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2章 枪兵军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卫将军郭任觐见!!!”

    甘泉行宫正殿大门旁小黄门尖锐洪亮的赞拜声尾音未落,一名身穿朱色锦绣长跑朝服的壮年男子走进正殿,低头趋步至刘协身前,俯首参拜,高声说道:“臣郭任,拜见陛下!”

    雕廊画栋,富丽堂皇的行宫,名唤甘泉宫,始建于先帝章武二年,历时三年方才竣工,乃集全国能工巧匠的技艺大成之作,行宫占地约十里,主要建筑有三殿六室,其中规模最大的正殿取名宣泰殿,天子刘协亲政后。通常都在此接见文武百官。

    短禅长裤的刘协端坐软榻之上,见郭任赞拜后微微一笑,书上云龙生九子各不同,安国公郭丰与郭任乃堂兄弟,相貌却是相差甚远。

    郭丰身体羸弱,郭任孔武有力,郭丰鹄面鸠形,有狼顾之姿,而郭任相貌清癯,五官俊秀,二人怎么看也无法想象到有血缘关系,不过硬要说二人的相似点便是那双似乎洞察一切的深邃双眼。

    这一点似乎通过母亲也遗传给了自己,谁叫自己的母亲也姓郭呢。

    “这里又不是许都,舅舅何需多礼!”刘协蓦地站起身来,走下软榻,双手扶起郭任。

    郭任连忙起身,诚惶诚恐道:“微臣谢过陛下,不知陛下传唤微臣至此,有何旨意?”

    刘协今年一十六岁,脸净无须,剑眉星目,身材修长,相貌很是俊美,只不过缺少一丝英武之气,显得有些文弱。

    “朕虽不晓军事,却也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去年幽、并二州天灾连连,五谷歉收,短时间内供应五万虎卫大军倒是不难,若战事坚持久远,恐怕捉襟见肘,朕已下诏,命豫章和钓矶两仓调派五十万石粮食火速北送,供应大军,舅舅以为如何啊?”

    刘协继位一十二年,晋国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终将先帝时期凋敝空虚的国库攒得盈满充实,方有底气调派三洲军力以及五万虎卫施展雷霆之击。

    起初,安国公郭丰薨,塞北鲜卑和羯族两大游牧民族展露出南下野心,刘协多次派遣使节求和,非是传说中怯懦畏站,而是心疼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当。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刘协对此深有体会,战争不单单是将领士卒的武力较量更是国力后勤的财力比拼。

    因而,心性纯良的刘协还是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塞北问题,可未曾想到羯族石氏狼子野心,居然认为郭丰一死,晋国便无人可用,不足为惧,羯族大帅石勒频繁调动大军,已然逼近受降城。

    一贯贪婪狡诈,左右逢源的鲜卑王拓跋晃也开始蠢蠢欲动,不老实起来,据右宗人府来报,拓跋晃的两个儿子频繁游走于塞北各大部落之间,似乎有组合联军之势。

    刘协意识到此刻晋国不得不战,不只要战,还要主动出击,一战定那塞北的十年太平。

    倘若战事顺利,最好将鲜卑,羯族这些夷狄异族赶出塞北,将那千里辽阔草原划入晋国版图,新设州郡,完成先辈不曾完成的丰功伟绩。

    谁不想名垂青史,成为后世敬仰赞誉的千古明君。

    刘协如同其父一般,极有野心,渴望做历史上开疆拓土,励精图治的圣帝明王。

    郭任自章武八年举孝廉入仕,眼睁睁地看着刘协从一个懵懂只知躲在太后怀中的孩童一步步成为雄才大略,勤于政事的少年天子。

    刘协即便长相过于阴柔,不甚阳刚,但天命之子的无上威严似乎与天俱来,令人不敢以面貌评断他。

    从兄在世时一直提醒自己莫要小看刘协,说此子心思缜密胜过其父多矣,率军打仗,决胜千里虽非强项,然任贤使能,圣裁明断在当朝诸帝当中首屈一指。

    对于刘协名留青史的小小野心,郭任岂可不知,尤其刘协深邃双眼中炯炯的期盼更让郭任无比笃定,此战如若失利,即便自己的堂姐乃当今太后,刘协也不会轻饶了自己。

    郭任即刻再次俯身拜于刘协面前,语气诚恳道:“陛下圣明,有此五十万石粮草,大军已无后顾之忧,臣必竭尽所能,克服塞北,驱除夷狄。”

    刘协微微点头,眼角含笑,说道:“那就有劳舅舅了!”

    郭任叩首告退,刘协转身走回软榻,接过中常侍曹琮递过来的冰镇糖水,小喝一口,似是自语似是询问:“郭任固然骁勇,然夷狄诸族中又岂会无猛将乎?”

    “曹琮,把右宗人令田楷叫来吧。”

    朝廷下定决心与塞北一战,使得受降城及三寨将士士气大振,毕竟增援塞北的可是晋军最精锐的虎卫军。

    先帝平定河间王刘爻和齐王刘仪作乱的五年间,有一支军队始终随着先帝转战各地,忠心耿耿,战功赫赫,虽然曾经在许都城外损耗严重,但先帝战后臻选士卒,重金装备,重整此军,战力更胜往昔,此军便是虎卫军。

    五万虎卫军来援,东九寨牙门将军孙壹心甚欢喜,更令他高兴的还是苦等了一个月,终于打探到了那帮袭击官兵,欲毁他前程的马匪窝点。

    如今军中士气正盛,正好借此良机,举兵一举荡平他白山寨!

    东九寨校场操练呐喊声震耳欲聋,喧闹场面早已不似单有先登营一营二百来人训练的空旷。

    孟超头挽简巾,身穿晋军底层军官制式半袖甲胄,手持崭新长矛,腰配龙牙,置身艳阳光照下,活脱一名威武的少年将军。

    只不过此少年将军时常在身上左爪爪,右爪爪,更甚者将长枪末端横伸入上身铠甲中,似瘙痒无比,完全破坏了刚刚英姿飒爽的画面。

    “夏天山里的蚊子忒恶毒了!隔着衣服都能盯着!”孟超无奈地叨咕偶尔一声,挠完了上身,开始向双腿的蚊子包进攻。

    道家各派高人总是吹嘘自家功法修炼到一定境界,周身真气无形自动,可百毒不侵。

    那些功法百毒侵不侵,孟超是不知道,反正这《青德心经》是绝对没有驱蚊功能的。

    一个月前,阿力苦着脸返回营帐,说是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孟超选择了先听坏消息。

    孙壹将军盛怒之下,命柳隐选出三十名勇悍之士查探马匪藏身之所,孟超,阿力,蒋奇位列三十人其中。

    一帮马匪连官兵都敢杀,而且还是在东九寨五千守兵的眼皮底下,要说没底气,后面没人撑腰,孟超打死都不信。

    至于那个好消息就是孟超稀里糊涂的被迁为先登营枪兵军侯,算是堂堂正正地成为晋军最底层军官的一份子了。

    孟超此次升官还要感谢那名遇袭身亡的枪兵屯长,那名屯长本来是要晋升为军侯的,任命状都已送到先登营大帐内,只等他巡逻回来,便颁布升迁。

    怎料,在自家军营附近巡逻还能死于非命,真是应了老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孟超阴差阳错地顶了那名屯长的缺,迁为先登营枪兵军候,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那三十名好汉的负责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