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十四章 沉睡的猛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人帮忙空着手来可不行。
  曹操和孙权当然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这也是刃心作为决断的衡量要点。
  现如今四分天下的局面,随随便便攻打其中一个国家,如果和其他两个国家的关系不搞好,被人背后捅刀子是致命的事情。
  这四国之中,由以曹操面临着刘备,孙权,刃心三人的夹击,处于中心最为危险。
  因而他的举动,也每每都是最为大胆。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也是曹操一直找麻烦的一个原因吧。
  那么假设曹操愿意放弃本身对于他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的司隶给刃心。
  而孙权,如果他也愿意许诺给刃心徐州,这个本来在吴国内部也没多少人认为可以守住的州郡。
  这样一来,刃心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刃心有三种选择,也可以说是有两种,甚至于一种。
  一是不计前嫌帮助孙权抗曹,并在关键时刻联合刘备合围曹操,以达成,晋,吴,蜀,三国联军吞灭魏国,最好可以平分整个中原的美好构想。
  二是帮助曹操对付孙权,一起瓜分江东的同时,顺便报昔日的反叛之仇,以及两次进犯徐州的怨气,安定整个后方。
  三就简单粗暴一些了,也许是有些令人无法理解,但还是需要提出来,那就是两不帮,选择收下曹操送给刃心的司隶,转而进军潼关,正面怒怼刘备。
  这三种选择,其实真的要选,刃心选哪一个看起来似乎都没有错。
  每一个选择都有选的道理,每一个选择的放弃,也会有足够的理由。
  司隶和徐州并不算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司隶对于曹操本来就已经没有多大用,一旦曹操那边开打,刃心这里按兵不动,就已经算是帮他了,至于徐州,孙权如果守不下来的话,交给刃心,和那个时候曹操将徐州交给孙权是一个概念。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会让贼人得逞。
  故而这个司隶和徐州,刃心看起来白白收下没有什么问题,可实际上,算是借花献佛了。
  曹操这是在给自己定心丸的同时,给刃心上交一点安保费的意思,不过从他先给孙权发书信,然后给刃心发书信的先后顺序来猜测,无论刃心这边什么反应,这个孙权他怕是要打定了,这两个人毕竟还是有仇的。
  孙权也是招惹太多人,刃心和曹操现在都对他的言行有所不齿,只是碍于某些“情面”,不好发作出来。
  刃心到了现在也不在意徐州,只是孙权如果愿意物归原主,即使不是完璧归赵,刃心也应该不会拒绝。
  如此一来,岂不是选择第二种策略就最好了吗?
  可实际上而言,刃心要是都不在乎司隶和徐州的话,选择第二种策略对于刃心反而没有什么吸引力。
  刃心并不在乎对于孙权的仇恨或者怨气,而且即使孙权被灭,他也并不认为,后方就真的可以安定下来,瓜分江东,这种事情对于刃心更是“遥不可及”。
  试想刃心和曹操一同出兵伐吴,即使攻破了吴国,以徐州作为战线和曹操争夺江东,没有精锐水军的晋国真的占有什么优势吗?
  他的大本营到底是在河北,而不再荆州。
  刃心不可能同意和曹操一起打败孙权,即使拿到了徐州,可出卖了孙权就相当于把整个江东拱手让给了曹操,到时刃心后方何来安定的说法。
  这种事情,刃心也当然不愿意看到。
  那这样一想,反倒是第一种选择会比较靠谱一些,晋,吴,蜀,三国的兵力攻破魏国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公平的平分整个中原,似乎才是最为稳妥的,曹操就在刃心的眼皮子底下,刃心不用担心舍近求远的问题。
  可也正是因为这是在刃心眼皮子底下,所以他才不会那么傻,把战火烧到自己脚底下,还将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反而去和别人平分。
  曹操的地盘迟早是刃心的,如果这么假设,他根本没有必要和吴蜀联盟。
  况且,之前刃心和孙权一起联盟就没有打过曹操,吃过上一次的亏,有了教训,刃心不想打无把握之仗。
  再说了,于情于理,曹操这一刻也算是给他白白送来了司隶这样的领土,他这个时候反而总是想着捅别人的腚眼子,会不会显得有些太不地道。
  刃心不是这么损的人,他和孙权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当然了,这就只是说笑了。
  刃心不会出于这种考虑,却是由于,如果在他看来,曹操若为奸雄,那么蜀吴就有点过于老奸巨猾,这两个加起来是不会比曹操好对付的。
  如果让刃心选择,他之前没有打得过曹操,这一次如果有机会,他宁愿再去和曹操这样的人交一次手,双方真正拉开阵势在战场上分出一个高下来,也不想和刘备以及孙权,这样亦如同蛇鼠一般的人打交道。
  不止是费劲的问题,而是他真的不会认为,按照预想三分天下之后,他能够打赢之后的两个国家。
  蜀吴这种国家弱小的时候是弱小,可一旦强大起来,就是真的强大,不是那么好扳倒的。
  因此,刃心如果将假想敌选定为曹操,以达成这样的一种两者之间最终进行“楚汉争霸”的战略构想为目标。
  这一刻刃心反而不愿意看到曹操这个对手首先退出这场游戏,否则留下刘备和孙权到底就显得有些没有意思了。
  那么先后算下来,这三个选择当中,只有看起来最令人无法理解的第三条,这第三条选择反而最为靠谱了?
