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五十六章 纠结的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已是十月初,等到刘巴进入关中,刘奇将诸项事务一一交代,和刘巴密谈一番以后,这才率着大军缓缓从商山道返回南阳。
  
      也没来得及去宛县,刘奇就这样光明正大的率着队伍,从丹水过郦国,直奔新建的镇平城而去。
  
      刘奇归来之后,当仁不让的跨入了自己预留的府邸之中,跟随在刘奇身旁的黄权,此刻,却化身成了催债大哥,除却士孙瑞、皇甫嵩、法衍、伏完等寥寥几人,黄权毫不客气的给这几人划拨了宅子之外,就连赵温、杨彪等人,也没逃过黄权的盘剥,可这两个家伙都是世家出身,这点钱财,还是付得起的,就连这二人都出动了,其他人,哪里逃得过黄权的毒手。
  
      与此同时,刘奇没有归来,就是朝廷公卿百官,也只能吃老本,就是他们下令南阳供给,可阎象也只是各种推脱,一时间,众人都翘首以待,听到刘奇归来的消息,一个个恨不得都要扑到刘奇身边来。
  
      次日一早,刘奇还没有睡醒,就接到了阍人的通传,陛下请襄阳侯上朝。
  
      朝堂上虽然只剩下三瓜俩枣,可是这大汉的威仪,丝毫不容小觑,看着宣室大殿外一个个面上如释重负的官员,刘奇独自端立在殿外,没有同任何人打招呼。
  
      “上朝……”
  
      随着大殿两旁禁卫口口相传的呼喝,宣室大殿的宫门缓缓被拉开,一众官员井然有序的站在两侧,就在刘奇愣神的功夫,太尉周忠看到愣神的刘奇,开口招呼道,“骠骑将军,和老夫一道走吧!”
  
      刘奇和周忠联袂而走,看着周忠手中的笏板,心中微微一愣,自己,好像还没有用过这东西,可刘奇也不以为意,含笑问道,“太尉大人,进来迁居新都,一切可安好?”
  
      周忠颔首道,“多谢骠骑将军挂念,老夫一切安好,有劳侯爷挂念了。”
  
      百官在席上坐定,刘协这才缓缓从屏风后转过,看到站在三公身旁的刘奇,刘协迅速朝着身旁的苗祀吩咐,“快快与皇兄赐坐。”
  
      刘奇坐下之后,冲着刘协拱手道,“多谢陛下厚爱。”
  
      刘协这才朱唇轻启,开口说道,“皇兄无需多礼,皇兄为我大汉扫除李傕、郭汜等余孽,功莫大焉,今日特赐骠骑将军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专席独坐。”
  
      这四项,虽然对于刘奇来说没什么,可是天子说出口,那对于刘奇而言,可以说是优宠至极,刘奇也不便拒绝,当下再次拱手道,“多谢陛下。”
  
      刘协也不犹豫,开口说道,“先有董卓、后有李傕、郭汜等贼人,肆虐朝堂,如今朝中公卿之位甚缺,不知道皇兄可有英才推荐,为我大汉效力?”
  
      刘协主动示好,刘奇心头多多少少有些惊讶,随后带着几分诧异看了刘协一眼,看来,这天子在屈服的同时,心中也别有筹谋,看来,天子背后,还有高人呐!
  
      刘奇拱手道,“陛下,臣麾下有贾诩,乃是贾谊之后,书礼传家,文武双全,颇有当年涿郡卢子干的风采,此次进击长安,此人出力不小,更是亲自率人斩了西凉贼子李傕首级,可以为陛下效劳。”
  
      看到刘协表情略有迟疑,张济也不犹豫,拱手道,“陛下,臣卫将军张济,有话说。”
  
      刘协点了点头说道,“张爱卿有什么话,那就说罢!但直言无妨。”
  
      张济含笑说道,“陛下,贾诩贾文和,与臣也薄有交情,此人与故太尉段颎亦有通家之好,文武双全,倒是值得陛下重用。”
  
      刘协也不犹豫,开口问道,“皇兄、张爱卿,二位以为,此人可以当何重任?”
  
      刘奇拱手道,“陛下,为了护卫陛下安全,臣以为,此人可当得光禄勋之位。”
  
      张济毫不犹豫,拱手道,“臣附议!”
  
