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三五章 转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点,并非细枝末节,而是事关文明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答案,自然也毋庸置疑,一旦人类文明走上正轨,进入2.0时代,全体民众的意志,完全基于整体利益而做出的判断,就是盖亚文明一切行动的准绳。
  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既然“第五次盖亚大战”并无关文明生死存亡,这种事,民众自决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自己的设想,大抵,来源于五岁时的久远过去。
  对微生物的恐惧、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一点也是民众的主流民意,但是在具体操作手段上,他并无必要,也无资格替民众做决定。
  想到这里,从椅子上起身,方然走出门外才想起这里是“里世界”,
  于是回到房间,借助计算机终端发布讯息。
  对盖亚生物圈的宏观生物,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根本上讲,这是一个意愿与现实条件的取舍问题。
  这一点,在西历1546年末,民众基本在平台上达成了共识:
  为维持生物圈面貌,同时清剿盖亚表面的一切微生物,人类,可以拨出资源、技术与时间,将原本横扫一切的暴力清扫,转变为依靠科技的长期、全面而细致之持久战。
  按这一设想,对盖亚生物圈,即日起暂时中止一切扫荡行动,指示“盘古”调整作战计划,在彻底摸清生物圈现状的基础上,以“微生物防控”与“环境改造”为新的突破口,动用药物与微机械等手段,逐步灭绝微生物。
  当今世界,微生物与宏观生物对人类的意义、威胁,截然不同,这是民众的共识。
  将一场歼灭战,转变为长期艰巨的“治安战”,换句话说,在基本保持盖亚生物圈现状的前提下,消灭藏匿其间的微生物,显然需要漫长的时间。
  这一点,民众们都理解,说实话人类现在也完全等得起。
  而文明2.0时代,具体的讲,人类居住世界的改造,也因此而可以提前一段时间进行,对人类文明而言,这反而比较有利。
  从旧时代,到新时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剧变,是重要体现。
  早在盖亚净土成立后不久,按计划,“盘古”就着手在南大陆、西大陆等地,建造四座技术验证设施,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这几座验证性城市,如今已进入试运行阶段,积累了经验,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那么接下来,盖亚净土的总体规划,就可以从“盖亚大战”转变为“建设新世界”,一边维持对微生物的高压态势,一边在盖亚表面,建立逾外界完全隔绝的封闭型城市,并在相关技术成熟后,逐步将“里世界”的人类迁移其中。
  对应“混沌”中枢的里世界,植根于现实的这一切,被命名为“表世界”。
  一边是虚幻,一边是现实,前者,比后者实现的时间还要早,这与旧时代诸多幻想作品里的情形很不一样。
  西历1547年,平凡的某一天,照例在“里世界”的某处醒来,方然起身,吃饭,坐在餐桌旁眺望窗外,他发现自己已十分适应这里的生活。
  会说回来,“自己”,现在究竟身在何处;
  是躺在意识迁移设施里、行将就木的老朽,还是“混沌”中枢庞大设施里一隅,流淌奔涌的生物电,抑或是“里世界”的寻常一员,
  现在这一点也不重要。
  什么是活着,在过去,受限于客观条件而拘囿于身体,一个人的自我存在,天然的捆绑在血肉之躯上,这问题的答案也就十分直白,不问可知。
  但现在,方然,和净土的全体民众,都清楚的知道,
  “正在思考的意识”才是“自我”,而非其他任何形式上的存在。
  譬如现在……抬手看一看手掌,用不着照镜子,方然能想起,自己第一次出现在“里世界”时的茫然,长时间搞不清自己的状况。
  其实,但凡看一下自己的“身体”,九十岁老朽与系统设定的二十岁年轻人,简直天差地别,行动起来的身体反馈也截然不同,这种久违的浑身轻松、充满活力之感,正是多少年前的模糊记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工整的一对诗词里,
  蕴含着怎样的感慨与嗟叹。
  而今天,这一切自然规律,已切实、或接近切实的被人类更改,想到这里,方然匆匆吃完早饭,他忽然间很想出门去走一走,看一看。
  在意识迁移日渐深入,按系统评估,编号6724008的迁移者已被允许接触同类。
  “里世界”之外,从大地,到太空,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中,卸下重担的阿达民,现在的心情,最主要的还是——好奇,在“表世界”顺利建成之前,提前几十年体验文明2.0时代的生活,正是他急切盼望的。
  多少年来,从五岁一直到九十高龄,自己、乃至所有先行者的奋斗、挣扎与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在西历1539年时,盖亚净土,已由民众同意而改名为“净土”。
  这一更改,在方然看来很合理,着眼于未来,人类文明显然不会局限于盖亚这一具摇篮。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若干天来,在“里世界”的城市中活动,方然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渐渐也生出些特别的感触。
  就像今天,吃过饭后出门,如果不凭借自己的双腿,就要搭乘交通工具,这一点看起来就和“里世界”的虚拟性质相悖,也有点“舍近求远”,毕竟既然环境完全虚拟,类似“任意门”这样的东西都可以有。
  任意门,一旦开启,就可以从物理距离遥远的A点,直接到达B点,现实中目前根本就不可能,只有魔术才办得到。
  但是在“里世界”,实现这一功能,比正常的道路通勤还简单。
  不仅是任意门,除此之外,凡此种种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人间奇迹,在“里世界”都皆有可能。
  尽管如此,眼前城市中的一切,仍然围绕传统人类的日常需求而设计,
  并无任何新奇之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