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章 崭露头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三日,艳阳当空。

    大沽口军营,宽阔的校场中,三千人整齐列阵。

    站在校场中的人,斗志昂扬,精神抖擞。这一日,是游击将军沙春元定下的考核时间。不过考核的项目以及方式,到现在都没有公布,校场中站立的伍长、什长既忐忑又期待。

    刘修目光扫过高台,上面的许多人刘修都见过。千总常荣恩、都司陈毅,以及一众把总,都坐在了上面。

    “会怎么考核呢?”

    刘修的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这次考核是游击将军沙春元安排的,旨在挑选军中的精锐。只要刘修通过这一次考核崭露头角,就有机会得到沙春元的器重。

    “安静!”

    忽然,正前方的高台上,千总常荣恩站了出来。

    常荣恩三十出头,燕颔虎须,虎背熊腰,是典型的北方汉子,长得魁梧壮实。他头戴砗磲顶戴,身穿八蟒五爪蟒袍,胸前的官服补服为彪,足凳黑色长靴,精神抖擞。

    目光扫过下方,校场中一片寂静。

    “本将受沙将军委托,全权负责今日的考核。尔等是军中的中流砥柱,沙将军说了,军队的战斗力怎么样,全在你们的能力高低。”

    “今日考核,进入前三的人,都有奖励。”

    “取得第一名,不论官职大小,拔擢为把总,赏银千两。”

    “取得第二名,伍长升什长,什长升外委把总。”

    “取得第三名,赏银千两。”

    沙春元的声音洪亮浑厚,军营中的三千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个个听到了前三的奖赏后,精神振奋,无比兴奋。

    官职升迁,是第一个好处。

    另一个隐藏的好处在于,此次考核,沙春元必定会关注。只要得了沙春元的赏识,即使没有进入前三,将来的道路也会顺畅许多。

    刘修盯着常荣恩,身体站得笔直,眼中满是期待。

    他的目标,直取第一。

    所谓的外委把总,有把总的权利,但不管是俸禄,还是权利,比正儿八经的把总都差了一截,相当于是候补人选。刘修的目标,是升迁为把总。只要他的麾下有数百士兵,在接下来的大沽口之战,扭转局势的几率会增加很多。再者,把总和伍长说话的分量也大大不同。

    “第一场考核,默写一首古诗。写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

    洪亮的声音,传遍整个校场。

    常荣恩手一挥,高台下方,十名士兵整齐呐喊,重复道:“第一场考核,默写一首古诗。写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

    校场中,回荡着士兵的声音。

    军中的伍长、什长听了后,一个个目瞪口呆,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喧哗声,此起彼伏。

    军中大多数的伍长、什长不识字,都是大头兵。

    论胆气,他们在战场上敢打敢杀;论心智,他们能在军中担任一个小官,也有心计,都不是泛泛之辈。然而,让他们提着毛笔写字,而且是默写古诗,这简直要了他们的命。

    难!

    太难了!

    许多人争相议论,都非常的焦躁。

    常荣恩早已料到这样的局面,他不急不缓的下令道:“开枪!”高台下方,一名持枪的士兵朝天空中开枪。

    “啪!”

    一声枪响,震慑全场。

    吵闹的校场,骤然安静了下来。

    刘修的目光中带着些许赞赏神色,常荣恩做事,颇为细致。从刚才鸣枪的举动,就足以看出常荣恩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周全了。

    常荣恩呵斥道:“不参加考核的,立即退出。再有喧哗的人,贬为普通士兵。”

    一句话,校场中的人噤若寒蝉,因为一场考核丢了官职不值得。

    “来人,发放笔墨纸砚!”

    常荣恩下令,立即有一百士兵上前,发放笔、墨、纸、砚。

    刘修坐在地上,看着地上的笔墨纸砚,哭笑不得。

    地面凹凸不平,纸张放在地上,写出来的字必定受到影响。或许在沙春元看来,能写出一首诗就不错了,字的好坏,不再考虑的范畴。

    这一世,刘修虽然父母早亡,入伍前却练了一手好字。

    刘修考虑的,是挑选一首比较壮阔的诗。

    思虑片刻,刘修提笔书写。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一首王昌龄的出塞诗,在刘修的笔下,快速完成。刘修的字学的是柳体字,虽然地面不怎么平整,但影响却不大。刘修笔力虬劲,每个字骨力遒劲,有一种锋芒毕露之感。

    写完后,刘修立即站起身,举起手中的白纸。

    常荣恩刚坐下,就看到一人站起身,挥了挥手,立即有士兵走过去。刘修面对士兵,不卑不亢的道:“已经写好了!”

