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章 墨不沾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出圣庙后,楚县令把贺韬叫到一边,之后说道:“你乃天赐秀才,这次拜圣所得必定高于他人,好好把握这天赐机缘。”

    听着楚县令关怀的话语,贺韬心中暖暖的,随后回答道:“嗯,学生谨记青竹先生的警示,今后一定努力进学,光大人族。”

    “好,那接下来你又有何打算?”

    “学生想先留在霸县巩固一下文宫,等十天后在启程去直隶府报道,入府文院读书。”贺韬再次回到。

    楚县令道:“如此最好!但是一要知道,除了需要巩固文宫世界外,你还要在出发前掌握一些秀才战诗词护身,这样对于你参加春猎历练会有很大帮助,而且本官也就可以放心了。”

    贺韬笑着回道:“学生明白,谢谢青竹先生的关怀!但是在临行前,学生还有两事相求。”

    楚县令笑道:“哈哈,从初见至今你从没没有称本官县尊或大人,而是以先生称之,现今怎么又见外了?既然已经持师生之礼,那就无须客气。有什么事,说吧。”

    “学生想在今年就参加举人试,可学生从未学过经义,所以想在去直隶府之前向您请教相关学问。”贺韬恭恭敬敬说道。

    楚县令没有立即答应贺韬,而是仔细打量他,发现贺韬既没有面对上官的胆怯,也没有天赐秀才的趾高气扬,只有面对老师的尊敬,不由得暗赞好一个不卑不亢的少年。

    楚县令点头道:“好,圣道之路就是要披荆斩棘,坚持不懈。你既然有如此好学之心,那我正好作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师。从今日开始,每日晚饭后本官给你授课一个时辰。”

    贺韬听着楚县令的话语,在看看那些匆忙走出文院的众多秀才,心中一阵惋惜。他们就那么急着回家?怎么就放着楚县令这个“进士科举典籍”不管,作为进士出身的楚县令那是多么宝贵的老师,别说霸县,就连整个直隶府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得到进士的指点。

    “接下来,说说你的第二件事吧。”楚县令的态度比之前又亲近了许多。

    “学生想向老师借读近几年的文报和日刊,并且在去直隶府前多来文院读书。”贺韬道。

    “自然可以。”

    离开文院后贺韬追上几位同窗,并且买了一些水果和笔墨纸张,前往沈老夫子家,感谢沈老夫子的教导。

    在沈夫子的学堂聊了一会之后,贺韬回到家中。今日和往常的午饭不同,贺家今天的午饭有肉有菜,加上梁飞兄妹都是贺韬最亲近的人,所以在贺韬强烈要求下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吃饭。

    而程紫萍一边吃饭一边说一些琐事,诸如又有人来送了礼金,还有几个大户送来请柬请贺韬去参加晚宴。

    饭后,贺韬写了一些简信答复那些邀请他的人,先是不胜感激之类的,最后说要去楚县令家学习经义,望海涵。

    午睡片刻之后,贺韬先是走到院子里洗了把脸,然后回到屋内开始研墨铺纸。

    “儒之圣道漫长艰辛,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就算有儒道传承,也需要努力,或者说,为了不辜负这天大机缘,自己也应该更加努力!”

    贺韬给自己定了个学习表,“第一要练字,身为文人,字非常重要,在神州大陆,一笔好字做什么都能加分,而且在有些场合下,一手好字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第二要背诵、理解神州大陆的众圣经典和华夏众多先贤的儒学精华。要知道这儒道传承只是自己的优势,而不是成就圣人大道的钥匙!因为圣道的钥匙,只有自己!若是一切都靠外物,那绝无可能悟出自己的道,更不可能封圣!”

    “第三,要阅读每月一刊的《文报》,上面的诗词文章都是十国精华,代表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思想根本。日刊也必不可少,上面报道过去一月整个圣元大陆十国的时政、文化、经济、技术等所有的信息,是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最好的方式。还要把历年的《文报》和近几年的日刊都陆续看完。”

    做了简单的规划之后,贺韬深吸一口气,开始接着练习瘦金体,这种笔体在神州大陆从没有出现过。在地球上赵佶的“瘦金书”,就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徽宗定鼎碑,瘦金书。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曾经一代大家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练完一小时的字,贺韬又到院子里散步一刻钟,然后回到屋里继续练一个小时的字。

    练完字,休息片刻,贺韬拿出书架上一本略显破旧的《桃花源记》翻看。

    书的原文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但贺韬朗诵完《桃花源记》后惊讶地发现自己既然完全记住了,“这是进士神通过目不忘啊。进士因为经过多次才气灌顶,身体大脑非比寻常,所以可以获得能过目不忘神通,想不到我不过区区秀才,竟然也可以过目不忘,这可能就是那本儒道传承所带来的福利吧?”

    贺韬心中喜悦,然后从头开始继续朗读。在读到第十遍的时候,贺韬还发觉自己的头脑好像越来越清晰,而眼前的文字仿佛活了一样,一段段可感知但无法明说的信息出现在头脑里,助于理解《桃花源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贺韬在读完这十遍后就没有在去朗诵,而是提笔书写刚才朗读的内容。

    写完第一遍之后,贺韬发现他这次写的字比之前也有了提高,每一个字都趋向完美,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真意。

    贺韬没想到《儒道传承》还有这个效果,心中高兴,也就动力十足,没有停留,贺韬就再次拿出一本《易经》继续开始学习,还是诵读十遍,然后用笔墨书写。

    在他写字和学习的过程中,而整座文宫世界也越来越坚固。天空中的才气也越来越浓郁,慢慢凝聚成一小朵云彩。随后这多才气云化为细雨落入文海之中。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屋内变得暗淡,但贺韬却仿佛毫无觉察,继续诵读和写字。

    屋外传来了梁飞叫贺韬吃饭的声音,贺韬回应道:“你们先吃,我马上就来。”说完,拿起自己最后一张书写完成页纸仔细观察,因为他发觉这纸比之前写的那些重了十倍,而且墨迹凝而不散,许久不干。伸手碰触墨迹,如同摸在上等玉石上一样光滑圆润。

    “墨不沾肤?这是把才气融入文字的标志,下一步就是‘文字共鸣’了。哈哈!恐怕不久之后就可以调动天地元气,完全掌握纸上谈兵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