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42、昔日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对于打掩护的事情,我更加担心邪物灵智问题,生怕它被抹杀灵智以后,导致我后患无穷。

    千禧才沉思道:“邪物灵智?我以前并不知道那个邪物拥有灵智啊?不过……抹杀了也好,对你而言没有坏处的。”

    这样我就放心了。

    从魏家庄回来的时候,父亲说:“既然你能挣钱了,好歹让你姥爷长长脸,咱们去镇上买点儿鱼回来,我记得你姥爷那边非常缺鱼,当年我用五斤黄花鱼就把你妈骗来了,哈哈。”

    黄花鱼换媳妇的事情一直是我父亲的美谈,尤其是醉酒以后,不厌其烦的说。此刻又在我面前提起,仍旧带了自得意味。

    他老人家这一辈子没干过什么大事,也没经历什么大场面,可能只剩下这点儿可怜的谈资了,我当然不能坏他兴致,顺路捧了他几句,乐得我父亲笑个不停。

    走在路上的时候,父亲问我:“橙子,你给人家穿寿衣一共赚了多少钱?”

    我心说,还是问到钱上来了,应该怎么回答他呢?

    说多了不合适,说少了怕他不够用,我仔细权衡一番,笑道:“差不多1200吧。蒙北那边比较有钱,穿一个寿衣可以赚50多。”

    “啊?!”父亲惊讶住了,结结巴巴道:“50多?!天呐!”

    我看他相信了,继续忽悠他:“人家那边到处都是草原,漫山遍野的牛羊,比咱们这边有钱多了,做事事情来自然大方。还有那西峡山,简直就是个人间仙境,哪里的人更加不差钱,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见识一下。”

    父亲早就高兴地忘乎所以,根本不在意什么细节,更不问我给人家穿了多少个寿衣才能赚来1200快,一路上只管说:“儿子你好样的,比我有出息,哈哈哈。”

    当时我有些心酸……这钱……是一笔横财啊,却让我父亲如此开心,如果我真有本事挣钱,还能挣的比现在更多,他该多么高兴?

    知道我“发财”以后,父亲精神大好,嘻嘻哈哈来到鱼店里。我们这里靠近海边,其它东西都很缺,唯独不缺鱼。别看镇上只有一家鱼店,实际上并不宰客,老板叫关凤元,为人朴实。

    即便关家的鱼类非常便宜,我们也是吃不起的。在我的印象中,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有鱼吃,小小的一条,我吃肉,父亲啃骨头,姥爷吃鱼头,妈妈吃鱼尾。

    当年我经常想,什么时候才能有钱天天吃鱼肉呢?每一次都是越想越失望。现在我终于有钱了,却没了小时候那种新鲜劲,有些情怀真是一去不复还。

    刚刚踏进鱼店大门,凑巧碰到刘万峰,今天是周六,这小子没课,跑出来买鱼吃。

    刘万峰见到我们爷俩以后,嬉笑道:“嘿,今天过年吗?包子铺小伙计都舍得买鱼吃了?怎么,不过日子了?”

    以前在包子铺的时候这小子当众羞辱过我,按照我从前的性格肯定要找回来的。但是我在哈兰旗经历了很多事情,眼界大开,早就不把刘万峰当成对手,当然也懒得跟他生气,无所谓道:“是呀,买点儿鱼吃。”

    “你想买什么鱼啊?鲅鱼?哈,那种鱼最便宜了,我记得你们家过年都吃鲅鱼,”刘万峰高高在上道:“我们家从来没吃过鲅鱼,那玩意太柴,吃不成。”

    说完以后,刘万峰跟鱼老板说:“老关,给我来5斤,噢,不,来一坨子小黄花。”

    海鱼有大小黄花之分,小黄花是最好吃的,当年却十分便宜。作为鱼市上最贵的鱼类,只卖三毛五一斤。后来因为捕捞者竭泽而渔,小黄花近乎绝迹。

    一坨子的概念,就是50斤,带着冰冻的那种,可以按照批发价,三毛钱一斤。本来那刘万峰想买5斤,后来却改了主意,要买一坨子,故意跟我们较劲呢。

    关凤元并不势利眼,一边给刘万峰搬鱼一边招呼我父亲:“老李来了,你想买点儿什么鱼?”

    刘万峰多事道:“还用问,肯定买鲅鱼啊!他们家吃得起黄花么?对于他们来说啊,黄花鱼是用来换媳妇的!哈哈哈哈。”

    我父亲用黄花鱼换媳妇的事情一度在当地传为美谈,但是到了刘万峰嘴里,却变成了嘲笑。关键是,他和我父亲差着辈儿呢,凭什么笑话我父亲?

    更何况,另外一个当事人还是我妈!

