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01章 冯习疑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戍己将军府内,众多仆役们根本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无比惧怕着即将来临的滔天战火,哪怕脑中毫无一点臆想,也知道战争波及之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俗话说,宁做天平狗,不做乱世人。

    谁都不想成为乱世沧海中随时沉没的孤舟。仆人们不想,冯管事不想,戍己将军冯习也不想。

    胡人大军压境,大战一触即发,戍边有责的冯习早已搬至飞熊军大营指挥调度,五万飞熊军虽然不复往昔战力,大不如马承率领下那般所向披敌,可底蕴犹存,风骨尚在,飞熊军将士们虽然心中同样担忧害怕,可最起码表面上看着沉着冷静,各项军命有条不紊地执行着,积极备战中杂而不乱。

    飞熊军主将帐内,一身威武兽头玄铁甲的冯习正与帐下各营校尉在地形沙盘上讨论破敌良策,只不过除了冯习神情尚且淡定,其余诸人都是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显然受降城局势不太乐观。

    “。。。十队斥候自午时从四门出发,至今未有任何消息传回,定是遭遇阻截,全军覆没,据早先时候的情报来看此次拓跋晃拥兵五十万犯我受降,已是孤注一掷,绝不像以前炫耀武力,虚晃一枪。”

    “哼,吴长使这说的不是废话么,拓跋晃会没事闲的带五十万人出来遛弯啊,此番定是南下侵略我大晋疆土,末将愿亲率一队精锐骑兵,为冯将军探得虚实!”

    自古朝廷文武不两立,文官讲究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而武官提倡身先士卒,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因而每逢大事要事,双方都会意见相左,互相拆台。

    此等良好风气自然传染到受降城,裨将军鄂尧虎背熊腰,银甲青衣,气宇不凡,乃冯习麾下第一猛将,冲锋陷阵的不二人选,可惜与将军长使吴岩素有嫌隙,两人一照面就舌枪唇剑,争论不休。

    此番,帐内谈论军情,吴岩陈述军情,内容枯燥,价值极少,自然引起鄂尧不满,鄂尧请缨出城刺探敌情,自然深得帐内武官之心,立刻有不少人越众而出,纷纷向冯习请命出城刺探敌情。

    好在飞熊军营大帐足够宽敞,十数个大汉底气十足的高喊之声还不足刺破冯习脆弱的耳膜,对于麾下将士在大军压境的危险局面下还能如此斗气高昂,冯习内心十分欣喜,不过还是头疼于吴岩和鄂尧二人在此危机局面还不知收敛。

    “鄂将军勇气可嘉,此时拓跋老贼截杀我军十队斥候,已是不宣而战,若再派斥候出城,无疑让士卒们白白牺牲,鄂将军固然骁勇,可胡寇人多势众,想必鄂将军出去也是九死一生,若是活着回来还好说,可若是败了,大战在即,未免会折了我方士气。。。”

    吴岩阴阳怪气地反驳着鄂尧领兵出城的提议,身为戍己将军府诸多官吏之首,吴岩拥有自己的那一份骄傲和自负,出身寒门之故,吴岩十分瞧不起靠着祖辈功勋庇佑的名门子弟,凭什么他们一出生就可以享有官爵,哪怕资质平庸,泛泛之辈都可身居高官要职,而饱读经书,深谙礼法,才思灵敏的自己就因为出身不好,仕途坎坷,处处遭人白眼。

    幸亏冯习将军慧眼识珠,将吴岩收入府内,委以重任,这才有机会施展平生所学,为国家效力,为自己也为寒门子弟争一口气。

    鄂尧出身官宦之家,世代都在军中效力,年少投军后屡立战功,年纪尚轻就被朝廷任命为裨将军,成为受降城军中二号人物,如此仕途顺风顺水的鄂尧毫无意外地刺激着神经敏感的吴岩。

    “吴岩!你小子什么意思,老子当年带着二百人就敢冲击羯胡子一万先锋军,杀进杀出,毫无惧色,拓跋老贼的五十万大军,老子还真没放在眼里,你要是不服,咱俩就在帐外。。。”

    “放肆!”