      刘协开口看向厅中众人,“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光禄勋本就归属太尉掌管,更何况,这是刘奇的第一个提议,自然不会有人跳出来找事情,当下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周忠。
  
      周忠不慌不忙,缓缓冲着刘协拱手道,“陛下,臣太尉周忠,有事奏。”
  
      刘协开口说道,“周爱卿直言无妨。”
  
      周忠温婉说道,“陛下,此人既然有功于朝廷,陛下自然不能薄了忠臣义士之心,更何况此人亲手斩了李傕首级,又是当年贾谊之后,端的是文武双全,老臣以为,此人出任光禄勋,才是我大汉民心所向。”
  
      刘协也不犹豫,开口说道,“钟繇、拟诏,公车征贾诩为光禄勋。”
  
      随后刘协又将目光投向了刘奇,“皇兄,如今朱儁老大人留守长安,这太仆之位空缺,不知道皇兄可有良才举荐?”
  
      刘奇面上没有丝毫变化,心中却泛起了一些波澜,这天子,是打算试探试探自己的底线啊!看来,就是将他放到南阳,这小家伙心中也是不安分的很呐!
  
      刘奇拱手道,“颍川荀氏,乃是我大汉名门望族,门人弟子更是德才双全,自从荀慈明逝去,这朝堂上便少了一股雅致,如今有荀悦荀仲豫,隐居颍川,此人德才俱全,臣窃以为,此人可当得太仆之位。”
  
      司徒淳于嘉也不犹豫,冲着刘协拱手道,“陛下,荀氏门人,忠君爱国,确实当得此要位,臣附议。”
  
      刘协颔首道,“荀神君之后,确是我大汉忠良,当得起这太仆之位。
  
      韩爱卿,令尊当年与荀神君、陈太丘、钟季明合称颍川四长,相交莫逆,不知你以为,皇兄的提议如何?”
  
      韩融当下拱手道,“陛下,荀神君门人弟子,德才具备,忠君爱国,确实当得起这太仆之位,臣附议。”
  
      刘奇偏过头说道,“钟繇,拟诏,召颍川荀悦为太仆,公车接任。”
  
      刘协含笑看向朝中诸卿,“不知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奏?”
  
      大司农士孙瑞拱手道,“陛下,臣身为九卿之一,又兼任尚书仆射,协助陛下处理政务,着实是力不从心,还望陛下从公卿百官,天下名士中,择取一良才为郎中令,协助陛下处理天下政务。”
  
      这个事情,关系到实际权力的掌控,刘协可不敢大意,虽说郎中令不过千石,可掌握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朝会之后可单独奏事。
  
      看到士孙瑞投来的神情,刘奇会意一笑,这士孙瑞,投桃报李,同时也将自己置身事外,让自己避祸在外,士孙瑞心中清楚,如今在荆州,有刘奇掌权,这中朝,刘奇定然要涉足,如今自己率先表明态度,一来是向刘奇示好,二来也是给自己一条退路。
  
      对于士孙瑞这一手,刘协心中很是不满,要是一个士孙瑞,自己还能拿捏,本想着这家伙还是个忠臣义士,谁想就这么红果果的将自己给卖了,可士孙瑞开口,这是很明显的在向刘奇示弱,要是自己开口,这中朝,说不定还有些作用,可自己要是不开口,那这中朝,说不的就是一个摆设了。
  
      刘协语气中带着几分冰冷说道,“那不知诸卿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司空赵温拱手道,“陛下,臣司空赵温,有话说。”
  
      看到刘协轻轻颔首,赵温这才继续说道,“陛下,陈留蔡邕蔡伯喈,乃是我大汉宿儒,德才兼备,更兼精通四书五经六艺,又精通书法音律,乃是我大汉不可多得的良才,当可升任这郎中令一职。”
  
      听到赵温的话,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刘奇,朝廷公卿百官已经到了南阳这么久了,谁还不清楚,刘奇的妻子是蔡邕的女儿,这士孙瑞和赵温,一唱一和,分明是在向刘奇卖好,以期在荆州,获得更大的权益,本来是好事,可看到刘奇脸上肃穆的神色,众人纷纷感到一丝不妥,一时间谁还感言。
  
      刘协被逼到这个地步,当下哪里还有话说,带着几分惫懒说道,“不知诸卿可有异议?若无异议,那就诏令蔡伯喈出任郎中令吧!”
  