    我立刻就不干了,猛地推了他一把,“草泥马,有胆再说一遍?!”

    以前我为人比较胆小,空长了一副好身板,基本上不敢和人打架,只有逼急了,类似于刘万达犯邪那种情形,才会爆发出破釜沉舟的勇气。

    自从我接连遇事,心态大为转变,尤其是遭遇过哈兰旗生死事件以后,基本上不怎么怕事了。

    这一推,竟然把刘万峰给吓住了,弱弱道:“都是一个村的,干嘛急眼啊。”浑然忘了他以前当着众人的面儿如何羞辱过我。

    我看他怂了,再也没有动手的欲望,跟他说:“给我爸道歉。”

    刘万峰忙不迭的道歉,眼睛里却带着恨意。我并不怕他,心态变了眼界也宽,这个昔日的对手如今看来,跳梁小丑而已!

    别说是刘万峰了,就算那个邪物冒出来,我……我还是害怕的。毕竟那邪物不是活人,带着天然的威慑力。

    买鱼的时候,刘万峰站在门口不走,想要看我们笑话,却听我爸说:“俺们也买黄花鱼,来上三坨子。”

    三坨子就是150斤,按照三毛五一斤的批发价算,也得50多块钱。如果放在平时,打死我父亲都不会如此奢侈。

    今天不同,老人家掏钱的时候意气风发,点着票子说:“马上要去陇西住,那边没有鱼吃,要不是惦记着坐火车,还要多买!”

    门口的刘万峰已经看傻了,他狠了狠心才买一个鱼坨子,还是跟我们较劲来着,回家以后多半要挨骂的,此刻见我们一下买三坨,脸色就跟吃了狗屎一样难看,灰溜溜的走掉,看的我无比快意。

    卖鱼的关老板很会讲话,一个劲儿的捧着父亲说,高兴的他连连自夸:“儿子生得好,能挣钱,我不花也不行啊。哈哈哈。”

    关老板笑道:“你们家橙子真的很厉害。”

    对方说话的时候语气敷衍,并不相信我真有本事赚到1200块钱,懒得刨根问题罢了。

    我父亲浑不在意,又说陇西的事情,颇有些自娱自乐的味道。

    父亲跟关老板聊天的时候,我站在旁边看他,发现我父亲花钱的时候又一次找回“自尊”,开心的嘴巴都快裂到腮帮子上去,恨不得跟整个镇上的人说:“我儿子能挣钱了!”看得我心里酸酸的。

    买完鱼以后,父亲叮嘱我:“儿子啊,财不外露!咱们家钱多,一定要藏好。”

    我嘴上说着是是是,心里却想,刚才您老人家已经把我给卖了,现在又说财不外露,恐怕有些晚了。幸好我们镇上没有坏人,让我稍稍安定。

    买完鱼以后,父亲说:“咱们买衣服去!不能穿的破破烂烂的去陇西。给你娘买个花棉袄,鞋子也要新的,裤子也是。自从她跟了我,还没穿过好的呢。也给你姥爷买,他一直想要个翻毛皮大衣,以前没钱买,还有你,从小就没穿过好的,这一次一起补上。”

    我想要跟他说,您把自己给忘了,又怕打断他兴致,没肯说出口来。老人家活到现在47岁了,从来没有如此“痛快”过,不能扫他兴。

    衣服买完,父亲又要给姥爷亲戚那边买,我赶紧跟他说:“您都不知道人家穿多大号的,万一买不对怎么办?直接给钱把。”

    父亲喃喃自语道:“还是你想得周全,那…..行吧!”

    说话的时候,我发现父亲总是盯着一个皮大衣看,问那服务员:“这个大衣多少钱?”

    镇上只有一家卖衣服的,店里的皮大衣多少年都卖不出去,今天竟然大发利市,碰到我和父亲这样的“暴发户”,店老板朱霞开心的合不拢嘴,跟我说话的时候相当温柔,笑语盈盈道:“160。”

    我说:“买了。”

    父亲赶紧说:“不用买,不用买,我不穿这个。”

    我知道他喜欢这件衣服,固执道:“没事儿的,钱够花,包上吧。”

    如果是放在平时,我肯定不舍得买,今天发了一笔横财,花起来一点儿都不心疼。

    朱霞高兴坏了,赶紧夸我:“老李啊,还是你们家橙子懂事,舍得给老人花钱。这孩子孝顺啊,我真是羡慕你。”

    父亲呵呵的笑,开心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衣服买好之后,父亲拿在手里摸索个不停,咧着嘴跟我说:“哈,托我儿子的福,终于穿上皮大衣了,真好。橙子你快来摸摸,真滑溜。”

    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花钱的概念,光顾着乐呵了。我却看的有些难受,一件衣服而已,就把他高兴成这样,朴实的让我倍感心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