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67章 幽州乌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孟超虽然不太了解徐元亨经常念叨的这首《侠客行》具体含义,但唯独对“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两句情有独钟,此时此刻,自己手持龙牙,身披染血皮甲,无声疾步于浓雾树林间,猎杀着已然慌忙逃窜的鲜卑圣火勇士。

    孟超引吭高歌之声在树林间荡漾开来,忽左忽右,飘忽不定,令圣火勇士们根本无法辨认其具体位置,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便是刚刚自己等人追杀的逃窜晋人,居然反过头来索取自己的性命。

    “啊!!!”

    即便语言不通,但代表死亡的痛苦嘶喊声乃各民族通用之语,孟超起初快刀如麻,势若闪电,瞬间结果了猎物生命,令其根本没有时间发出任何声音,可接连得手几回,发现这帮圣火勇士颇有骨气,居然毫无退缩之意,其中一、二人更是孟超硬拼挨了“圣火制裁”灼伤才击毙对方。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

    笼罩在深夜大雾之中,本就阴森诡异,孟超再适当地制造些临死之际的凄惨悲叫,着实让剩余几名圣火勇士内心动摇,胆怯滋生。

    孟超嘴中不断吟唱着《侠客行》,手下动作毫不见慢,不断地收割着逃窜的圣火勇士生命,一炷香过后,孟超持刀笔直地站立在树林边缘,浓雾尽头,林中各处已然散落着十六具圣火勇士的尸体,流淌不止的鲜血慢慢渗透进附近土壤,汇流至林间小溪之中,林中尸体终将成为野兽腹中之食,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

    鸟鸣阵阵,禽兽苏醒,孟超此刻意气风发,胸中斗志昂扬,看着面前平坦山路崎岖伸向远方,身后追击之人已做如鸟兽散,轻呼一口气,自语道:“该回去了!如此不堪的圣火勇士,小爷我一次能打十个!”

    圣火勇士虽威名远播,然败絮其中,华而不实,若进入林中便集中兵力,不选择单兵作战,多人联手岂是孟超能敌,这点倒是白山马匪们做得更好,短兵相接之际,大家一哄而上,刀剑齐加,任何英雄人物都难逃一败。

    或许强者有自己的尊严,不屑于打群架这种有失颜面的行为吧。

    孟超似有所思地看着上身几块被灼伤的皮肤,拜火教这帮圣火勇士,看似真气强横,实则外强中干,真气纯度极差,想必并非正常修炼所得,更像靠外力或者药物催发获得。

    难怪徐元亨对他们一贯评价极低,原来是一群绣花枕头!

    一夜之间,连番苦战,孟超虽然负伤不重,可精神层面却有些疲惫,《青德心经》能够将胎炁与天地清炁交汇融合,治愈**伤势,却无法修复精神力的消耗。

    孟超看着天边逐渐放白,仲夏这个风波不断的夜晚终将过去,崭新一天即将来临,接下来还有数十里辗转长路等着自己,可谓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白山通往北方草原的宽敞道路上。

    人宽体胖的吕范对于损失十几名圣火勇士暴跳如雷,多亏身旁护卫反应迅速,及时拦住手握长剑欲与晋人决一死战的大酋帅,要不南侧埋伏的“飞熊军“便要领略鲜卑大酋帅的愤怒一剑!

    逃命回来的几名圣火勇士自然不会告诉吕范,自己等人是被一人所杀退,私底下早已串通一气,就说追至南山脚下,遭遇数百名飞熊军精锐伏击,光明神圣火勇士不惧强敌,高呼光明神庇佑,血战击杀二分之一敌军才突围而出,特来向大酋帅复命,敌人已经被杀退!

    为何不说回来搬救兵?

    你小子的命不想要了,这么着急去见万能的光明神,自己去就好,可别拉上我,要是吕范回头带人追赶,发现所谓的飞熊军只有一人,你我脑袋都得献给光明神,就连大祭司都救不了咱们!

    对于如此说辞,吕范根本没深究为何你们如此苦战突围,身上却未沾一滴鲜血,未有一处伤口,只是心中忿狠损失了十六名圣火勇士,自己得给拓跋晃和拜火教多少安慰费才能罢休。

    唉,好在这次白山行收获颇丰,一进一出之下,可能还有些剩余,也不枉自己千里迢迢,折腾一趟!

    既不负大王所托,又能挣点小钱,吕范本来心情十分不错,哪怕损失了十几名圣火勇士,也不影响他美丽的情绪,只不过面子上还要为死亡的圣火勇士们表示一下应有的哀痛,并借此抒发与飞熊军的不共戴天之仇!

    当鲜卑王挥师南下,便是此仇得报之时!

    胡力等白山寨投靠之人自然不会拆穿吕范拙劣的惺惺作态,其余圣火勇士也不会傻到去为死去的同僚报仇,谁知道还有什么人埋伏在南侧山脚附近,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道理,大家还都是十分了然的。

    于是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吕范扯着嗓子恶狠狠地咒骂一番,返回鲜卑王庭的步伐却丝毫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许多!

    万一飞熊军追击而来,如之奈何!!!

    仲夏季节,天蓝澄清,万里少云,辰时朝食之刻,孟超带着公孙先和李国简单吃了一些清水和干粮,便匆匆踏上南下前往幽州的道路。

    古书云:北方太阴,遂以幽冥为号。

    晋国开国之大帝刘昌陵将天下分为十三州,东北设立幽州。

    幽州乃晋国北方的军事重镇,重要交通枢纽,毗邻乌桓、高句丽、扶余三个北方异族政权,商会贸易极其繁华。

    先帝刘恒平定刘爻和刘攸作乱之时,得到了当时乌桓族一个部落的鼎力相助,三万乌桓铁骑随着刘恒军势如破竹地击溃叛军,一举攻破许都,顺利助刘恒成为九五至尊。

    登基为帝的刘恒为了感谢此乌桓部落的平乱元功,特将此乌桓部落数万子民迁入幽州境内,赐给土地,房屋,农具,使乌桓族人摆脱游牧漂泊,居无定所的贫苦生活。

    除此之外,特封此乌桓部落酋长为燕王,划分上谷,范阳,渔阳三郡部分土地为燕国土地,建宫宇庙堂,置相国及文武百官,特许祭拜先祖神明,成为国中之国。

    二十年过去了,迁入幽州的数万乌桓人早与本地晋人同化,无论是生活习性,穿着习惯,甚至语言都已完全晋人化,大部分乌桓人抛弃了祖先世代传承的发式和习俗,彻彻底底地变成一位晋人。

    绝大部分乌桓孩童都不会说乌桓语,更不知道自己民族真正起源于草原黑土之上。

    不过,遗忘了祖祖辈辈的草原艰辛生活,不再风水日晒,奔走迁徙又有何不好?

    燕王轲比能就十分享受现在锦衣玉食,青瓦白墙的富足生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