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节 穿越的愤青博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廉继祖出现的地方是红卫帝国东南红卫江边的一个小镇,叫老滨镇,小镇不大,有那么几百户人家,小镇居民世代靠打渔砍柴为生,红卫江是全国最大的一条水系,从西向东奔流不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帝国儿女,以至于史学家评论说,红卫江是整个红卫文明传承的记录者。大江宽广无际,偏偏在江南连着地域广博的大山脉,被称为苍山,山势巍峨高耸,穿云连天,而且连绵不绝,帝国沿山势开山铺路,一直连接到老滨镇港口。老滨镇居民摆渡砍柴,祖祖辈辈一直如此。

    廉继祖出现的地方是苍山深处一个小块的平地中,周围古木郎琳,杂草丛生,各种鸟鸣不已,声音或远或近,偶尔缠在一些野兽的叫声。

    廉继祖今年30岁,虽然说是考古学博士,但在严谨的同时,对时政非常不满,同事都说他是“分流二代”,翻译过来是:愤青中的**,二百五中的代表。不过为人豁达,知识非常丰富,做考古的,必须对古代社会各个方面有着清醒且全面细致的认识,知识量巨大,一般来讲,考古学家就盗墓者的佼佼者,国家鉴别文物,鉴定文献,考证资料全都是他们这帮人,可以说是历时专家中的专家。由于有体系完整的历史观,对人类思想体系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使得他非常赞同道教的主张,就是不能长生一切都是废墟,因此他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这是廉继祖非常认可的一个观点。

    从十几岁上学的时候就被一个路过的老道传了些道教修炼的吐纳之术,长年下来,耳聪目明,体质超常,且记忆力极佳,这也是他能顺利闯入考古博士圈子的根本原因。

    世上玄妙的事情很多莫有根由。玉简带他来到这之后,信息已融入他的脑海,玉简本身碎裂成粉,随风洒落不见。

    玉简记录了红卫帝国传承万年的大事历史,记载了红卫帝国经历近数千年传承,又经历了百家争鸣世代后几经变迁最后被北靖帝国消灭的万载沧桑史。

    这一段历史中,廉继祖凭借他的多年的经验以及严密的分析思维,对红卫帝国进行了一个评价,得出的结论竟然与华夏文明异常类似。玉简中对百家争鸣这段时期的势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他对红卫帝国的哲学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是他靠着工程铲、瑞士刀以及一些自助求生用品在大山中闯荡了七天之后得到的成果。

    不过,对与廉继祖来讲,他还是不知身在何地,此时何时,他以为还是2010年,还是华夏国某个大山中。不过这不重要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樵夫,樵夫粗布短褂,高挽裤脚到膝盖,一双草鞋,发髻用草绳系着,黑面长脸,黑色长须,非常精神。

    廉继祖一身亚麻料唐装,这是他最喜欢穿的外勤衣服,看见樵夫赶紧过去问路:大叔,我从北京来,迷路了,请问这是哪,去北京往哪个方向走?

    樵夫本来看到他是一脸笑呵呵的样子,哪知一听他这句问话,一脸紧张|:后生,你是游学的吧,北靖离这里上万里路,你怎么跑大山里了,不过还好没遇到苍山虎,这年头的后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樵夫絮絮叨叨一脸感慨,他把北京听成了北靖,就听他接着说,这里是老滨镇,你去北靖得度过大江,然后一路向北,国图兰大城之后再向北,太远了。

    廉继祖有点发傻,这是图兰大城市哪,老滨镇这种乡镇级地区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这里距离北京上万里,要知道,北京离最远的新疆阿拉山口也没这么远,难道我被带出国了?这个樵夫看样子长的像华夏的,说的也是汉语,可图兰在哪?

    “大叔,这是什么市,归哪管?”

    “这是通郡,是红卫帝国的重镇所在,你从哪进的大山呀,不过也正常,想当年,小老儿小的时候跟着爷爷进山采药也迷过路,不过出来的时候转到江西郡去了,呵呵!”

    红卫帝国!!!

    廉继祖有瞬间大脑缺氧的感觉,莫非我到了红卫帝国?玉简上的红卫帝国!

    “大叔,这是什么时候,年号多少?”

    樵夫有点无语,这年轻人怎么了,怎么连年号都不知道,“德昱十九年七月,你怎么这都要问?”

    廉继祖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能明确自己穿越了,被玉简带到了一个所谓百家争鸣的时代。

    告辞了樵夫,带着从山里采的几样药材向老滨镇走去,大山里的干货是真多,他顺手采的几样草药几乎棵棵都超过500年,被镇里草药行高价买走。

    红卫帝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红卫币分红卫紫币,红卫蓝币和红卫方币,也叫红卫黄币,紫币兑换100蓝币和10000黄币。

    平时流通的多是黄币和蓝币,一般只有大商家之间的巨额交易才用紫币,

    廉继祖没想到那十几株草药居然卖了20几个紫币,算是不小的收获。

    对于老滨镇来说,廉继祖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与帝国同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江边小镇带来什么变化,也许对于小镇上的人来说,每天早上的朝阳和晚上的夕阳才是最美的东西,因为,只要每天能见到朝阳和夕阳,他们就能摇荡小船,装上一壶老酒,去古陵湾碰运气,红卫江绵延数千里,水流湍急,只有到古陵湾的时候,水道要转一个胳膊肘弯,从而使水流缓下来,这个巨大的水湾经过江水不停冲刷,越来越大,有变成大湖的趋势,对于老滨镇的渔民来说,这里收藏着他们所有的幸福。

    虽然如此,廉继祖的到来却还是给小镇的小青年带来了一种视觉刺激。红卫帝国同样蓄须留发,头发长了用麻绳系着,富裕点的用簪子别着,至于那些贵族和那些大商们则用金簪或玉簪别着,看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看他发髻束的是不是干净、漂亮,多年来一直如此。廉继祖喜欢短头发,将平时买洗头膏的钱用来理发,倒也不错。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小混混,小青年一看他这发型,开始觉得别扭,随着多看的那几眼,便觉得头发剪短了整个人都开始精神,清爽。小镇上喜欢自我个性又追求时尚的众多小青年开始偷偷的留短发,只要家里老头子不打死,就留着,图的就是那一个回头率。后来逐渐成了潮流,把整个红卫帝国男人的头型都给影响了,这是后话。

    一驾马车、一个车夫、一个箱子,这是廉继祖赴京都去的所有物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