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名士兵所在的岗哨刚好是文清区外建筑物最少的地方。
  
      杜远离开岗哨走了不到五分钟,就在多起来的建筑物中看到了人影。
  
      他的前方有一个开阔的十字路口,路口的中央有一个大大的亭子,应该是末世以后才搭建起来的。
  
      亭子下面有一排五六张桌子,桌子后面只有三两个工作人员,坐在带靠背的椅子上,昏昏欲睡。
  
      在亭子的外面,有一面一人多高的木牌,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着,“登记处”三个大字。
  
      杜远虽然不懂书法,但也能看出来这几个字不是名家手书。
  
      “那个,请问,是在这里登记吗?”
  
      他将饿货停在亭子下面,来到一名显得稍微清醒一点的工作人员面前,轻声的问道。
  
      “唔,哦,好的,你要登记?”
  
      附近的人该来的早就来了,所以这些工作人员开始松懈下来,加上大中午的很少有人敢顶着太阳来这边,几个人在这里只是占个位置,有可能过段时间,这边的登记点就会撤销。
  
      被杜远惊醒的工作人员吸一口气,伸了个懒腰,说道:“姓名,年龄,原住址,还有,有什么特殊能力没有。”
  
      “特殊能力,那是什么?”
  
      杜远奇怪的问道。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你不知道特殊能力?”
  
      工作人员抬头,疑惑的看了杜远一眼,“你有自己的团队?”
  
      杜远摇摇头,“没有。”
  
      工作人员更好奇了,“那你是怎么在外面活到现在的?”
  
      旁边一个女工作人员看到杜远的脸色有些不好,连忙接过话题,说道:“一般来登记的时候,我们都会问问有什么特殊能力,比如跑得快,力气大什么的。因为现在这个世道,要是没有点特殊能力,真没办法一个人活下去。”
  
      “所以他刚才那么说话,并不是怀疑你什么,只是觉得你能活到现在,挺厉害的。”
  
      “这样啊,”
  
      杜远装作思考的样子说道,“我的耳朵比较灵敏吧,眼神也比较好,所以遇到危险能够今早发现,尽早逃跑,这个大概就是我能够活到现在的原因了。”
  
      他并不算是在撒谎,自从开始进化以后,他除了获得精神波动这个能力,整个身体素质也有很大的加强,眼神和听力确实很好。
  
      “哦,这样啊,那你的特殊能力就是目力和耳力了。”
  
      女工作人员说道。
  
      先前的工作人员在桌上写写画画,最后递给了杜远一个烟盒大小的塑料卡片,上面刻出凹槽,然后用黑色的颜料填充了上去,写着杜远的一些基本资料,还有一串长长的数字。
  
      难得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出一个东西来。
  
      “这是你的身份牌,不管是接任务还是其它事情,都用得到。”
  
      “这么个东西,丢了怎么办?”
  
      杜远看着有些粗制滥造的塑料牌,说道。
  
      “丢了就补办啊,反正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记录下来了,随时可以补办,你也不用把这个东西看得太重,我们做这个,主要是为了便于统计和管理。”
  
      女工作人员说道。
  
      “好的,那我可以进去了吗?”
  
      杜远收好了身份卡,问道。
  
      “可以,顺着这条路进去,过了河,就是主城区了,你可以自己找地方吃饭,也可以找工作人员,就是带着袖章的人。”
  
      工作人员指了指自己的胳膊,上面有一个红色的袖章,上面写着津港市避难所。
  
      “他们会跟你介绍避难所的基本情况,不过,不管是住所还是其它的事情,都需要你自己做决定。”
  
      “好的,多谢了。”
  
      杜远绕开亭子,往避难所驶去。
  
      这个时候,他才正式感受到一线大城市和自己老家保州市的不同。
  
      不管是保州市,还是狮城,在末世以后,都是少量军队护着部分幸存者,在某个离城市不太远,又不太近的地方建造避难所,然后所有人都心惊胆战的防备着丧尸突袭,并且还要经常外出,寻找食物等物资。
  
      所以白天时候,避难所大街上一般看不到人。
  
      津港避难所就大不相同。
  
      自从过了大桥,眼前的生活气息立刻浓郁了起来。
  
      大街上许多打着伞到处走的人,在路旁的商店进进出出。
  
      路边还有不少地方支起了货摊,售卖一些物品。
  
      可能是白天的原因,摊主都躲在了路旁的房屋中。
  
      杜远正要仔细看的时候,一个人打着伞,来到了车前。
  
      “大哥,你是新来的吧,需要向导吗?”
  
      由于在避难所内,杜远就没有过多的戒备,降下了车窗。
  
      “我不用向导,我要找工作人员……”
  
      他记着刚才登记的那些人说可以找这里带着袖章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咳,那些工作人员就简单和你说下注意情况,你要是想详细了解避难所,还得找我。”
  
      来人抬起了伞,露出了真实面容。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头发胡须收拾的比较干净,就是身上的衣服显得有些旧。
  
      “为什么呢,这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吗?”
  
      杜远不解的问道。
  
      “工作是工作,可是也分好好干和不好好干不是,介绍好了没奖励,介绍不好也不挨罚,那谁还好好干,大热天的,回家睡觉多好。”
  
      男子理所应当的说道。
  
      “所以,就有了你们这个行业?”
  
      杜远看着男子说道。
  
      “需求决定市场嘛,我要价也不贵,五百克米就行,我陪您一天,您看怎么样?”
  
      男子说着,伸出了五根手指头。
  
      杜远坐在车上,四处查看。
  
      目光所及之处,并没有带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反倒是看到了几个打扮和眼前男子差不多的人。
  
      “他们也是导游?”
  
      杜远指着那几个男子说道。
  
      “需要这么多的导游吗?”
  
      “前段时间需要,现在不需要了。”
  
      男子说道。
  
      “以前来的人多,这么些人都不够,经常是一个人给两三伙人一起讲解,慢慢的该来的都来了,需要导游的地方就少了,您是今天头一个来这里的,估计也是唯一一个。”
  
      “所以,五百克米,我陪您一天。”
  
      杜远从车里拿出了一袋压缩饼干,扔给了男子。
  
      “喏,这里是五百克压缩饼干,足够了吧。”
  
      “唉唉,够,实在太够了,您都给多了。”
  
      男子拿着饼干,连连说道。
  
      杜远刚来,并不了解这里的物价。
  
      市面上大多以大米白面当做衡量物品价值的标准。
  
      压缩饼干营养均衡,存量不多,价格远远高于大米白面,大致在两倍到三倍的样子。
  
      杜远给的这五百克压缩饼干,相当于一千五百克大米。
  
      “拿着吧,一会你好好给我介绍下就行。”
  
      杜远摆摆手道。
  
      “好嘞,您请好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