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五十九章 又是秦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凌敬越想越羞愧,越想越自责。
  但事已至此,羞恼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救是一定要救,可怎么救?真是让凌敬感到为难。
  李世民十万大军,长寿孤城一座,说的直白些,去了也是自投罗网,即便唐军放你进城,粮草又能支撑多久?
  驻守房陵的李瑗虽是个草包,但毕竟手下几万人马,襄阳只能自保,襄阳北面的姜纯被李绩、张公瑾牢牢牵制在南阳,双方虽然没有什么大动作,但小规模争斗却从未停止。
  汉东、舂陵无兵可派。
  凌敬左思右想,只能让秦琼绕路去救长寿。
  在新柳军诸将中,萧正最看重的便是秦琼,所以在各部中,秦琼所部人马最多、装备最好。而秦琼也没有辜负萧正的这份看重,治军严谨,用兵老道,人品更是为人称道。
  再加上刘简素有急智,一定能妥善安排。
  凌敬和牛秀则返回京山筹集粮草。筹集完毕才率队西行。至于京山县城,凌敬、牛秀认为李世民不会放过如此良机,定会派兵来取,那么己方留的人少了无济于事,多留的话,本身兵力有限,最后两人决定放弃。
  向西行进途中,凌敬和牛秀万分谨慎,唯恐遭遇唐军埋伏,这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待离得长寿不足百里,二人遇到秦琼派来的小队斥候。
  得知秦琼暂时解了长寿围困,凌敬才略感心安。
  可待斥候禀报,李曾阵亡。
  凌敬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晕过去!
  他太了解萧正的脾气了,太了解萧正和李曾这些人之间的情义,现在因为他的致命失误使得李曾阵亡,这让他回去如何交代?
  凌敬深受打击,甚至有些心灰意冷,这军师当的...简直就是个笑话!
  牛秀虽然也颇为难过,但却比凌敬更冷静,在牛秀看来,投身军旅过的就是刀头舔血的日子,谁也不比谁多条命,说不准哪天就把命混丢了,这再正常不过。
  见凌敬有些意气消沉,牛秀百般解劝,胜败乃兵家常事,谁能保证总打胜仗?
  凌敬苦笑着摇了摇头,算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眼下李世民率军东进,他们又该如何应对?是不顾一切的冲过去,还是退回京山?
  两人商议后,觉得都不可取。如果突围,就必须轻装简从,器械倒在其次,主要是粮草,粮草要没了,几万人守着长寿喝西北风吗?
  另外,如果放李世民长驱直入,其必然增援安陆县,刘简那里将压力倍增。
  如果撤回京山呢?目前的京山是否已被唐军袭取还未可知,冒然后撤也就太过危险。
  最后,两人决定就地扎营与李世民周旋,反正携带的粮草足够支撑七八天,而把李世民牵制在这里,无论是对长寿还是对刘简都有帮助。
  很快,在牛秀亲自指挥下,新柳军在一有水的山**扎下大营。
  仅仅过了一天,唐军先锋尉迟恭便率军到来。
  凌敬、牛秀居高而望,但见唐军刀枪林立,甲胄鲜明,旌旗猎猎,离着老远便能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两人相互看了看,彼此心照不宣,这仗不好打啊!
  尉迟恭吩咐手下扎营,他则带着护卫来到新柳军营前。
  几番打量,尉迟恭不禁眉头微皱,新柳军大营外围两道临时的壕沟,吊桥都没有,而正门也就一丈宽,通向营门的正路宽度也不超过两丈,这显然是死守的架势。
  当天傍晚,李世民率大军到来,听了尉迟恭禀报,李世民并未在意,无论如何,此股敌军必须解决,而且要尽快解决。
  翌日,唐军便发起猛攻,牛秀亲自指挥新柳军奋勇抵抗。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双方伤亡都不小,但唐军未能攻破新柳军大营。
  第二天,情况依旧。
  第三天,唐军长寿战场上下来的溃兵相继到来。
  李世民得知两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乔轨自刎身亡,不由悲愤交加,一掌拍在帅案上,咬牙切齿说道:“秦琼!秦琼......”
  自打在长寿见了秦琼,李世民对其印象非常不错,甚至想将其劝归麾下,可是这一刻,李世民对秦琼却是恨之入骨,两万关中精锐啊,李世民心都在滴血!
  段志玄、尉迟恭等武将纷纷请命,要回头与秦琼决一死战,为乔轨、为将士们报仇!
  李世民闭着眼睛,微微摇了摇头。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李世民再愤怒,也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现在再回头打长寿,毫无意义。
  李世民睁开双眼,缓缓说道:“给本王踏平敌营!”
  “是!”众将齐齐吼道。
  唐军上下把火都撒到了对面新柳军身上。
  一时间,唐军攻势如潮,新柳军虽顽强抵抗,形势却岌岌可危,凌敬、牛秀二人不明所以,怎么好端端的,唐军就发了疯似的?
  战鼓声、呐喊声、惨叫声、兵器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伴随着飞溅的鲜血、死亡,演奏着这世间最残酷的乐章。
  战斗越来越激烈,双方死亡的人数急剧攀升。
  ......
  夕阳缓缓而落,红霞满天。
  一整天的惨烈厮杀渐渐接近尾声,新柳军,再次守住了大营。
  第四天,战斗继续。
  时近午时,斥候来报,西面出现一支新柳军骑兵,人数大概在两千左右,领兵将领...秦琼!
  什么?又是他?李世民拍案而起,这秦琼简直是岂有此理,真当本王好欺负的不成!
  留守唐营的一干武将,如刘弘基、张士贵等人个个义愤填膺,这姓秦的也太嚣张了,两千人就敢大摇大摆的追来,把我们当什么了?当泥捏的不成?
  房玄龄见状急忙说道:“殿下且请息怒,臣以为,秦琼来此绝不是为了开战,而是另有其事。”
  李世民也恢复了冷静,闻言不由一皱眉,另有其事情?
  这时,有人进来禀报,秦琼在营门外求见。
  众将闻言一个个摩拳擦掌,正愁没地儿找他姓秦的呢,现在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真是自寻死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