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文物无贵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笔对我来说,也太难了一点了。”
  
  康正勇怔怔地看着面前这幅古画,在心里对自己说道,“也不只是我,魔都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里,好几个资深修复师都不会自己接笔呢。”
  
  “愣着干什么呢?”
  
  向南看到康正勇在那儿发呆,也不动手调制颜料,忍不住开口说道,“接下来就该全色了吧?我对你要求不高,达到‘三面光’的水准就可以了。”
  
  这么长时间接触下来,向南也对康正勇了解得颇深。
  
  他这人,优点很明显:听话、老实、肯干。
  
  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没什么目标,你说到哪儿他就到哪儿,不会少走两步,但也绝不会多走一步。
  
  所以,有时候,向南就得给他设一个点,让他自己去努力达成。
  
  全色“三面光”,也就是古画的正面和两个侧面都看不出补洞。
  
  这在古书画修复全色工艺里,算是第二等水平了。
  
  最厉害的,当然是全色“四面光”,这是指正看、倒看、左右两侧看,都看不出补洞。
  
  全色“四面光”,是最为理想的修补效果。
  
  当然,全色“四面光”也是最难达成的,即便是专家级修复师,也很难每次都做到“四面光”,最多的还是“三面光”,甚至还有“两面光”的。
  
  “‘三面光’?”
  
  康正勇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但很快点了点头,“好的,老师,我尽力而为。”
  
  以前在修复古书画时,他在全色工艺中,也曾做到过几次“三面光”,但更多的还是“两面光”。
  
  如今,向南要求他必须达到“三面光”,这要求不算高,但肯定不算低了。
  
  “不是尽力而为,是必须达到‘三面光’,争取‘四面光’。”
  
  向南纠正了他的话,稍显严肃地说道,“你要尽快摆正你的心态,咱们现在可不是在博物馆的修复中心里,要做的也不是保护性修复工作。”
  
  “咱们的文物修复工作室,面对的客户都是收藏家、古董爱好者,他们要求的是商业性修复,通过你的双手修复的这些古画、古籍,都很有可能会上拍卖会的。”
  
  “你的一个步骤没做好,那这件古画的价值,也许相差的就是几万几十万,再贵重一些,那损失就更大了。”
  
  说完,向南就定定地看着康正勇,问道,“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了吗?”
  
  “明白了。”
  
  这一刻,康正勇感觉身上的压力陡增。
  
  原先在魔都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里,他所做的那些修复工作,可没有那么直观的价值体现。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做到全色“三面光”,这幅画也许能拍到100万,如果我只做到了“两面光”,它就只能拍到70万,或者更低?
  
  当然,也许古画拍卖并不只是看这些方面,或许还要更复杂一些,但老师想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老师放心,我肯定能做到‘三面光’,努力争取做到‘四面光’!”
  
  康正勇看着向南,语气坚定地作出了承诺。
  
  在这一刻,他发现原来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居然有这么大的价值,内心里居然还有些小雀跃。
  
  “嗯,全色的技巧你都懂了,无非是多试色几次,你慢慢来,不用急。”
  
  向南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道,“全色之后的接笔,也由你自己来做。”
  
  “老师,接笔……”
  
  这一下,康正勇确实有些方,他都不了解这幅古画的作者高翔的画风,怎么接笔?
  
  “我说了,我不急,你慢慢来。”
  
  向南瞥了康正勇一眼,慢吞吞地说道,“不了解作者,那就去查资料,不懂画风,那就多看他的作品,多了解一下这些作品诞生的背景。”
  
  “还是不懂的话,那就临摹他的作品,等你什么时候能做到以假乱真,那就可以开始接笔了。”
  
  康正勇:“……”
  
  临摹到可以以假乱真?
  
  我这是一辈子都要跟一幅画较劲到底了吗?
  
  向南倒是没有管他具体怎么做。
  
  身为老师,给学生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就可以了,至于具体怎么实施,那就看学生自己怎么选择了。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适用的方法也不会一样。
  
  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将康正勇扔在一边,向南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台前,准备开始修复古陶瓷。
  
  上次从闫思远那里,一次性拿来了十五件古董文物,其中有十二件都是古陶瓷器物,只有三件是残损的古书画。
  
  到现在,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大部分残损的古陶瓷器物都修复完了,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实际上,闫思远的这一批残损古董文物,总共也才一百来件,向南前前后后修复的,加上这十五件在内,都已经修复了四分之一的量了。
  
  更何况,这一百来件残损古董文物,其实还有一部分并不是古陶瓷和古书画。
  
  这么一算的话,闫思远那里,实际上也没多少残损的古陶瓷和古书画了。
  
  想到这里,向南也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闫思远这个收藏家的家里,也快没有“余粮”了啊。
  
  ……
  
  第二天,康正勇还是坐在窗户边上,拿着调色盘,在小心翼翼地调制着颜料。
  
  那幅高翔的《山水》立轴图,依旧贴在纸墙上,至今还没有全色。
  
  康正勇也是憋了一股劲,想要努力做出至少“三面光”的效果来。
  
  这对于他来说,也算得上是一道关卡了。
  
  过了,也许他的修复水平从此就上了一个新台阶;没过,那他依旧还是在原地踏步。
  
  眼看着文物修复工作室的装修,在一天一天地完善着,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要开业了。
  
  如果到了那时候,他还是初级修复师的水平,那他在工作室里,也就只能做做烧水、扫地的活了,对老师向南想有多大的帮助,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康正勇心里也很急。
  
  康正勇坐在那边调制颜料,向南也安静地坐在工作台前,手里把玩着一件有些残损古陶瓷器物。
  
  这件古陶瓷器物,论市场价值,算不上太贵重,是一只清代雍正朝斗彩团凤纹高足杯。
  
  在前些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只口径为8.9cm的清代雍正年间的斗彩团凤纹高足杯,其最终的成交价为28.75万元。
  
  这种价格的陶瓷器物,在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艺术品市场里,确实算不得太贵重。
  
  但向南脸上的表情依旧显得很郑重,对于文物,在他看来并无贵贱之分,都值得他珍而重之。
  
  他要做的,并不是为文物标价,而是将文物修复,让那一段历史延续。
  
  当然,如今还要再加上一点
  
  他得修复得慢一点,要不然,他得“断供”了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