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北风翦兮绝来音 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长吟有些诧异,看向朱棣,朱棣也颇觉意外,沉声问道:“可知那人是何来历?”

    周云英摇头,“我不知道,当日与那人也只是在城外错身而过,但因那人的刺青纹在手背上,又颇为奇特,故才有些印象。”

    徐长吟接言问道:“可见到那人所护卫之人?”

    周云英仍自摇头,“只是见到车马极为华贵,想必不是普通人家。”

    朱棣与徐长吟对望一眼,皆未再问。朱棣扫眼东钟楼的方向,对徐长吟道:“我去探听一二,你与周姑娘在此处静待。”

    徐长吟颔首,没有提出要与他同去,毕竟他独自行动比带上她方便许多。朱棣叮嘱周云英务必保护好娘娘,便即朝东钟楼掠去。

    直至他的身影隐匿在树影幽楼之间,徐长吟才收拾回视线,逗弄起两只仍在啼叫的鸮鸟。

    周云英在旁定定的看着她逗鸟,徐长吟见状将竹瓶递给她,笑道:“你可要喂一喂?虽说这鸟相貌可怖,却也甚是乖巧,几料丹饵便能训服,我倒是想将它们带回府里了。”

    周云英也没有推拒,接过竹瓶倒出丹饵喂两鸮吃下,想了想还是说道:“娘娘,这种鸟在民间是不祥之物,还是不要在府里训养的好。娘娘要是喜欢,不如就放在云英家里,等娘娘想见它们时,云英再给娘娘送去府里。”

    徐长吟莞尔一笑:“难道你就不担心会招来不祥?”

    周云英很认真的回答道:“云英不信这些,不祥与鸟儿又有何干呢?”

    徐长吟笑意更深了几分:“那我养在府里又有何忌?”

    周云英露出一丝开怀的笑来:“娘娘真正开明,云英还以为只有自己不顾忌这些哩!”

    徐长吟失笑:“不过,这鸟儿养在府中确实不妥,待事了便放生了吧!”她亦不信一只鸟儿就能招来不吉,只是这鸟的啼声似鬼泣一般,若真养在府里,要是夜半鬼啼,估计会吓到不少人。她转而又道,“你并不信鬼神之事?”

    “不是,云英相信天上一定有神佛,地下也一定有鬼怪,只是云英肉眼凡胎,见不着碰不到而已。”周云英顿了顿,“不过,云英相信世间还是有像神佛那样善良的人,但也有比鬼怪更可怕的人。”

    徐长吟闻言赞同道:“是呀!正如这佛门净地,竟还有人借鬼怪之名来谋私欲之事,鬼怪倒是受了冤枉呢!”

    闲话间,朱棣折返回来。徐长吟见他面色沉沉,知事情不大好,便也暂未出声询问。

    朱棣走至昏迷不醒的七智跟前,一掌拍醒了他。七智昏头胀脑的醒转过,一眼即见面罩寒霜的朱棣,心中一惊,陡地一张嘴就想大喊,岂知嘴刚张一半,一柄长剑即已抵住了他的嘴,让他出声不得。

    朱棣冷冰冰的盯着他,嗓音寒彻入骨:“尔等北元余孽不在上都待着,竟敢入我大明疆土,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七智猛然一震,张大嘴惊骇莫名的瞪住朱棣。

    徐长吟面露诧异,这些人竟然是北元人!

    朱棣示意周云英撤下剑,“寺外有明峰带领的王府护卫,你即刻去传本王令,让他带人前来,另着人严守宝元寺,不得放走一人,也暂不要惊动寺内之人!”

    “是。”周云英迅速离去。

    七智但闻朱棣所言双目欲眦,惊惧失声:“你、你是燕、燕王!”

    朱棣居高临下的冷冷瞥视他,“指使你们的是谁?你如实招来,本王可以饶你不死!”

    七智额上沁出层层冷汗,面色一片惨灰,嘴唇嗫嚅颤动。猛地,他浑身剧颤,脸庞也扭曲起来,七窍更是涌出了几道腥臭血液。朱棣连忙将徐长吟护在身后,徐长吟在他身后探首低呼:“他中了毒!”

    话音刚落,七智陡然“砰”地一声歪倒在地,双眼兀自暴睁,抽搐了几下便一动不动了,与此同时,他的面皮上浮起一颗颗紫黑色的斑点,瞧来分外可怖。

    朱棣拦住要上前探看的徐长吟,蹲下身探了探七智的鼻息,竟已断了气。他皱紧眉头,回头对徐长吟道:“死了!”

    徐长吟脸色微白。她并非没见过死人,却没见过死状如此凄惨的人,且是眼睁睁死在她面前。朱棣见她面色不好,将她揽入怀中挡住她的视线。徐长吟忍不住叹息:“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七智显然事先藏了毒药在嘴里,身份一旦被发现便服毒自尽。

    就在这时,周云英带着明峰并四名侍卫赶来。一见七智的惨死之状,周云英也不禁愣了愣。

    明峰瞟了眼却并无异状,拱手对朱棣禀道:“王爷,属下已命人严守各处,并让周坦回府带人前来。”

    “东钟楼的钟下有条暗道,暗道里十余人正行挖掘工事,”朱棣抽出佩剑,眼神冷鸷,“不要打草惊蛇,一律活捉!”

    “是!”明峰并四名侍卫齐声应喝。

    朱棣转身面对徐长吟,神色缓和了许多:“你与周姑娘先回客院,此事我会处置。”

    徐长吟没有劝阻他,说甚么这等事何需他亲自去做,只是蹙眉说道:“那幕后人或许就在寺内,若是钟声停止许会起疑而逃,还是让我和云英在此牵制一二吧!”

    朱棣似早知她会这么说,看着她叹了口气,“好吧,不过,你们需避远点。”

    徐长吟翘起唇角,握住他的手轻轻道了句:“当心些。”

    不多时,朱棣等人已潜入东钟楼。徐长吟沿着绳线的方向,与周云英退离了丈许,藏在院墙前的一棵银杏树上,稍稍探首便能从树枝掩映间望到东钟楼,只是听不到任何动静。

    钟楼一隅,眺目四顾,依然一片森然,毫无异样。当然,这得忽略那口时不时自行撞动的钟,以及让人毛骨悚然的鬼啼怪鸣。

    徐长吟倚着树身,有一搭没一搭的喂着两只努力啼叫的鸮鸟。周云英一丝不苟的拽着引钟的小机关,十分认真。徐长吟凝视她的侧颜,心底则在琢磨这前后之事。

    一座前朝敕建的官寺,一处元顺帝藏宝的钟楼,一群北元人前来妄图挖取宝藏……初听宝元寺怪钟之事,她只道是宵小欲行私谋,却不料会牵扯到北元秘事。怪钟鬼泣之事已解,宵小行私之事也不复杂,但背后会牵扯到人的却并不简单。一个知道北元皇室隐秘之人,能派七智诸人在三年前便藏于寺中,显是早有预谋,那人或许也一直就在北平府中,会是何人,又是什么身份?

    不期然地,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一抹雍容华贵的身影。不过,她旋即就摇头否认了这份无依据的猜测。罢了,待朱棣将那些北元人捉拿后训问一番,或能解开她的好奇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