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十节 融资新策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我也知道,但就目前大义这样的地区、这样的形势靠银行贷款搞得好吗?你也是搞企业的,应该知道现在贷款的行情。撇开银行贷款的繁琐手续,撇开银行贷款的潜规则,就从目前国家投入来看,国家是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后才是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投入大,中西部地区适当投入。从国家扶持政策来看,国家也是重点扶持大型企业,适当扶持中型企业。从本省的发展方向来看,重点是推动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再考虑其它地区包括大义市的发展。因此,象大义市的国有企业都很难得到国家和省里的大力支持,私有企业更是痴心妄想。再换个角度考虑,大义市本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义市的企业大都是私营企业,而且信誉也不是很好,声望也不是很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各级银行的重视,要弄到大额贷款简直比登天还难。因此,企业要做大做强没有特殊政策和特殊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前些年,大义的许多企业看到了自身的先天不足,进行了地下民间集资,我觉得他们虽然是想在前头,但做得极不周到。甜甜糖厂第一个吃螃蟹,没有一个人真正看到未来的前途,不出问题怎么可能!我想只有想到前头,设计缜密,才能进退自如。我们的设计不仅要让我们得利,老百姓得利,而且要政府看到老百姓的利益所在,让别人抓不到落井下石的把柄。从而推动老百姓大胆投入,大胆消费,消费本身就是拉动经济极好的手段,你看目前大义的楼盘价格虽然涨幅不大,但一直保持上扬的态势就是投入带动经济的明证。”谭河说到这里,眼光扫视在座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感觉到这一眼透出谭河难得一见的威严。

    谭河喝了一口茶,把好长一截烟灰抖到烟灰缸里,然后把烟放到嘴里猛吸一口,把烟头丢掉,才放缓语调接着说道:“刚才你对目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大多数指向都是好的,只有一点点不利因素。这也决定了我们现在的作法和以往的作法不同,以往的作法都是地下的、偷偷摸摸的,现在我们想做的,是地上的,光明正大的,是见得阳光的。我们就要扩大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影响,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得到政府的认可或者默许,并使这种宣传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对我们的工作有利,对大义的经济发展有利,我相信,只要集资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对大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将是空前的。”

    “你分析得很好,从内心里我巴不得集资取得成功,我之所以表示反对,关键是我们这种作法要得到所有企业的认同,让所有企业持续保持按照符合原则的方式走下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是中间有个别企业“玩空手道”,空手套白狼,有些企业想发横财,那最后我们就是罪魁祸首。”

    清仁说到这里,谭河也陷入了沉思。说实在的,他清楚单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清仁肯定会赞同他的做法。因为合页上的设计和刚才他的分析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从实践上考虑,大义市的经济也确实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大义市这么多年讲发展,市县的嘴巴都讲干了,各种讲发展的材料堆积如山,大义就是没有大的飞跃。其关键不是决心,不是信心,不是智慧,是钱。钱让大义市的发展捉襟见肘,钱让大义市的发展走进穷途。大义有没有钱?有!钱在哪里?不在官员口头上,不在财政的笼子里,而在老百姓的口袋里,在老百姓的存折里,钱入了银行成为冻库里的冻肉,没有政策化解,是只能看,不能吃的。这么一大块叫人眼馋的冻肉对本地发展一点益处也没有,一点作用也不发挥,真是可惜!要是真能活用民间资本,大义将焕发新的朝气,迎来新的曙光。但现实,会不会按设想的走下去?这年月玩空手道的人确实很多,混水摸鱼的人也确实不少,小河涨水大河浑,小问题能翻出大事件这是事实,要是真的象清仁说的那样,在阴沟里翻船,那就太不划算了。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件多了去。自己本是不愁吃、不愁穿的人,为了点名利把自己搭进去,真的值不值得?想到这里,谭河竟有些矛盾、有些犹豫。但要做事,要做大事,前怕狼,后怕虎,又怎么行?谭河不自觉地仰面躺在沙发上,在这节骨眼上他必须重新考虑利弊和胜败。

    大约过了十分钟,谭河猛地跳起来。对清仁说道:“你讲的很多地方都有道理,但作为真正的企业家必然是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的。而不会去想怎么行骗,然后携款潜逃。象海韵公司,本来创业时自身就没有什么资金,现在老总的资本都上亿了,他集资的目的要是携款潜逃,暗无天日,还不如不集资呢!所以说,企业家集资是奔着事业去的。任何人乱扣帽子乱打棍子都是错误的。所以,我认为,现在是机遇与风险同在,没有风险的机遇不算机遇!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这点风险我看就值得一冒!”

