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一章 赵牧快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宴依旧进行着,赵牧悄悄回到魏征身后待着,心里想着长孙燕可爱的模样,脸上的笑有种说不出的骚意。
  被长孙无忌邀请来的客人,多数都是些文人文官,酒宴到了尾声,一些文人喝了酒,上了头,自然要作个死.....额,自然要作个诗了。随后下人们拿着文房四宝,抬着书桌放到酒宴中间。
  一些酒量小,又喝大了的文人,起席迈步来到书桌前,噘着嘴,挺着胸颇有一种“不喝酒我是大唐人,喝了酒大唐是我的”王霸气势,嘴里喊着:“献丑了!”拿起毛笔写了起来,众人围了过去。
  随后“喝了酒大唐是他的”那位写完收笔,众人凑上前轻声读了起来,读完之后赶忙附声说到:“张大人好文采,好湿!好湿呀!”那位张大人官拜“尚书右仆射”正二品作的诗当然是好湿了。
  长孙无忌看着席间氛围热闹,便笑着对魏征说道:“去年中秋魏大人吟了首(五郊乐章)那可是引得长安城的文人赞不绝口,今日是否再作一首呀?”待长孙无忌说完,那些连夸“好湿”的众人,赶忙附和着:“是呀,是呀,请魏大人值此佳节再提一首。”
  魏征摆了摆手,说到:“今日我就不献丑了。”
  众人不依,长孙无忌笑道:“魏大人莫坏了大家的兴致,还是作上首吧。”长孙无忌与魏征也是熟人了,所以说话也就无所顾忌。
  魏征看着众人,笑呵呵的说着:“老夫前几日遇见一位小娃子,颇有些才气。”
  长孙无忌:“哦?不知此子在何处?”
  魏征缕了缕胡须,转头看向后面发呆的赵牧,众人都顺着魏征的目光看向身穿白色儒衣的赵牧,赵牧正想着明日怎么继续忽悠长孙燕,突然觉着酒宴安静了下来,一抬头不要紧,猛然看到酒席上所有人都看向他,赵牧尴尬着抬起右手在胸前晃了晃:“嗨.....”
  魏征脸庞抽了抽,已经后悔了刚才对赵牧的称赞。随即咳了声对着众人说道:“想必前些日子,各位府中已多了张躺如安乐窝,椅如温柔乡的书信和一个名叫无忧的躺椅。皆是这小娃娃所做!”
  “什么!那种舒适无比的躺椅是这小娃娃做出来的?”
  “书信上的两句倒是有些文采。”
  “听说宫里也买了两张躺椅,陛下用过后还称赞做躺椅的必是哪位巧手能匠,原来是这么个小娃娃。”
  吓!
  赵牧心里苦笑道:“定是程咬金多嘴,在朝堂上也对着李世民炫耀过!这个多嘴的程三斧!适可而止不懂嘛!突然又觉着自己怎么有种过河拆桥的味道......这样不好,这样不好!哼!多嘴的程三斧...”
  赵牧无奈,只得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对着众人行礼道:“小子赵牧,见过各位大人。”
  长孙无忌多人精啊!看到赵牧荣辱不惊的神色,一个小娃娃面对着几十位朝廷官员依旧不慌不乱,心里暗笑:“这娃娃有些意思。”
  魏征撇了眼赵牧,说道:“今日小娃子就替老夫作诗一首吧,嗯!就请长孙大人给个命题吧。”
  赵牧知道魏征这是考验他,也是给他扬名的机会,之所以让长孙无忌命题,是以防别人说魏征提前告诉过赵牧命题。
  赵牧暗道:“哎!久混朝堂的人,一句话里面不知道藏了多少个心思呀,累.....”
  长孙无忌闻言缕了缕胡须,似笑非笑的说道:“今日是中秋佳节,那便以北方战事为命题吧,作诗做赋皆可。”说完大声笑了起来。
  众人连带着赵牧一愣,估计每个人心里都在想一句话:“长孙大人又调皮!”但又一想:“这可是极具考验临场发挥啊,长孙大人不光调皮还狠啊。一个十四的小娃娃能知道什么北方战事。”
  魏征也有些不高兴。
  大唐初期,北有突厥颉利可汗,率领十几万精锐骑兵叛乱入侵,当时大唐能拿起武器打仗的也不过几万人,当时形式十分危急,最后李世民亲临渭水桥与颉利可汗结盟,突厥才退兵。近几年大唐过上好日子了,饭里有肉了,吃饱了没事干嘛?当然得揍回来呀。
  赵牧心说:“你大爷的!幸亏我是穿越人士中的历史系学生,要不然能被你坑死!”
