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25章 冲销量的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On.My.Own》之外,另外两首歌,在前世的原作者或者说演唱乐队,名气就要大得多了。
  Simple.Plan和Black.Veil.Brides。
  前者有着“加拿大五月天”之称,这个说法多少带着点贬义的意味在里边。
  这支乐队从出道起就打着流行朋克的标签,不过后来就越来越偏向流行,朋克和摇滚的元素越来越少。
  尤其是到了2013年以后,简直不像是一支摇滚乐队,几乎变成了小鲜肉式的偶像组合,虽然年龄不那么小鲜肉就是了。
  这种情况,在朋克乐队,尤其是流行朋克乐队中很容易出现。
  因为朋克追求简单的风格,和流行有着太多的相似性,商业的元素稍稍浓一些,摇滚的味道就剩下不了多少了。
  很多以朋克风格出道的乐队,都有这样的问题,比如Fall.Out.Boy,Simple.Plan,All.Time.Low等等。
  在许多对摇滚有着执念的歌迷眼里,这种行为是毫无疑问的背叛。
  对于这种指责,实际上没有太多站得住脚的地方。
  一切仅仅只是利益驱使,仅此而已。
  有歌迷的一句话说的很中肯,时代不同了,如果不向商业妥协,坚持朋克,你连他们的歌都听不到。
  就连被誉为朋克教父的Green.Day,后期都开始向商业妥协,何况是其它的乐队。
  后期的Simple.Plan如何不朋克、不摇滚,姑且不做评判。
  这支乐队至少在第一个十年里,确实拿出了不少非常不错的【流行朋克】作品。
  这支乐队的歌,罗杰U盘里存有的不多。
  在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里,罗杰挑出了《Astronaut》这支单曲,加入到《怪胎》专辑中,排在第四位。
  ——这个排序仅仅只是按照歌词主题以及曲风变化来排,以保证整体的统一性,和歌曲本身在专辑中的地位或者说分量关系不大。
  这首歌,或者说它原本的专辑,几乎可以算是Simple.Plan最后一张带有朋克风格的专辑。
  虽然流行的比重已经高得有些过分,远远压过了朋克。
  这一首歌出现在《怪胎》专辑里,唯一的理由就是冲传唱度、冲销量,仅此而已。
  虽然它多少会拉低整张专辑在硬核摇滚乐迷中的口碑,但相比于带来的销量提升而言,这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毕竟这是一个商业化的时代,独立乐队坚持自我风格的选择固然值得尊敬,但如果想要成名,向商业妥协,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在乐队发展的初期。
  至于成名之后,地位足够稳固,那时候想怎么玩硬核都可以,反正会有足够多的粉丝买单。
  但很显然的是,乐队现在并没有这样的基础。
  而另一支乐队,名气比起Simple.Plan来要小得多,至少在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国家是如此。
  不过在北***lack.Veil.Brides乐队的知名度并不低,唱片销量也还算不错,是各大销量榜单的常客,尽管从未获得过较高的排名。
  这支乐队很有意思。
  他们的乐手技术都不错,主唱的嗓音也很有辨识度。
  但整个乐队却有点奇怪。
  后硬核的手法、流行摇滚的曲风、视觉系的造型、以及正能量的音乐理念。
  就像他们乐队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乐队。
  ——黑色面纱的新娘,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罗马的天主教会的修女加冕仪式。而众所周知,罗马的修女是禁止结婚的。
  罗杰对这支乐队,仅仅只是喜欢他们的歌,而不是其它。
  甚至于,因为乐队的视觉系造型太过于辣眼睛,罗杰几乎从不去看乐队的MV。
  演唱会现场要好得多,至少没有MV重那么辣眼睛的视觉系造型。
  和Simple.Plan的《Astronaut》出现在《怪胎》专辑中的原因一样。
  《In.The.End》,这首Black.Veil.Brides乐队的代表作,同样是为了冲销量而诞生。
  这首歌也是Black.Veil.Brides唯一一首登上公告牌前半区的单曲,并在单曲榜单上保持了超过二十周。
  尽管排名都不算高,但对于一支流行元素不那么浓的摇滚乐队来说,二十周的在榜时间,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事了。
  尤其是考虑到那是数字唱片的时代,这一点就更为难得。
  这两首歌,虽然都是为了冲销量而放进专辑里,但仍然需要做出符合专辑整体的改编。
  歌词方面当然是不需要的,本身就符合专辑的主题。
  ——如果从专辑整体的角度来解读的话。
  最大的问题在于歌本身。
  《In.The.End》还稍微好一点,虽然和另一首来自更加大牌的乐队的同名歌曲完全不同,但整体曲风上,摇滚的比重还是很重的。
  大段的吉他solo,虽然难度不高,但却是这首歌的亮点所在。
  尤其是从朋克摇滚的角度来看。
  罗杰所做的很简单,只是稍稍加重了吉他的音量,使其不会被声嘶力竭的人声所盖过。
  而另一首《Astronaut》,为了使其更具有“摇滚风格”,而不是变成一首纯粹的“流行口水歌”,要做出的改动就更大。
  首先是吉他和贝斯的失真,在罗杰的要求下,两人选择了颗粒感更粗、偏干燥、力度更强的失真音色,这样可以显著增加这首歌所缺乏的力量感。
  朋克摇滚很少像金属摇滚那样,使用非常强烈的失真效果。但是用得少并不代表完全不用。
  事实上,任何一支摇滚乐队,失真效果总是必不可少的。
  区别仅仅只是在于使用哪一种。
  除了失真效果的调整之外,罗杰还对这首歌的唱法做出了改动。
  不使用原曲那种洗脑式的流行唱法,而是运用沙哑干涩的嘶吼,在歌词本身与世隔绝的疏离感之外,又添加了一丝绝望的情绪。
  这样的一番改动下来,整首歌已经是面目全非,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虽然还保留着原作的特点,但给人的感觉已经变得截然不同。
  如果说原作里,朋克摇滚的比重最多只能占到百分之十五,在罗杰的调整之后,朋克摇滚元素的分量,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尽管这仍然是整张专辑里,朋克比重最低的一首歌,但也已经不再是power-pop,而是pop-punk。
  《Astronaut》、《On.My.Own》以及《In.The.End》这三首歌的录制,断断续续用去了超过十天的时间。
  这个效率并不算让人满意,不过摆在乐队面前的,只剩下最后两首歌的录制。
  两首慢节奏的摇滚,虽然是迷幻摇滚,但从曲风上来讲,和《Wish.You.Were.Here》有很大的相似度。
  不过在那之前,乐队首先要搞定其它的工作。
  先导EP中的四部MV的后期处理和剪辑已经完成,需要乐队参与到最终审核当中。
  ——虽然最终审核权在二十世纪娱乐手中,但乐队的建议,分量也相当的重,只要合情合理,或者说符合专辑的利益,绝不会被轻易无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