    怒形于色的冯习猛拍沙盘,大力之下震翻了沙盘上许多两色小旗,帐内骤然陷入一安静,众人噤若寒蝉,罪魁祸首的鄂尧、吴岩二人脸色悻悻地退至一旁,不敢顶着冯习的怒火继续争锋相对。

    “诸位!眼下局势危在旦夕,冯某夙夜忧虑,寝食难安,恐辜负陛下重托,一旦丢失受降城,胡人在塞北再无掣肘,可肆无忌惮地驰骋我国边境,届时城池村庄被毁,百姓流离失所,吾等就是晋国之罪人,被后人唾骂的无能之辈!”

    声色俱厉的冯习环视一圈,坚毅锐利的眼神扫过帐内众人,令帐内文武心中不由得一阵悸动,在冯习这位国之栋梁的威严雄豪感染下,文吏武将们突遇强敌的紧张慌乱渐渐冷却。

    冯习虚怀若谷,善纳忠言,对待下属过于宽松,以至于无论是军中武将,还是府内官吏都过于散漫,从而缺乏临危不乱的沉稳冷静。

    见众人浮躁的内心重新沉淀下来,冯习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此时应生死与共,齐心协力抵御胡寇进犯,鄂将军肯亲探敌情,乃本将之幸,吴长史所言甚有道理,即命三寨同时派遣斥候,刺探敌情,同时联络平城郭将军,请右宗人府密探行动,本将必须在日落前,知晓拓跋晃到底有多少人马,其它草原部落是否参与其中,羯人石虎是否亲至,情报必须详尽到今晚胡人大军吃的是什么!”

    “喏!”

    帐内诸人领命,对于冯习之命令,自有相应官吏按照要求执行,无需冯习亲自点名下令。

    军事沙盘早有勤务兵收拾妥当,冯习将鄂尧叫至沙盘前,仔细叮嘱一番,尤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易中埋伏之地,以及瞭望角度和隐藏行迹等具体事情,二人一一商讨推敲,最终敲定一个相对完善的行动计划后,才放鄂尧离开。

    期间,吴岩跟将军府们其它幕僚交代完事情后,就静静地站在大帐一角,耐心等待鄂尧的离开。

    “哼!马屁精!”鄂尧离开前,不懈地瞪了吴岩一眼,随后神气扬扬地大步离开。

    冯习自鄂尧走后,一直埋头于研究沙盘,似乎没有发觉吴岩躲在角落没有离开。

    十五、六岁的大帐勤务兵端着一碗热粥刚迈进大帐,就被角落的吴岩接了过去,吴岩接过热粥后,挥手令勤务兵退下。

    吴岩端着热粥轻步走近凝神思考的冯习,又等了一小会儿,冯习依旧全神贯注地盯着沙盘,似乎被某个疑难问题困惑住,迟迟难以琢磨明白。

    吴岩为了不吓到心无旁骛的冯习,先咳嗽一下,后出声问道:“大人,先喝口粥吧。”

    “不用,退下。。。啊?你还没走啊?”冯习见吴岩站在自己身旁,十分差异他还没走,却下意思地接过了热粥。

    吴岩见冯习喝下一小口粥后,小声地说道:“大人,那件事已经办妥了!”

    “哦,夫人与小姐应该启程了吧?”冯习听见办妥二字后,紧绷的肩膀明显放松一些,即便身穿甲胄也让吴岩看得十分清楚。

    吴岩佯作什么都没有看见,回答道:“府内一切收拾妥当,想必这时应该到达东九寨了,孙将军那边已经调度好人手,只等车辆一到,就可启程。”

    冯习将碗内最后一点惨粥喝掉,将碗递给吴岩后,似是自言自语似是询问身旁的吴岩:“羯人出兵了么?石虎到底来没来?”

    恢复更新,求收藏,求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