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章 北风夐兮穿金甲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忽突如其来的诏令颁布后,燕王府上下喜忧参半。

    喜的是朱棣。他自幼深受徐达等开国名将的教诲与影响,从骨子里便透着对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向往,有着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领的追求,更有着建功立业、守疆卫土的责任与决心。

    他一直明白并且谨记着,他的父皇将他派到北方,赐给他一座雄伟的藩国城池,并非让他耽于逸乐。这里是大明朝的边防屏障,他有绝对的义务与责任去守卫它。为了这份责任与追求,他厉勤耕读兵书,熟知兵法,可是一直以来只能是纸上谈兵。此次随军出征,能够与前元残余真刀实枪地比试,能够目睹真正的战场,他怎能不兴奋激动?

    相较他的期待,赏汝嫣与白夫人却是忧心重重。她们皆受过战争之苦,心存阴影。尽管明白皇命难违,也知这是朱棣的责任,然若劝诱有用,她们宁舍所有也不会让他去。

    在这许多担忧的人里,徐长吟反而毫无异常。她形若无事地给朱棣准备着出行用物,也决口不提出征之事,仿佛他只是出趟远门罢了。

    大军开跋前日,白夫人与赏汝嫣提议要办践行宴,朱棣却以无闲回绝,同邱禾在书房议事直至深夜。

    邱禾退出书房时,夜幕里雪帘轻卷。明禄挑着灯笼,送他离开。书房里,朱棣静坐沉思良久,才起身欲回寝殿。

    明福轻手轻脚地打开门,刚将灯笼往屋外一支,登时怔愣住了,旋即赶紧福身:“见过娘娘!”

    说话之际,朱棣也已踱至门前,抬眼就见到一脸笑盈盈的徐长吟。她披着紫氅,一手挑灯,一手撑伞,亭亭玉立在门前,也不知是在外头站了多久,脸蛋已被冻得一片润红。

    朱棣大皱其眉,伸手要接过她手中的伞笼,徐长吟却笑着避过,道:“酒已温好,王爷可有闲陪我小酌一番?”

    朱棣既是责备又是关切的道:“要喝酒等我回去即是,夜深天寒,也不怕冻坏身子!”

    徐长吟笑道:“便是担心王爷会直接回了寝殿,我才在这儿等候。”说着,她侧首对明福温和的说道:“王爷这儿有我,你且回房歇息吧!”

    明福应声退下。徐长吟这才将伞递给他,将凉凉的手塞进他暖和的掌心,嘴里说着:“可真冷呀!”

    这会倒是知冷了。朱棣好气又好笑,展开披风将她揽入怀中,“去哪?”

    徐长吟笑而不语,只朝南边的方向一指。见她故作神秘,朱棣也不多问,相携往她所指方向而去。

    静谧无人的苑囿里,小雪如柳絮杨花,在红笼的映照中安静地飞舞飘落。雪花落在月拱门上的门楣上,白晃晃地映出“香雪园”三字。这儿是白夫人的居处。

    朱棣看了徐长吟一眼,她径自推开朱漆门,往里走去。朱棣刚踏进园中,耳畔骤然传来淮真的娇嚷:“炽儿,不许睡,父王还没来呢!”

    随之是高炽软绵绵的无辜说话声:“炽儿没有睡,是姐姐睡着了。”

    朱棣拢起眉头:“炽儿他们怎么也在?”

    徐长吟将灯笼放在门旁,“他们的父王要出征,自是要来的。”

    朱棣揽住她的腰肢往怀中一带,低哼道:“看来你还记得我要出征了。”其实,他并不觉得出征是甚么了不得之事,但相较母亲与赏汝嫣的忧虑关切,她表现的也实在太过平静了,平静得让他觉得倍受疏忽。

    徐长吟抬手拍去他肩头的雪花,笑眯眯地说:“原来王爷是在故作不在乎。”连日他在她面前丝毫未提及出征二字,仿佛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今日他回拒践行宴,更好似不耐面对白夫人与赏汝嫣的担心。

    朱棣眯起眼:“那也得看是在乎甚么。”

    徐长吟轻笑,牵住他的手,“好了,快进去吧!”

