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760 16年的腹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救护车回到912,院子里乱糟糟站了一堆人,还有消防救援车在。
  
      郑仁趴在窗户上,有些好奇。
  
      没看见着火,估计也不是火灾。要是912起火灾的话,火光早都冲天而起,开始疏散患者,停车场上不会就这么点人。
  
      “跳楼么?”苏云挤过来,看着外面说道。
  
      “有可能。”郑仁道,离得很远,也看不清楚到底什么人跳楼。
  
      “老板,还记得郑云霞么?”苏云问道。
  
      “记得。”郑仁道:“好像不用手术了,恢复的不错。”
  
      “常悦要是在就好了。”苏云笑道,“那货没别的本事,就是写病历、和患者沟通,我都有点服气。”
  
      “下去看眼。”郑仁道。
  
      120急救车到了医院,几个人下来,周立涛开始询问发生什么事儿了。
  
      过了一会,他表情古怪的走回来。
  
      “周总,不会是你说错话了吧。”苏云见他一脸便秘的表情,便问道:“把患者逼的要跳楼,你摊事儿了!”
  
      虽然知道苏云是在开玩笑,可周立涛的脸色还是变的很不好看。脸上的雀斑都像是受惊吓的小鸟一样,飞了起来。
  
      他勉强咧嘴笑了笑,道:“郑老板,云哥儿,患者诊断是胃肠炎,难受的要命,受不了了,这就要跳楼。”
  
      “……”
  
      郑仁和苏云都无语。
  
      这都是什么事儿!
  
      胃肠炎就要跳楼?开玩笑呢?
  
      周立涛感觉两道目光射向自己,自己都觉得很荒谬,摇了摇头,道:“119的同志去救援了,咱们等着吧。”
  
      郑仁也知道这时候还是专业救援的人来比较好一些,其他人去,有可能帮倒忙。
  
      想着他忽然心中一动,问道:“周总,男患女患?”
  
      “女患者。”
  
      周立涛说完,见郑仁的眼睛看着苏云。
  
      “你够了!”苏云有些怒气,道:“这是医院,又不是商场。”
  
      “商场怎么了?”
  
      “嘿嘿。”苏云似乎想起什么,道:“我上学的时候翘课出去遛弯,碰到一个跳楼的。”
  
      郑仁沉默,专心听故事。听苏云这货的说法,还真的有可能试一试。
  
      “云哥儿,是不是你的问题。”周立涛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怎么说话呢。”苏云鄙夷道,“肯定是看见你,患者都被丑哭了。生病的人心娇,看见你就觉得了无生趣,所以动了轻生的念头。”
  
      “……”周立涛斗嘴,和苏云差了无数数量级,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说说,你之前怎么办的?”郑仁把话题纠正过来。
  
      “老板,那是在外面,随便胡说八道。”苏云道。
  
      “说说么。”郑仁饶有兴致的猜想。
  
      “说别的,都落了下乘。”苏云道,“我就跟着上去,喊她,回头看见我,我就问她要不要去喝杯咖啡然后来一发。”
  
      “……”周立涛无语。
  
      “你怎么这么流氓!”郑仁道。
  
      “老板,你是不是傻?后面那句话是潜台词!潜台词你懂不懂,内心活动!”苏云鄙夷的说道。
  
      “后来呢,和你喝咖啡去了么?”
  
      “当然,看见我,直接就转身下来,我带她去喝咖啡。”苏云笑道。
  
      “周总,患者多大岁数?”郑仁问道。
  
      “26.”
  
      “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上去看看。”郑仁推了苏运一把。
  
      “医院,我要是胡说八道,出了事儿你给平?”苏云问道。
  
      “去吧,出事儿有我。”郑仁大包大揽的说道。苏云平时愿意胡说八道,但真到了关键时刻,比谁都谨慎。
  
      苏云瞥了郑仁一眼,转身就走。
  
      “郑老板,云哥儿上去后不会胡说八道吧。”周立涛很担心这一点。
  
      患者自己跳下来是一回事,被912本家的大夫劝的跳下来,是另外一回事。
  
      要是那样的话,这事儿怕是连严院长都会觉得棘手。
  
      “不会,放心吧。”郑仁笑道:“他就是说说,办事儿很稳的。”
  
      “呃……”
  
      “毕竟是外科大夫,不稳,能拿刀?”郑仁道。
  
      周立涛觉得郑老板说的这话可是经不住反驳,外科大夫不稳重的多了去了。
  
      从前喝了酒上台,切阑尾从左侧切口的每年都有几个。
  
      “周总,什么患者?怎么一个胃肠炎就不想活了呢?”郑仁问道。
  
      “稍等。”周立涛跑进去瞄了一眼,见急诊没什么重患,便一边跟郑仁说话,一边往下面安全气垫那面走。
  
      “患者女性,26岁,因反复脐周痛16年、加重3 年来我院就诊。”
  
      “轻松点,不是和主任汇报病史,随便说就行。”郑仁笑道。
  
      “唉,郑老板,习惯了。”周立涛道,“患者自诉16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呈剧烈绞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年发作次数不等。”
  
      “16年前?她是这么说的?”郑仁有些好奇的问道。
  
      “嗯。”周立涛道:“我这么问她,她说的很肯定,那年她10岁,上语文课,忽然肚子疼,还吐了。送到医院,诊断是胃肠炎,然后没什么治疗也就渐渐的好起来。”
  
      “你继续。”郑仁道。
  
      “之后每隔1-2个月就会疼一次,每次发作疼痛剧烈,腹痛未向肩背部等放射,偶伴呕吐少许胃内容物,每次发作后感乏力,无发热、腹胀,无四肢抽搐。”
  
      对于这种汇报病史而非聊天式的说话,郑仁也很无奈。
  
      不过自己提醒一次了,再说总感觉有些古怪。
  
      “患者近3 年腹痛发作日趋频繁,几乎每周1 次,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周立涛道:“郑老板,我估计是患者去做检查的时候,腹痛又发作了,才有了轻生的念头。”
  
      “这么频繁么?以前的化验检查,你看了没?”郑仁问道。
  
      “看了,没什么事儿。”周立涛道:“血尿便常规都没事,腹部CT、b超看着也都没器质性病变。”
  
      “资料在你这里?”
  
      “没有,患者拿上去了。”周立涛道。
  
      说着,两人已经来到气垫的附近,郑仁看着上面的姑娘,系统面板隐约有点红,但绝对不是那种致命的大红色。
  
      但距离很远,诊断什么,根本看不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