    谭河再次通过深思之后还是这种态度,清仁思之再三,觉得再表示不同的意见,那就太不够义气了。既然是兄弟,碰到困难、同气连枝,比什么都重要。清仁想了一想说道:“我之所以和你唱反调,就是要试试你的决心,有时候决心比什么都重要。正确的事物当时人们不一定认为是正确的,但它一定得经得起时间的检阅。”清仁说完目光炯炯地盯着谭河。

    “你这个人就是这样,无风都会起三尺浪。现在雨过天晴,我放心了。来抽支烟再说。邱总,换新茶!”

    谭河说着,取出一支烟给清仁甩过去,看到清仁伸手接住,才慢悠悠地从烟盒里再取出一支烟来,自己点上。小龙听到谭河“换茶”的叫声,立即站起来,端起谭河和清仁的茶杯就往卫生间跑去,倒了残茶,清了茶杯,才把杯子拿回来,重新换茶,注入开水。

    “你们的也换,大家都换新的,象征新的开始。”谭河说道。

    “好,全换!”小龙说着,又拿起小邱和她自己的茶杯往卫生间里跑。等小龙把茶重新泡好以后,清仁的烟也抽完了。

    小邱和小龙在清仁和谭河争论的时候一直没有做声,只睁大眼睛盯着,竖起耳朵听着。这下看到谭河和清仁都气定神闲,小邱才说道:“你两人还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争得那么激烈,我以为一方非生气不可,没想到你们争是争的,争完了仍是一样心平气和。”

    “这就叫做大将风度。”小龙说道。

    清仁看到小邱和小龙神经兮兮的样子,笑着说道:你两个不要那么肉麻好不好?我们是兄弟,不是市侩。”说完,把活页合上,闭上眼,手指轻轻的在活页夹上弹动着。谭河、小邱、小龙都不再做声,谭河在等,小邱、小龙没有理由不等。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清仁才睁开眼,说道:“这是个大事件,是大义市开天劈地的大事件,我们表面上,不做出头鸟,先放风出去,让别的企业先行汇报,天极公司再火上浇油,做得好功劳老百姓会记在我们头上,万一出了问题,政府也不会直接拿我们当靶子。”

    “好,就这么定了,我们做锦上添花,不做出头之鸟。”谭河高兴地说道。

    晚上回到家,清仁就急不可耐对李新梅讲天极公要集资的事情,还神经兮兮地故意说道“谭河可能是疯了!”原以为李新梅也会象自己一样,跳起来表示反对,没想到李新梅却态度反常,觉得谭河不仅到大义来晚了、而且集资还搞迟了。李新梅说:“集资,大义都搞好几年了,凡是大义的房地产公司家家有份,只不过是没有进行宣传报道而已。”李新梅还给他列举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老板初到大义市创业,大多数都没有几个钱,钱多的,也就几万块钱,近十年打拼下来,居然已有几千万的资产,成了趾高气扬的真老板。最后李新梅才告诉他,这些年,她也悄悄地投了不少钱,收入也不少,家里的用度都是这些钱出的。清仁此时,才想起李新梅大手大脚的种种事情来。

    “真的集资可行?”清仁问道。

    李新梅答道:“怎么不行,现在我们这些小城市,国家哪有钱投,企业要贷款,虽然表面上利率不高,银行不仅要利息,而且层层要回扣,你也是搞企业的,这些猫腻你还不知道?要是送礼不到位,贷款手续就会拖着办不下来。就是手续办好了,还有个贷款拖着不放的问题。时间是金钱,拖,也是钱,原材料要是涨价更要命。作为企业哪经得起拖,拖个回把,还可以,拖得三四回,企业不死也得残。而搞集资,钱哗哗地流来,投少了我还不要。更重要的一点是再不用低三下四、卑躬屈膝求爹爹、拜奶奶,多体面!”

    清仁说道:“虽然不看别人的脸色方便,但极可能就是这些等着别人看脸色的人才要这些集资人的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