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外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州节度使,麾下八千兵马,率为水军,平日在太湖操练,可沿运河北上援王审琦,溯长江南下进逼应天府。
  润州节度使,麾下一万兵马,步、水都有,是京畿几个节度使中实力最强的,也是劣迹最少的,至少能约束住士兵不去烧杀掳掠——这也跟他们里金陵最近有关系。
  无为军节度使,麾下五千人,步兵居多,离得最远,行军最慢,实力最弱,也是宁采臣他们二十三人一鬼的目标。
  无为军节度使选的扎营地点很巧妙,四周都是平原,在月亮和火把的照耀下纤毫毕露,防止偷袭。
  辕门、粮草、中军这些地方都有人严密把守,一个时辰换一班岗,五千人的军队管理的井井有条。
  “军治的不错,可惜选错了路。”宁采臣说道。
  离大营两里处有一山——江淮平原的山,其实只有三五百米高,就是个小土坡,他们二十三人一鬼就隐藏在上面,通过李中之随手划出来的“圆光术”来观察敌情。
  “治得不错?那是他家学渊源!”燕赤霞显然有些意见,“他家里时代都是藩镇,当然会治兵,恩威并施谁不会。”
  “大兵要闹,就抽出来几个刺头狠狠地杀一通,而后加以犒赏。打仗的时候驱使民夫、死囚做敢死队,自己的精兵做预备队,许其大肆烧杀抢掠,部下当然听话。”
  燕赤霞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曾经做过凤翔府判官的他,显然对这些老派藩镇的作风很是熟稔。
  宁采臣观察了一会儿,看到无为军节度使走进了中军帐,回头说道:“燕兄,一会你御剑上天,截杀漏网之鱼,毋使一人逃脱——逃了一个,左近村民就有大难。”
  “各位中官,”宁采臣拱了拱手,“你们一会看我的信号,先发火,再鼓风。”
  剩下这二十人都是马德音特意培训出来杀人放火的小太监,在宫里读书识字,接受起法术来并不难。
  真灵图上的能力,大部分都很好学,因为这是给人道正统培养工具人用的,所以,这二十人里,【火神劫】人人都会。
  但是鼓风用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就只有两个人会,宁采臣和一个小太监——因为需要浩然正气和精神力同时发动。
  “李先生,小倩,动手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也有三斤钉,阎王爷再落魄,那也是阎王爷。
  李中之哆哆嗦嗦地掏出一个小瓶子来,脸露犹豫之色,想了想,用手指蘸出来一滴。
  这是忘川河水,又叫黄泉,上接碧落,下通血海——不过,在地府陷落之后,李中之手里这瓶是最后的黄泉水了。
  这一滴水在李中之法力的作用下弥散在天地间,几乎看不见,铺展到了对面五千大军的营帐里。
  巡逻的士兵一个个精神宁静,物我两忘,进入了冥想的状态,而睡着的那些,则谁的更香。
  这是黄泉水最基本的作用——安魂,无论任何鬼类,只要落入黄泉,都会安然被忘川融化。
  之所以只用那么点,不是李中之害怕黄泉的其他特性——例如清洗记忆,消除因果,融化万物——把五千人全干掉,而是怕黄泉水用的太多。
  他还指望着一瓶水重建地府呢。
  聂小倩营造了一个幻境,把唯一有可能反抗的随军和尚罩了进去,随后——
  宁采臣手里的火球甩了过去,身后跟着整整二十发脸盘大小的【火神劫】,点燃了营帐,粮草,和他们携带的一架射石砲。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朗诵的声音响了起来,在冷兵器时代,火攻永远那么有效。
  而在另一路,秦翰他们,也在诵这首词。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秦中使,他们还有一里。”
  “好!”秦翰神情冷厉,表情严肃,丝毫不像个太监,“弩手准备,鸣镝为号。”
  他带的这一千弩兵乔装打扮,从商队、镖局等多个途径潜入到了江边两岸,就是为了伏击常州节度使的五千水军。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
  这是石守信年前给赵德芳派的兵马,作为跟他爸爸赵匡胤关系最好的戍边节度,石守信对小皇帝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
  一千训练有素的步兵,这是赵德芳的底牌。
  常州节度使的兵已经出现在了视野中,艋艟斗舰,长楫短帆,拍杆撞角,吊斗铁锚,两岸的众人已经能看到水兵部队的全貌了。
  一声尖锐的响声传来,一瞬间,数十条船上的火把都举了起来,“敌袭”的声音在岸上也听的到。
  一千发火箭有层次地落在了船上,随后又是一千发,再一千发——他们一人三弩,都提前上好了弦。
  慌乱的水军让火势变得更加不可控制,“扑通”、“扑通”下水的声音不绝于耳,没人管他们,因为秦翰接到的命令,是船不能过,尽量杀人。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身边数十个儒生把爹死娘改嫁的声音都拿了出来,怒吼而出。这是这些年来,被二大王打压的保皇派士子,他们大多数都沉沦下僚,在州县、监税这些不痛不痒地职务上打转,等的就是今天!
  “豺狼蹑高位,英才沉下僚,这种局势终于要结束了。”秦翰身边的儒生流出了泪水,更多的人则瘫倒在地上——这种法术的消耗还是很大的。
  数十道齐心协力的精神力震荡,在江面上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风,浪头高达数十尺,把常州节度使的水军拍进了江底。
  秦翰困难地运用神识,遁往高处,看到了一头犀牛。
  “我这路大胜!”
  最后一路,毕士安收到了消息。
  “李节度,你素无劣迹,专心练兵,只不过是承了二大王的人情,何必趟这趟浑水。”
  毕士安坐在马上侃侃而谈,“我有一万骑兵,你这一万兵马不过是步兵,或是上岸的水兵,厮杀起来,恐怕李节度多年心血化为乌有。”
  “如今无为军节度使、常州节度使已经授首,外城、皇城都在陛下掌握之中,不如我二人静观其变,若是二大王胜了,士安自刎,李节度平添一万僚属。”
  “若是陛下胜了,李节度也并未从贼,可保荣华富贵,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