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十二章 南风择兮阿谁边 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丹瑶难得露出几分赧然,捏着袖角,羞颜涩目的含糊应诺。

    这会儿,娉望端着糕饵前来,乍见她红霞满颜、神情古怪,不禁关切的问道:“刘姑娘可是中了暑热,脸怎地这么红?”

    徐长吟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刘丹瑶霎时一扫羞涩,翻个白眼,没好气的道:“今日天清气朗,若还能中暑热,可就奇了怪哉。”

    娉望茫然的看着笑煞的徐长吟,不知如何一回事。

    徐长吟睇眼刘丹瑶,揶揄道:“慨以赤翡翠传书,刘姑娘是为第一人呀!”

    刘丹瑶眉目间浮露得色,徐长吟哂笑,续而又道:“让我教你也不难,然我并不知训鸟之术。”

    刘丹瑶一喜,“这且不难,若娘娘肯赐教,曲谱我自当拿来。”

    徐长吟臻首:“那便从明日开始吧!”

    刘丹瑶喜极,长揖拜道:“多谢娘娘。”

    徐长吟微微一笑,心下则忖着,若能知训鸟为鸿雁之术,倒也不错。

    威肃的御书房里,朱元璋放下奏疏,看着彤阶下垂首恭立的朱标、朱樉、朱棡与朱棣四子,不紧不慢的道:“今邓愈平定吐蕃,大捷而还,你们认为胜由是为什么?”

    朱标为长,率而答道:“禀父皇,以儿臣以为,我大明将士百战而精,驱十万兵力临城下,吐蕃不过弹丸之地,举城而降不足为奇。”

    朱元璋未置声,看向朱樉。朱樉在朱元璋面前一直老实许多,也不敢乱说话,谨慎说道:“儿臣同意太子所言,此战单以我大明的威名,就足以让吐蕃上下胆颤心惊。儿臣在中都时还听说,中军还未到城下,城中的那些兵将就开始自备后事了。”

    朱元璋扬眉“噢”了一声,似笑非笑,转而看向朱棡:“老三,你怎么以为?”

    “有我大明神威慑之,又有十万大军克之,区区吐蕃,自是手到擒来,此战大捷实为必然之因。”朱棡一如他们一样,认为取胜是必然的。

    朱元璋未做声,只是又望向了容色无表的朱棣:“老四,你说说看!”

    朱棣略略躬身,从容而道:“此战招降诸国,开辟僵土数千里,功业难书,若论取胜之由,儿臣以为有三。一则熟勘地形敌情;二则擅用兵法,临机果断;三则……”他若有似无的扫向朱元璋,但见其略有兴味的眯了眯眼,续而缓缓又道,“三则,中军主将!”

    朱元璋笑了,“那这三点,你认为哪一点最为重要?”

    朱棣又恭敬的道:“此三者相辅相成,皆是取胜之要因。若论最为重要的,儿臣以为当为中军主将。”

    朱元璋又笑了,道:“那么,你认为当世最为出色的将领是谁?”

    “唯魏国公当之,当世再难有人出其右。”

    “你这位岳丈确是当之无愧。”朱元璋莫测一笑,缓缓站起身,意味深长的看着对自己恭敬无比的四个儿子,“今我大明基业初定,需要有能力护佑的人,但岁去朝空,终会有廉颇老矣的时候,最后能忠心镇守长佑我大明基业的,又能有几人?”

    朱标等人心头一突,对朱元璋若有似无的言外之意各有逐磨。

    朱棣敛眸垂首,面容无异色。

    退出书房,朱棡与朱棣并步而行。朱棡缓缓说道:“四弟似乎早已洞悉父皇的心思。”

    朱棣淡淡道:“三哥难道不也早明了么?”

    朱棡嘴角一抽,“三哥我岂有四弟思虑之周全?也得你今日一番话,才能让哥哥们参透几分父皇的心思。”

    朱棣若有似无一笑。

    朱棣并未同朱棡一路出宫,朱棡出了宫门,正欲上马车,忽地瞟见朱棣的车驾外抱剑立着个眉目俊朗的年轻人,瞧着极是眼生。他不由眯眼问向身后侍卫:“那是谁?”

    那侍卫顺目看了眼,回道:“王爷,那人乃是燕王殿下身边新来的侍卫,据说是诚意伯的大弟子,名叫刑子游。”

    “刘基的弟子?”朱棡皱眉,旋即冷哼一声,“老四倒是好手段,刘基的徒弟竟然也甘愿给他当了侍卫!”话罢,他拂袖上车,不多时,车驾“得得”远去。

    刑子游朝晋王府的车驾望了眼,啧啧喃道:“侍卫?我何时说自个是侍卫?”他与刘丹瑶从始自终就未将自己算做燕王府的人,不过是在中都时与朱棣相遇,受他之托照料莫大娘罢了。岂知后来竟又演变成了照料燕王妃,只是末了,他为何又护卫起朱棣来了?

    不好,不好,这可不是好兆头。他可没有屈从何人的打算,现如今,顶多算得帮一帮燕王罢了。不过,燕王似乎并未开口让他帮他!

    刑子游皱起苦瓜脸,还是赶紧和师妹离开这纷扰之地为好。可是,师妹如今重遇那苏月楼,怕是舍不得离开罢!

    他烦恼之时,朱棣的身影出现在了宫门前,且身边随着一抹纤影,却是怀庆。怀庆依然素服穿着,仍为孙贵妃守着孝。

    车夫见到朱棣,忙趋马车上前,刑子游也迎上前,对朱棣道:“王爷,是回府?”他得赶紧去燕王府找丹瑶商量,就算她想多与苏月楼相处,也不能留在燕王府里,被当做侍卫可不大让他满意。

    朱棣在他表情古怪的脸上似乎瞧出了些甚么,淡淡一笑:“刑兄可是有事?”

    刑子游搔了搔脑袋,好吧,侍卫应当享受不到与堂堂燕王称兄道弟的待遇。他叹了口气:“我倒是无事,只是每日没甚么事,觉得无趣罢了!”

    朱棣若有所觉,示意怀庆先行上了马车,复微微笑道:“近来朝廷多有事忙,我本欲与刑兄讨教一番,倒是耽搁了下来。”

    刑子游讶然,“讨教可不敢。”

    朱棣一笑,“刑兄是为诚意伯之大弟子,一身绝艺自是能让我受教。”

    刑子游叹了声,颇见汗颜:“我虽说是师傅的大弟子,不过师傅那一身的绝技我是没学多少,丹瑶倒比我学得好上很多。”

    “刑兄何需谦虚?”不待刑子游说话,他又道,“刑兄可有空陪我去一处地方?”

    “何地?”刑子游奇道。

    朱棣微微一笑:“十二律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