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下震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重新落座。
  
  萧正下旨,以庞卿恽为雁门道行军总管,綦公顺为副总管,岑文本为行军长史,以罗士信所部为先锋,郭展所部、李栓柱所部率军随驾,共十五万大军北上驱虏。
  
  刘典所部,留三千人在邯郸西侧剿匪,其余负责后勤粮草器械的陆上运输。
  
  路线上,大军从河间渡过滹沱水进入上谷郡,同时,水军进入漕河。
  
  上谷郡刘黑闼的留守兵马,暂且不予理会。
  
  然后以漕河为线,漕河南在永乐县(注1)建立据点,漕河北在郞山(2)建立据点。
  
  进入上谷郡后,大军从五回岭东麓向北进入飞狐陉。
  
  反复商议推敲,庞卿恽等人亦觉得此行军路线可行,便正式确定下来。
  
  三天后,新柳军誓师出征,从饶阳渡过滹沱水直扑上谷郡。
  
  沿途汉东军、唐军斥候紧急上奏。
  
  汉东军留守者为刘黑闼麾下行台尚书刘希道,和伤还没养好的刘十善,刘十善闻听新柳军大举来犯,不由胆战心惊,他是真被新柳军打怕了!
  
  如今兄长远赴雁门,留守兵马不过三万人,如何抵御如此强敌?
  
  刘十善惶惶不安,刘希道却是听的仔细,斥候在禀报中提到,新柳军旗帜上写着什么“北驱胡虏,护我中夏”云云,似乎...似乎不是冲着他们来的。(注3)
  
  待刘希道将此情况说与刘十善,刘十善却认为萧正是在故弄玄虚,不能冒险,便立刻下令弃守永乐和遂城,全面固守易县,同时将此消息紧急送往雁门。
  
  永乐不攻而占,萧正大喜,同时昭告天下。突厥,胡虏禽兽也,屡次南犯,所过之处,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中夏繁华之地,皆成人间地狱。目视胡虏之暴行,中夏之惨状,朕心如刀割,故,率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随着布告的发出,天下震动。
  
  卫朝众臣如杨文昌、魏征、许仲林、柴咏等人,感到钦佩的同时,也对萧正的安全异常担忧。
  
  李渊得到这个消息也是大为震惊,老辣如他,又怎看不出萧正这是以身诱敌?此时此刻,他不得不承认,萧正确实称得上是个英雄。
  
  而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刘黑闼。
  
  雁门军营。
  
  刘黑闼彻底失态了,手里攥着刘希道和刘十善的奏报不停的走来走去,嘴里大骂不止,“疯了,我看那萧正小儿是真的疯了!”
  
  “嗯?他搞不清谁是他最大的对手吗?是李渊,不是本王!”
  
  “打白陉、打井陉进入河东不行吗?”
  
  “水旱两路进逼长安不行吗?”
  
  “打恒山,打博陵不行吗?”
  
  “啊?偏偏打飞狐,是看本王好欺负吗?非要断了本王的后路吗?萧正小儿,真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范愿急忙劝道:“王上还请息怒!”
  
  “息怒?家都快没了你让我息怒?”刘黑闼怒气冲冲,嘴里吐沫星子乱飞,“你让本王如何息怒?在河东找块地方就那么容易?你以为李渊那老匹夫和萧正小儿会让咱们消消停停的发展?”
  
  “你别忘了,咱们是随突厥一起来的,老百姓见了咱们,跑的比兔子都快,剩下的要么就被颉利划拉划拉带回草原,要么就杀个精光,没了老百姓,拿什么发展?嗯?你来告诉本王,是你去种地,还是本王去种地?”
  
  范愿暗自叹息,这会儿了还谈什么发展,先找块地方再说吧,如果和苑君璋联手,也未必不能在河东立足。
  
  董康买劝道:“王上还请息怒,萧正只是路过上谷郡,并未...”
  
  董康买话未说完,刘黑闼怒道:“路过?你以为萧正小儿打下飞狐还能放咱们回去?你当他是吃素的?”
  
  “那就不让他回去!”中书侍郎刘斌起身说道,“王上,突厥兵马有八万之众,加上苑君璋和我汉东军,十余万人马,还留不住他萧正吗?”
  
  “这一次,未必就不是王上的机会,萧正只有一子,尚年幼,其妻只是底层商贾出身,皆无法处理朝政。若能就此留下萧正,卫朝必乱!”
  
  刘黑闼斜了一眼刘斌,心中暗道,你以为我没想过?可若想留下萧正,哪有那么容易?
  
  颉利号称十五万,实则只有七八万,而萧正小儿向来不以虚言恫吓,加上留守上谷郡的行台尚书刘希道紧急送来的奏报,可以确定,此次北上,新柳军足有十五万人马!
  
  而且萧正小儿极其狡猾,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偷偷摸摸造了那么多船,粮草即便不走旱路,走永济渠、走滹沱水和漕河都可以,完全无虞。
  
  刘黑闼皱了皱眉,杨广也是,你说你闲着没事修什么运河呢,把大好江山都折腾没了,现在倒好,让萧正小儿白白捡了便宜。
  
  唉!刘黑闼无奈的摇了摇头,打不打萧正,怎么打萧正,也轮不到他说话,都得听颉利的。
  
  颉利性格凶悍、嗜杀成性,得到萧正率新柳军北上的消息不由勃然大怒!
  
  一直以来,萧正对草原的态度就让他大为火光,无奈两下距离太远,中间又隔着刘黑闼或者唐军,根本够不到。
  
  而这次他出兵南下,主要是为了劫掠。突厥本就不事农耕,加上这两年草原大旱,很多部落都开始闹饥荒,许多首领纷纷请求南下,
  
  至于没从飞狐陉去河北,一来,是因为河北实在太穷了,据宋耶那禀报,当地许多百姓都无有隔夜之粮,眼下还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民间很多百姓都已在饿死的边缘,根本就没什么可抢的。二来,路程相对较远,虽然他主动和统叶护修好,但双方一度你死我活,打的不可开交,矛盾没那么容易化解,一旦离开草原太久,统叶护很可能趁机来犯。
  
  河东则不同,刘武周败走,李渊与民修养,百姓虽然也穷苦,但却比河北强得多,而且路程上也比河北更为便利。
  
  注1,永乐县:河北满城县西北。
  
  注2:郞山,即狼牙山。
  
  注3:中夏,指中华、中国。班固: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