    二人走至灯火明丽的屋外,里间的说话声愈发清晰。徐长吟敲了敲门,屋内登时传来淮真的欢呼声:“是父王来了!是父王来了!”

    门扉吱呀一声开启,澄妆莹彻、芙颜赛雪的赏汝嫣款款立于门前。她浅笑福身,正欲行礼,淮真便欢快地扑到了朱棣跟前,一把抱住他的腿,高兴的嚷嚷:“父王再不来,淮真就要睡了呢!”

    朱棣微笑着抱起她,徐长吟捏捏她的脸蛋,“方才我明明听见炽儿说你才睡过了。”

    淮真冲她扮个鬼脸,转头指向屋内的白夫人:“奶奶也等了好半天呢!”

    朱棣迎目看向屋内。白夫人坐在案旁,正轻轻拍抚着在她怀中睡着的淮嫤,而她面前的花梨木案上摆着热气腾腾地佳肴,一旁的小鼎炉里还温着一壶香气飘逸的酒。

    “坐吧!都坐下!”白夫人慈和地说道。

    朱棣将淮真抱至高炽旁边坐下,随即撂袍坐在白夫人左侧。徐长吟接过淮嫤,坐在白夫人右侧。赏汝嫣取出温酒与众人各斟了一杯,浅浅笑语:“王爷,这是秋分时存下的果酒,并不醉人。”他明日便要启程,自不能喝醉了。

    朱棣会心一笑,扶她坐下。继而,他举杯敬向白夫人,说道:“孩儿此去尚不知归期,但请您莫要惦念挂心。”

    白夫人长叹一声:“若惦念挂心能让你不需去,我忧此心又何妨?”

    她不无愁郁的话让众人莫不噤声。白夫人又是长声一叹,端起酒杯,“罢了,现在说这些也只能徒添不快,为娘望你早日凯旋归来!”

    朱棣抿唇沉沉点头,举杯饮尽杯中酒。徐长吟与赏汝嫣互望眼,徐长吟端过朱棣的碗,替他舀了碗汤,笑道:“这是娘亲自煲的当归莲骨汤。”

    “当归莲骨汤……”朱棣喃喃言语。

    徐长吟轻言低语:“这藕中丝,虽断犹相连,便如那骨肉亲情是无论如何也是割舍不断的,娘是望你能早日归来呀!”

    朱棣隐有动容,深深看向白夫人。白夫人拍拍他的手,慈爱地道:“快喝吧,凉了便不好喝了!”

    朱棣点头,慢慢喝着汤。徐长吟指着他面前一道色泽诱人的菜肴,笑道:“这是汝嫣做的一鹭如意丝,王爷快尝尝!”

    赏汝嫣轻声道:“妾身唯望王爷此去一路平安,如意随行。”

    朱棣欣慰的颔首,夹了箸如意菜啖下,继而,他看向徐长吟,以眼神询问她可有所表示。徐长吟轻咳一声,视线瞟向搁在一旁毫不起眼的白粥。

    朱棣舀了匙粥细看,旋即扬眉问道:“只是白粥?”

    徐长吟干笑:“这粥名为四海粥。”

    “四海粥?”朱棣不无疑惑。

    赏汝嫣掩笑解释:“王爷,四海归一,而为一色呀!”

    朱棣眉头挑得更高了,又听徐长吟借势说道:“俗语说,万国安,四海宁,望王爷此去能驯服四海,使天下安定。”

    朱棣似笑非笑的睇着她。徐长吟岂不知他这笑的含意,分明是笑话她明明是不会做菜,偏生还能捏造出这么个冠冕堂皇的说辞。不过,他还是盛了碗平平无奇的白米粥,并吃了个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