俩先逛着。
  
      这会儿市场里虽不能说摩肩接踵,可也是人头攒动。
  
      如今的市场,确实大不如前,实话实说,想在潘家园这样的地方捡漏儿,和中彩票也差不多了。
  
      不过,文玩群体的势头不小,玩菩提、玩核桃、玩珠串的占了很大的比例。市场里,随处可见手里盘着核桃或者串子的,老大爷小青年都有。
  
      他俩先去了地摊区,不少摊主一边吸溜着面条或者啃着肉夹馍一边张罗着,各种口音此起彼伏。
  
      中原口音的摊主面前,多是“商周青铜器”;西北口音的,多是盛唐文物,比如唐三彩什么的;还有东北内蒙口音的,红山文化玉器一应俱全······
  
      不少摊子上的重器,还基本能和故宫里的对上号,故宫有些带着残缺的东西,这里还能找到完美的全品。
  
      “放平心态,擦亮眼睛。这是我总结的八个字。”杨锐一边逛一边对余耀说道。
  
      “很到位。”余耀笑着应了一句之后,接着就发现了一个有点儿特别的摊子。</content>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