    士兵接过后,往高台上走。

    魏刘英身为把总,也列席台上,他看到刘修起身,嘴角噙着一抹笑容。

    这小子,速度还挺快的。

    常荣恩接过了刘修写的古诗,看到纸上的字,眼中浮现出一抹惊讶。他把刘修写的古诗递到都司陈毅的面前,称赞道:“陈都司,这个名叫刘修的小子,写得一手好字。”

    都司陈毅四十出头,是正儿八经的八旗子弟,文武双全。他接过后,看到了刘修的字,眼中也是一亮。

    颜筋柳骨,刘修的柳体字,颇有火候。

    陈毅搁下纸,微笑道:“可以关注下!”

    常荣恩点了点头,心中记下来,然后回到座位上坐下。陆续的,又有人站起身,挥手示意。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享受优待,第二个却差远了。后面站起来的人,都被喝止坐下,静静等待,没有享受到士兵收上去交到常荣恩手中的待遇。

    半个小时后,第一场古诗考核结束。

    士兵开始收起白纸,然后,开始进行甄别。在士兵的清点下,过关的人迅速挑选出来。

    三千人挑选后,只剩下六百人。

    淘汰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人留下。淘汰的两千四百人,全部遣散出校场,剩下的六百人重新列阵,整齐的站在校场中。

    这一次,刘修站在了第一排的正中心,距离都司陈毅、千总常荣恩等人非常近。

    常荣恩环视左右人,继续道:“第二场考核,默写兵法中的一段话。”

    此话一出,剩下的六百人面色发苦。

    默写古诗并不难,上了蒙学,能写字的,都可以写一两首最简单的古诗。可是兵法韬略却不同,直接拔高了一个档次。许多人的眼中,流露出为难的神色。士兵发放完笔墨纸砚,许多人坐在地上,脸都快要愁烂了。

    刘修停顿了片刻,开始蘸墨提笔。

    这一速度,令陈毅、常荣恩等人也提起了兴趣。

    陈毅起身走到高台的边缘,盯着笔走龙蛇的刘修。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孙子兵法》始计篇的第一段,刘修全部默写了出来。

    笔下字体,钢筋铁骨,力透纸背。

    刘修搁下手中的毛笔,刚站起身,陈毅已经从高台上跳下来,赞赏的看着刘修,笑吟吟的问道:“刘修,你读过书?”

    此话一出,周围的伍长、什长纷纷抬头,看向刘修的眼神,流露出羡慕神色。

    都司陈毅,是军中的主将。

    平日里,最多也就是能看到陈毅,但想和陈毅攀谈,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这一次考核,刘修竟然让陈毅主动询问。

    刘修抱拳行礼,不卑不亢的道:“回禀都司大人,卑职自幼读书。”

    陈毅马上又问道:“读过兵法?”

    刘修点了点头,回答道:“读过《孙子兵法》、《司马法》、《六韬》、《尉缭子》等,都只是记住了些,但不精通。”

    “很好!”

    陈毅轻拍刘修的肩膀,回到了高台上。

    周围一双双嫉妒的目光,朝刘修投射过去。刘修视而不见,坐下来静静等待。

    魏刘英坐在高台上,眼中的神采更是明亮。

    第一场写诗,刘修拔得头筹,成功的进入了千总常荣恩、都司陈毅的视线;第二场默写兵法,刘修再一次率先完成,令陈毅刮目相看。只要刘修接下来不出大错,必定前途光明。

    魏刘英此刻的心情,比当初他升迁为把总都更加的高兴。

    半个小时后,兵法的默写告一段落。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更长,因为熟知兵法的人不多。常荣恩让十余人批改六百人的兵法,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才全部批改完。

    六百人中,只剩下一百人,其余的五百人全部被淘汰。

    一百人重新列阵,剩下的人都全部离场。

    营帐的入口处,一名头戴蓝宝石顶戴,身穿九蟒五爪蟒袍,胸前绣着一头豹子的武将带着士兵进入校场中。

    刘修目光一凝,眼中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人,是刘修在山林遇到的中年人。

    他的穿着,是从三品的游击将军官服,军中从三品的武将,不是沙春元又是何人?刘修心说这世界还真是小,他在山林中打猎遇到的人,竟然是考核的总负责人。

    所有人的目光,随着沙春元的前进而不断转移。

    沙春元走到高台上,粗略扫了眼,目光在刘修的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面无表情的看向都司陈毅,问道:“陈都司,进行得怎么样了?”

    陈毅回答道:“回禀将军,古诗、兵法已经考核完毕,马上进行第三场。”

    “开始!”

    沙春元点头,吩咐了一声。

    陈毅看向常荣恩,顿时,常荣恩站起身,再一次站在高台上。他提起一口气,大声道:“第三场考核,考校箭术。百步之外设立箭靶,每人十支弓箭射击,以命中率评判胜负。”

    此话一出,剩下的一百人都松了口气。他们能识字能写兵法,都是军中比较出色的人,这些人的箭术也相当不错。

    刘修眼中流露出一丝的期待,这场考核,他必须拔得头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