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王窦之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也顾不上吴壮和吴雄了。
  吴旻带人出了宅子,刚到镇子中街,就见新柳军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开进了吴家镇,确如下人所说,怕有上万之多。
  庞卿恽一眼看到吴雄,吩咐一声,道:“来人,把吴雄带过来!”
  吴旻立刻上前拦住,“慢!敢问这位将军,因何领兵到我吴家镇抓人?”
  “你是谁?”庞卿恽也没下马,直接问道。
  “在下吴家镇乡正,也是吴氏族长,吴旻。”
  “乡正?谁封的?”
  “这...自然是朝廷。”
  “哪个朝廷?”
  吴旻被问住了,隋朝都没了,还哪个朝廷?
  庞卿恽很想一刀砍了这道貌岸然的老家伙,但他知道此事不能急躁,须要有理有据才行。
  “吴忠供述吴雄杀人一事,本将军将其带回审问,但有阻拦者,视为同罪!”
  士兵绕过吴旻,将吴雄五花大绑押到庞卿恽面前。
  庞卿恽道:“带走!”
  吴旻立时高喊道:“新柳军无故到我吴家镇抓人,难道是土匪吗?只要老朽一口气在,你们就别想出这个镇子!”
  庞卿恽看了看吴旻,“你确定?”
  “哼,我吴氏立族千百年,岂惧你小小匪众!”
  吴旻身为族长,确实很有威信,他话音刚落,便有数十人上前拦住新柳军。
  “哈哈哈!”庞卿恽大笑道,“好,如你所愿!”
  “众将听令,凡有阻拦者,无论是谁,全部带回军营!”
  庞卿恽一声令下,新柳军将士立刻上前抓捕阻拦者。
  吴旻脸色大变,他没想到庞卿恽如此强横。
  这些普通百姓哪是新柳军士兵对手,纷纷被绑了起来,有不服的,一刀抽在背上,顿时惨叫不直。
  看着被捆绑的吴旻,庞卿恽道:“吴旻,你听好了,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到任何时候,不要将律法视为儿戏!”
  “带走!”
  新柳军押着包括吴旻、吴雄在内,数十人向吴家镇外缓缓而行。
  一路上,再没阻拦者。
  回到江都军营后,庞卿恽审问吴雄和吴忠。
  此二人已经认命,如实交代了挑头闹事,错手杀人的经过,但两人都没攀咬吴旻。
  庞卿恽将案情回禀萧正。
  萧正下令三天后在江都城召开公审大会。
  附近和城内百姓纷纷围观,吴雄、吴忠被斩首示众,阻拦抓捕的吴旻及其数十人被穿上囚衣,在江都城内洒扫街道,清理公厕(注),为期一年,若消极怠工,则顺延,直至期满为止。
  吴旻先是破口大骂,继而求见萧正,萧正未加理会。
  如此过了半个月,萧正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为吴旻求情的人,来护儿之子,来恒。
  来恒文采出众且聪明上进,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在江都城已小有名气。
  何谨亲自引见,萧正在太守府正厅召见来恒。
  一番诉说,萧正才知来护儿自幼父母双亡,由伯母吴氏抚养成人,而吴氏便出自延陵。
  按照辈分,来恒要叫吴旻一声舅爷,虽是远亲,但来恒深念江都兵变后,吴旻的救助之恩。
  故此,来恒愿以身代替年迈舅爷受罚,洒扫街道,清理公厕。
  萧正心中赞赏来恒的聪明,吴旻被抓后,没有立刻求情,而是等了半个月的时间,双方都缓和之后才来,或许在他看来,是给双方的一个台阶。
  萧正起了爱才之心,答应来恒可以让吴旻回家养病。
  来恒大喜拜谢。
  萧正问其是否愿意出仕新柳军。
  来恒以母亲年迈,弟弟年幼为由婉拒。
  萧正再三坚持,又亲赴其家中相请。
  来恒只有十五岁,见萧正如此礼贤下士,深受感动,在母亲的劝说下终于应允下来。
  
  萧正大喜,安排他去益都,在魏征手下任职。
  来恒本不想离开江都,但萧正告诉他,若能拜得魏征为师,乃千载难逢之机遇,何谨也非常高兴,他可知道主公对魏征的看重,更知道魏征的人品和他在新柳军的名望。
  来恒只好起身赶往益都,后来还和魏征上演了师徒皆宰相的佳话。
  吴旻回到族中后,名望大跌,又经虞世南和欧阳询相劝,终于答应不再对抗新柳军。
  处理了吴氏之后,当地其他大家族如朱家、张家、陆家等也大为收敛。
  庞卿恽随后将军队分成五百人左右一队,共计在江都郡内足足设立了七十多个乡署,基层政权得以逐步建立,工作队也随之进入,当然,工作的顺利开展肯定还需要一段时间。
  萧正对庞卿恽的工作大加肯定,并亲自拜祭了在冲突中牺牲的工作队队员,其抚恤也一律按烈士标准。
  萧正在江都处理工作队一事还比较顺利。
  当初李子通进攻江都,杜伏威、沈法兴、臧君相也先后出兵,老百姓为躲避战事,纷纷逃离家园。
  现在江都战事结束,很多老百姓又陆续返回家乡,萧正接到消息不由大喜过望,这些人才是支持他的主要力量。
  萧正立刻让虞世南和庞卿恽做好百姓的安抚工作,按照新柳军的一贯政策,施粥、散粮,帮忙租买农具和种子。
  一时间,新柳军在江都郡名声大震,老百姓纷纷传颂。
  萧正这里进行的比较顺利,而刘简进攻乌江却遭到杜伏威所部顽强抵抗。
  杜伏威手下有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名为“上募”,这五千人全部都是精挑细选,身体强壮,装备精良,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深受杜伏威器重,这些人连赏钱都比别的队伍多三成,甚至一倍。
  所以,这支名为“上募”的队伍,对杜伏威非常忠心,且作战勇猛。
  杜伏威有十三个养子,其中他最信任、最器重的当属阚棱和王雄诞。
  此次为对抗新柳军,杜伏威便派王雄诞率上募军驻守乌江,为确保乌江不失,除了上募军之外,杜伏威还另拨人马五千,也听命于王雄诞。
  刘简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办法,王雄诞就是坚守不出,死守乌江城。
  如今已折损人马三千余人,仍然看不到丝毫破城希望,无奈只好回禀萧正。
  萧正打算起身,亲自前往乌江军营。
  还没等走,李渊使者颜相时到了。
  其实对杜伏威投唐,萧正当时得到消息很有些可惜,甚至后悔没派使者去游说杜伏威,不过后来想想,杜伏威明显是看好李唐才做的决定,换做是他新柳军,杜伏威还真未必瞧得上。
  但不管怎么说,杜伏威投唐已成既定事实,再多想也是无益。
  而新柳军出兵攻打杜伏威,对李唐来说其实没有任何损失,毕竟杜伏威还处于独立状态,李唐目前也无力插手其中。
  注: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公共厕所”这一概念出自于《周礼》。
  另外,让吴旻扫大街,灵感来自黄金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