      刘奇当下毫不犹豫的拱手道,“陛下,臣骠骑将军刘奇,有异议。”
  
      听到刘奇的话,刘协脸上也多了一抹不可置信的神色,刘协当下压下心头不悦的神色,开口问道,“皇兄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刘奇拱手道,“陛下,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选才不择生。蔡伯喈心思旷达,博古通今,于经典之道,当世少有,可论到帮助陛下处理政务,治理天下,臣有更好的人选。”
  
      “嘶……”刘协倒吸一口凉气,这刘奇,是准备和自己撕破脸么?朝中公卿都已经推举了这家伙的岳父,他还不满足,到底是想干什么?
  
      可事已至此,刘协也不好再说什么,当下颔首道,“哦?不知道皇兄准备举荐哪位英才?我大汉居然还有乡野逸才的才能,胜过蔡伯喈,看来,朕真是孤陋寡闻了。”
  
      刘奇含笑说道,“陛下莫非忘了,如今南阳太守,乃是陈纪陈元方,至德至才,可以当得此众人,还望陛下明鉴。”
  
      听到刘奇的举荐,众人有些愣住了,刘奇的推举,又是颍川士人,之前推举的是颍川荀氏门人,现在又推举颍川陈氏,可刘奇这话既然说出口了,众人也无力去反驳。
  
      刘协也松了一口气,陈纪这家伙自己听说过,名头大得很,当年董卓强征都没强征来,现在既然出仕,在刘奇麾下担任南阳太守,那自己征召其为郎中令,凭借着自己的身份,也不难将其拉拢到自己麾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
  
      刘协当下带着几分轻松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不知骠骑将军此议如何?”
  
      太尉周忠拱手道,“陛下,陈元方乃是当世名士,区区一郎中令,倒是有些薄待了,老臣以为,不妨再加其为大夫,以示优宠。”
  
      司徒淳于嘉也拱手道,“陛下,臣附议。”
  
      少府杨彪拱手道,“陛下,臣附议。”
  
      …………
  
      看到厅中众人附议,刘协颔首道,“拟诏,召陈纪陈元方为尚书令,加中散大夫,公车特征。”
  
      赵温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心中胆寒不已,这个时候,当然是跳出来洗白自己,赵温可是清楚得很,这位襄阳侯,可不是什么善茬,如今朝堂上谁做主,这家伙比谁都看得清楚。
  
      赵温也不犹豫,拱手道,“陛下,臣司空赵温,有事奏。”
  
      得到刘协的应允后,赵温侃侃道,“陛下,如今新都初营建,大小事务未定,司隶校尉一职空缺,陛下当召选贤才充任,以示我大汉礼法尊荣。”
  
      “可!”刘协轻轻点了点头,这次他学聪明了,没有开口问公卿百官,反而将目光投向了刘奇,刘奇这先声夺人,随后又疾步退却,着实让这小天子看不透,这位年少成名的侯爷,到底想干些什么。
  
      “皇兄,不知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举?”
  
      听到刘协的话,刘奇心中多少有些炸毛,好歹你也问一问公卿百官的意见,我才好继续插手,你这一开口就问我,是逼着自己成为第二个董卓啊!刘奇不知道,自己是该说这小天子聪明,还是骂这家伙蠢呢?
  
      不过刘协已经出言询问,刘奇也不避讳,这才到新都镇平,自己参加第一场朝会,要是自己退了,那可就受制于人了,更何况,在戏志才的提醒下,二人对策,已经将这事情给提出了个章程。
  
      刘奇也不犹豫,开口说道,“陛下,益州刺史扈瑁扈元珪,亦是我大汉良才,臣以为,此人可当得司隶校尉之重任。”
  
      看着刘奇毫无波澜的面孔,端坐在明堂上的小天子心中却犯了难,这襄阳侯的这一手,是什么意思呢?占据了益州却让朝廷派遣的人出任益州刺史之位,现在突然又将此人调回朝廷出任司隶校尉这等位置,到底是什么打算呢?
  
      看到刘奇脸上那抹笑容,刘协心中一个咯楞,他忽然想到一个词:交易。莫非,自家这便宜兄长,是想告诉自己,将扈瑁调回长安,出任司隶校尉,益州刺史的人选交给他,那这司隶校尉的位置就交由自己处理,要是扈瑁占着益州刺史的位置,那这司隶校尉的位置,就要由刘奇的人手充任了。
  
      到底是选择益州这块外援之地?还是选择能够制肘百官的司隶校尉呢?刘协心头一时间纷乱不已,不知如何选择才好。()三国奇公子更新速度最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三国奇公子》,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