  赵牧双手背在身后,心里想着抄哪首那?先装个样子,抬腿走了三步,抬头看着北方高声喊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突厥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吟完赵牧觉着该删的删了,该加的也加了,没有什么问题,便转身看向众人。
  此时酒席里鸦雀无声,过了一会便听到有人哭泣的声音,一些近几年刚上任的官员也只是震惊在这首词的妙处,但魏征与长孙无忌和一些老臣不一样,那是经历过渭水桥结盟的。
  魏征满脸泪水,双手颤抖的说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突厥血。”转头看向长孙无忌俩人默契的仰天长笑,笑声中满是悲壮。
  魏征看着赵牧激动的说道:“老夫此生无憾,此生无憾,哈哈哈哈。”
  *******************
  第二日赵牧悠闲的躺在店铺里,吕征站在柜台处看着赵牧。吕征抬头看了看天,太阳今天是从东边出来的啊,吕征很纳闷,这位东家也只有在开业的那天来过一次,连分钱都是吕征送到他家里的,今日是咋了,一早提着个食盒就来到店铺里,悠闲的躺在躺椅上,闭着眼一直到现在也没动过,这是要干嘛?吕征很纳闷,但也不敢问。
  正当吕征憋不住好奇心,要过去问问的时候,店铺里走进两位姑娘,一前一后。
  吕征赶忙上前问到:“姑娘是要买躺椅?”说完看着前面的女子两眼放光。
  赵牧睁开眼,嘴角翘了起来,张嘴喊到:“燕儿来这里坐。”
  长孙燕看到赵牧后赶忙走过去,赵牧用手指了指旁边的躺椅,长孙燕坐了下去,但没有躺下。赵牧起身拿起食盒打开递到长孙燕面前,微笑说道:“尝尝,我新做的月饼。”
  长孙燕接过圆圆的月饼说道:“月饼是什么?看起来很好吃。”用手轻轻的捏了捏,软软的。
  赵牧伸手拿起一个月饼放在嘴里吃了起来,长孙燕看到赵牧的吃法,也拿起月饼放在嘴里,没过一会双手抱住食盒,嘴里含糊的说道:“都是我的!”说完还是递给了丫鬟一个。
  赵牧含笑说到:“好,都是你的了,以后想吃就来找我要。”说完又躺了下去。
  长孙燕又拿起一个,边吃边说:“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以后呢?快说快说,”
  赵牧闭上眼说到:“张无忌在秘洞里看着墙上的梵文,小昭在一旁翻译着梵文,张无忌盘腿坐下运功......”
  皇宫深处的太极宫里,李世民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宫殿里,李世民看着纸上的文字说到:“好一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突厥血!壮哉,壮哉呀!魏爱卿壮哉呀!哈哈。”
  魏征尴尬的看了眼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也苦笑着看了魏征一眼。
  魏征说到:“陛下,这词并非微臣所作,而是出自一个十四岁的小娃娃之口。”
  李世民闻言一愣,随即笑到:“魏爱卿说笑,一个十四岁的小娃娃如何能作出这等豪气千秋的诗词?”
  长孙无忌急忙说到:“陛下,听微臣慢慢于陛下道来.....”长孙无忌把当日酒宴赵牧作词前后详细说于李世民。
  李世民静静的听着长孙无忌说完,眉头深思,转头看向魏征问到:“小娃子名叫赵牧?当真十四岁?无忧躺椅也是此子做出?”一连问出三个问题。
  魏征对着李世民拱手说到:“是叫赵牧,十四岁。无忧躺椅也是这娃子做出。”魏征一一回答。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问到长孙无忌:“此子才十四岁,恐怕连长安城都没走出去过,更别提上战场了,如何能作出这等壮志凌云,马革裹尸般的豪气文章?”李世民是上过战场,亲手杀过人的,他能体会到赵牧作的这首词,必定是上过战场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长孙无忌说到:“微臣查过,赵牧的父亲赵德志是名府兵,跟随陛下南征北战十余年,抗击过当年突厥的侵犯,现盛世太平,便退了兵籍,回村务农,也算是大唐的忠勇之士了。”
  李世民听完后点了点头,这样解释就有些合理了,毕竟有个跟突厥打过仗的爹,况且赵德志跟着他征战十余年,确实是忠勇之士,李世民很欣慰,便说道:“既然务农,那便赏些土地吧,必不可寒了我大唐忠勇之士的心!至于小娃子....算了,待的以后再说吧。”毕竟只是个十四岁的娃子,只是作了首词,又没有什么功劳。
  长孙无忌:“是。”
  此时长安城的各个酒楼里热闹非凡,但是话题又莫名的一样,那就是文人墨客都在激情澎湃的高声念着赵牧在长孙府上作的那首词,赵牧的名字如秋风般吹进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里。
  程处亮急急忙忙的跑进店铺,打断了赵牧给长孙燕讲的故事,惹的长孙燕很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没待长孙燕发火,程处亮赶忙喊到:“赵牧快跑,快跑!”
  赵牧坐起身来,不解的问到:“怎么了,好端端的跑什么?”
  程处亮喘着气说到:“你在长孙府作了首词,现在满长安城都在高声念唱你的词。”
  赵牧笑道:“那也不用跑啊!”话刚说完,便看到店铺门外来了一群人,马上要有冲进店铺的架势。
  程处亮急忙说到:“一些文人墨客要找你赐教....”
  赵牧脸都绿了!怒道:“你不早说!掩护,吕征,大虎,快掩护我。”
  说完转身打开后墙的窗户,踩着凳子跳了出去,随后便听到“哎哟,我的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