  刃心只能选择的一个选择,竟然是这个第三方案?
  引军潼关,正面肛刘备?
  事实上却不是靠谱不靠谱的问题,不是刃心只能选择这个方案,而是刃心其实只有这一个选择。
  他已经不能再等了,关于刘备的问题,不是他刻意忽略,放纵他发展,而是一直没有时间空出手来去处理。
  从他两年前南下失败时,他就已经错过了一个打压刘备的机会。
  让他的蜀国在这数年间成功发展了起来,以至于到了现在,令刃心也不敢小觑的一种程度。
  如此的韬光养晦,其目的和图谋是有些令人心惊的。
  加上这一次如果刃心选择了第一条策略,三方围攻曹操而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战果,那么就不只是蜀国,连吴国也有可能发展起来。
  到时吴蜀联合攻曹,也是一个麻烦,到时刃心在打与不打之间又要陷入被动局面。
  哪怕刃心选择第一条策略,坐视蜀国不断变强,本来也就是一种无形之中自取灭亡的行为。
  而关于刘备的问题,刃心在初期是有考虑到的,他原本的想法是在两年前南下攻陷兖州之后,便立刻令高顺和沮授分兵两路,一路随同他攻取刘备的益州,一路支援吕玲绮攻陷徐州,进而一路平推过去。
  当然那一次的战略在根本方针上有错误,导致后面的一切成为了空谈,之后这数年间的耽误也是令刃心错失了一个又一个机会。
  那就是北上雍凉由他来完成的同时打压当时的刘备势力,刃心最终没有来得及做到这件事情,导致在他的侧翼方向,这数年间凭空出现一个强大国家,这如何不令刃心产生不安和忧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自己的身边沉睡着一只随时有可能醒过来将自己吃掉的老虎,谁也不会安心的。
  这才是刃心为什么要打击蜀国的原因,他没有多少时间了,现在已经够晚了,如果再晚一些,就怕来不及了。
  现在的蜀国虽然强盛,但还没有到了刃心无法击败的一个地步,正好他也休养生息恢复了两年。
  曹操他不一定能够打赢,那么昔日那场没有打完的官渡之战,刃心反倒是颇为感兴趣结果。
  毕竟,有曹操在一边牵制孙权的情况下,刃心打刘备还是有一些安全感的。
  且于情于理,如果说三国之中,刃心最应该先打谁,也自然正是蜀国。
  刃心不能够将刘备留在最后,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比最后留下曹操和孙权都要危险。
  刃心只有先干掉刘备,才能方便他接下来的道路。
  谁让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是如今被大众认可的汉室宗亲,何况汉献帝如今还在刃心的手中。
  蜀国一旦强大,刃心没有任何优势不说,汉献帝就真的成了双刃剑。
  刃心,曹操,孙权这样的人到底在某种意义上还是相同的一类人。
  都是属于非刘姓的异性诸侯,故而这一点上大家都一样,也就没有什么高低长短之说。
  却是刘备不同,他称帝,算是某种程度上,最为合乎理法的,这样一来,反倒是刃心在这方面占不到便宜。
  故而,刃心不可能将这个刘备流到最后。
  至此三个选择都已经考虑过了,答案到了最后,似乎反而锁定了第三条上。
  结果也就毫无疑问了。
  可正是因此,反而才是刃心冷笑的时候。
  只因啊,这一刻,不止是曹操和孙权给刃心送来了书信。
  就连刘备,也是同样的。
  刘备的书信算是姗姗来迟,却终归还并不晚。
  那么刘备又会给刃心带来什么信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